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遞面單泄露個人信息給詐騙團夥可乘之機,原來快遞站有“內鬼”

揚眼 2024-05-14 08:05:56

信息化時代,網購已成爲生活常態。作爲記錄用戶寄遞行爲的信息載體,一張小小的快遞面單上,姓名、電話、地址等個人信息一應俱全。殊不知,在不法分子眼中,這些信息是極具誘惑力的“商品”,在灰色地帶被明碼標價進行交易,最終流入詐騙、敲詐勒索等犯罪團夥的手中。近日,儀征市檢察院辦理了一起侵害公民個人信息案。由此揭露了快遞面單上的個人信息從快遞中轉站流入境外詐騙團夥的過程。

“快遞丟失”騙局

2022 年 3 月,小馬在某網店下單購買了 80 多元的母嬰用品。兩天後,她接到了一個外地電話,對方稱是網店客服,“您的快遞在運輸途中丟失,現在我們主動聯系您辦理理賠手續。”

接著,對方准確說出了小馬的姓名、電話、家庭地址,小馬沒有絲毫懷疑,立刻根據對方提示,添加對方爲微信好友,並將銀行卡號發給了對方。隨即,對方發來一張成功轉賬 100 元的截圖。小馬正准備核實,對方又說,錢多轉了十幾元,需要退回,否則將影響個人征信。

“怎麽退回?我再轉賬給你嗎?”小馬有些慌了神。對方表示,退款操作有些麻煩,爲了協助她盡快完成退款,可以開手機屏幕視頻共享進行一對一指導,小馬同意了。在視頻通話中,對方並沒有進行所謂的“指導”,而是顧左右而言他。小馬的家人發現不對勁,立即掐斷了連線。隨後,小馬的手機就收到了一條銀行發來的“轉賬 10 萬元”的驗證碼短信。小馬和家人感到一陣後怕,“如果屏幕仍然是共享狀態,對方看到轉賬驗證碼,錢很有可能就被轉走了!”

驚魂未定的小馬立即聯系網店賣家。對方回複,快遞包裹並沒有丟失,也沒有安排客服人員聯系小馬。小馬意識到遭遇詐騙,立即報警。“差一點我就被騙了 10 萬元。可是,我的個人信息是怎麽流轉到騙子手中的呢?”小馬很疑惑。

來自快遞站的“內鬼”

那段時間,除了小馬,還有多位儀征市民也向警方反映遭遇了類似詐騙,都是以包裹丟失爲名提出共享屏幕要求。儀征警方對此高度重視,立即組織力量展開調查。

經查,這些詐騙電話都與快遞包裹有關,且都由同一家快遞公司運輸,警方便將目光鎖定在了這些包裹軌迹上。很快,警方發現,從全國各地寄給報案人的這些包裹,都經過了廣東省雷州市的一個快遞中轉站。警方進一步研判後發現,該站點的負責人何某十分可疑。經傳喚,何某很快交代了其夥同他人偷拍快遞面單並售賣信息的犯罪事實。

2021 年 11 月,何某在浏覽論壇時,發現有人留言高價收“料”,而這個“料”,就是快遞面單信息。何某與對方取得聯系後得知,每一張包含個人信息的快遞面單都可以賣錢,且收購價格因“單”而異,每條 2 至5 元不等,其中,涉及老年人、寶媽信息的快遞面單收購價最高。

何某見有利可圖,便指使工作站的三名快遞小哥收集快遞面單。由于中轉站裝有監控,何某便讓他們在外出攬件時偷拍快遞單。之後,他又通過加密聊天軟件,將這些信息賣給收“料”人,以躲避警方追查。根據何某的供述,公安機關循線追蹤,在廣東湛江抓獲了收“料”人黃某。經查,黃某此前也幹過快遞員,得知賣快遞面單這一賺錢門路之後,便通過發布廣告的方式,向他人收購快遞面單,從中倒賣賺取差價。

警方根據從黃某處掌握到的交易記錄,接連在浙江、福建等地抓獲了 51 名涉案人員,這些人均是網店店主或者快遞員。而其中一些人更是因爲瞄准了快遞面單這一“油水”,長期活躍在網店集中區,應聘短期快遞員,利用工作機會瘋狂偷拍快遞單並進行販賣。據了解,網店大促期間,因快遞單量大,短短兩三個月內,犯罪嫌疑人就可以獲利十幾萬元。

截至案發,何某團夥累計拍攝快遞單 5 萬多張,黃某向境外出售快遞單近 4 萬張,獲利達 9 萬余元,這些快遞單最終流轉至境外電信詐騙集團手中。

2023 年 10 月,儀征市檢察院以侵犯公民個人信息罪對何某、黃某等 5 人提起公訴。何某、黃某等 5 人因侵犯公民個人信息罪,被儀征市法院判處拘役四個月到有期徒刑三年不等的刑罰。之後,又有其他 25 名犯罪嫌疑人分兩批陸續被起訴至法院,正在等待判決。

“普及快遞‘隱私面單’迫在眉睫。”該案承辦檢察官葉愛娣告訴記者,該案辦理過程中,儀征市檢察院會同公安機關、郵政管理局組織 11 家投遞企業召開寄遞安全工作聯席會,結合所辦案件逐條解讀最高檢“七號檢察建議”。下一步,儀征市檢察院還將制發檢察建議,督促郵政管理部門履行相應監督管理職責,督促末端網點對攬收的快遞業務規範使用隱私面單,保護個人信息安全。

通訊員 鄧淩原 李星 揚子晚報網/紫牛新聞記者 劉浏

校對 王菲

0 阅读: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