“俄羅斯”、“供應過剩”,耶倫訪華,想要站著“把飯要了”。

小七談談談 2024-04-09 09:45:28

美國財政部長耶倫即將結束第二次訪華之行,在此次訪華中,她表達了美國對中國“産能過剩”的擔憂,也警告不要支持俄羅斯,態度出人意料的強硬。

在爲期四天的時間裏,耶倫在廣州和北京與中國領導人、地方官員、學者、學生和美國企業高管進行了廣泛的會談。

此次訪問是她擔任財政部長九個月內第二次訪華,旨在中美之間不斷升級的貿易爭端,以及解決美國目前面臨的困境:居高不下的通貨膨脹。美國想要中國如同2008年那樣,爲美國的經濟問題兜底,讓美國經濟實現軟著陸

換句話來說,美國這次是有求于中國的,不然身爲財政部長的耶倫,也不會急于再次訪華。

但即使有求于中國,耶倫還是發出了強硬的信息:中國受國家補貼的電動汽車、太陽能電池板和電池出口激增,正在威脅美國的就業和商業,必須予以遏制。

耶倫在周一的新聞發布會上表示,她向中國高級官員表達了她的擔憂,即中國經濟的某些特點將對美國和世界産生“越來越大的負面溢出效應”。

她對記者表示:“我尤其擔心中國長期存在的宏觀經濟失衡——即家庭消費疲軟和企業過度投資,再加上政府對特定工業領域的大規模支持,這將給美國和世界其他地區的工人和企業帶來重大風險。”

中國在電動汽車和太陽能電池板等關鍵行業的産能過剩問題已成爲全球和11月美國總統大選前夕的主要爭論點。

中國國務院總理李克強周日會見耶倫時敦促華盛頓不要將經貿問題“政治化”,也不要“過度擴大國家安全概念”,而應堅持“公平競爭、開放合作的市場經濟基本准則”。

另外,耶倫在廣州警告稱,如果中國企業爲俄羅斯對烏克蘭的戰爭提供物質支持,可能面臨“嚴重後果”。

俄烏戰爭後,中國保持中立,呼籲在沖突中保持和平。

中國外交部周一在新聞發布會上被問及耶倫的言論時表示,“中俄兩國各領域正常合作不應受到幹擾或限制。”

外交部發言人毛甯表示: “有關國家不應攻擊、抹黑中國正常的國家關系,不應損害中國和中國企業的正當權益。”

爲什麽美國在主動提出要和中國商談經濟問題時,還要如此高調和強硬?原因不外乎以下幾點。

首先,向中國施壓。這是美國的慣用伎倆了,在談判之前,先聲奪人,給予談判的對方巨大的壓力,企圖在談判之前掌握主動權,以逼迫對方作出更大的讓步,從而使自己達到最大的利益化。

其次,掩蓋自己的虛弱。美國一直號稱世界第一,這已經給全世界的人都留下了深刻的印象,這樣“強大的”美國,怎麽可能會承認自己的虛弱呢?耶倫的一番所謂的強硬的言論,讓所有人都以爲她來中國是爲了讓中國“服軟”的,而不是求助于中國。

美國的目的就是很明確,就是想要“站著把飯給要了”,他們稱霸世界這麽多年來已經習慣了強勢和不講道理,還沒有學會如何求人。

沒有關系,美國可以慢慢學,以後有大把實踐的機會。

1 阅读:246

小七談談談

簡介:說說那些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