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偉達第四財季數據“爆表”市值達1.67萬億美元

Hawk Insight 2024-02-22 17:48:28

當地時間周三(2月21日),芯片制造商英偉達公布了其截至2024年1月28日2024財年第四財季的業績報告。

第四財季數據“爆表”

財報數據顯示,在第四財季,英偉達錄得收入爲221億美元,較上一季度增長22%,較去年同期則大增265%,同時也高于分析師預期的204.1億美元。淨利潤爲122.85億美元,環比上漲33%,同比暴漲769%。非GAAP調整後每股收益爲5.16美元,環比增長28%,同比大增486%,同樣好于分析師預期的4.60美元。第四財季調整後利潤率76.7%,超出分析師預期75.4%。

英偉達第四財季的業績報告標志著其銷售額和盈利已經連續三個季度實現三位數的百分比增長。過去三個季度其銷售增長一直在迅猛加速。

整個財年來看,英偉達的收入同比增長126%,達到609億美元。非GAAP調整後每股收益爲12.96美元,同比增長288%。

具體來看,第四財季,英偉達的各個業務板塊均實現了環比增長。

●數據中心業務。作爲英偉達營收的主要來源,第四財季該業務板塊的營收達到創紀錄的184億美元,環比增長27%,同比大增409%,高于分析師預期的172.1億美元。整個財年該業務板塊的收入同比增長217%,達到475億美元,創曆史新高。

●遊戲業務。第四財季該業務板塊的營收爲29億美元,環比持平,同比增長56%。整個財年的營收同比增長15%,達到104億美元。

●專業可視化業務。該業務板塊第四財季的營收爲4.63億美元,環比增長11%,同比增長105%。整個財年的收入同比增長1%,達到16億美元。

●汽車領域業務。第四季度該板塊的營收爲2.81億美元,環比增長8%,同比下降4%。整個財年的營收同比增長21%至11億美元。

●OEM和其他業務。第四季度該板塊的營收爲0.9億美元,環比增長22%,同比增長265%。

另外,該公司對新財年第一財季的業績指引也高于分析師的預期。英偉達預計2025財年第一財季的營收將達到240億美元,上下浮動2%,而華爾街預計的營收數值爲219億美元。

頂住壓力,英偉達股價盤後大漲9%

近幾日,有關人工智能是否被過度炒作的話題多次被討論。

受此影響,英偉達股價連續四個交易日走低。周三財報公布前,英偉達股價收跌近3%,但在盤後財報公布後,受第四財季業績“爆表”和第一財季的指引超預期影響,英偉達的股價在盤後大漲逾9%,市值達到1.67萬億美元。

今年以來,英偉達已上漲36%,市值增加了超過4,000億美元。英偉達的業績是人工智能熱潮強度的風向標,表明投資者仍對人工智能展現出極大興趣。

值得一提的是,近期英偉達已取代特斯拉,成爲華爾街交易量最大的個股。過去30個交易日中,英偉達股票的日均成交額約爲300億美元,超過了特斯拉的220億美元。而且就在上周,英偉達的股價超過亞馬遜和Alphabet,該公司超越亞馬遜和谷歌的母公司Alphabet,成爲美股中市值第三大公司,僅次于微軟和蘋果。

Wolfe Research的分析師克裏斯·卡索(Chris Caso)在一份報告中表示:“整個市場都在關注這份報告,預期也有所提高。”卡索認爲英偉達的指引足夠強勁,“展現出持續的勢頭,同時也爲下半年的持續上漲留下了空間。”

而且英偉達不僅自己漲,還帶動多家芯片制造商一起上漲。盤後交易中,AMD上漲約3%,英特爾上漲近1%,高通上漲1.2%,存儲芯片巨頭美光上漲1.5%,人工智能相關的網絡設備公司Arista Networks上漲2.2%。

AI熱潮不退,芯片需求不減

英偉達的超預期業績表現和指引,得益于人工智能芯片需求的激增。

英偉達創始人兼首席執行官黃仁勳在財報中表示:“加速計算和生成人工智能已經達到了臨界點。全球各地公司、行業和國家的需求都在激增。”

在過去一段時間內,英偉達旗下的可用于AI模型訓練的頂級芯片一直處于供不應求的狀態。在與分析師的電話會議上,黃仁勳表示,“全年需求將繼續強于我們的供應,我們將盡力而爲。”他表示,盡管供應在增長,但需求並沒有顯示出任何放緩的迹象。同時他補充說,該公司正在努力公平地分配有限的芯片供應,同時避免將芯片運送給那些未准備好立即使用芯片的人。

據估計,英偉達在人工智能計算領域的市場份額超過80%。亞馬遜、Meta、微軟和谷歌等科技巨頭近一年來紛紛加大了AI領域的投資,他們都是英偉達的大客戶,占其收入的近40%。

“生成式人工智能開啓了一個全新的投資周期。”黃仁勳說道。他認爲,這將導致未來五年全球數據中心安裝基數翻一番,這也“代表著每年數千億的市場機會”。

英偉達不僅看到了大型雲服務提供商的需求,還看到了企業軟件和消費者互聯網公司的需求。

黃仁勳表示,“我們的數據中心平台由日益多樣化的驅動因素提供支持——來自大型雲服務提供商和GPU專業提供商以及企業軟件和消費互聯網公司對數據處理、培訓和推理的需求。以汽車、金融服務和醫療保健爲首的垂直行業目前已達到數十億美元的水平。”

黃仁勳還暗示,該公司將在不久的將來分享更多有關RTX圖形處理單元(GPU)的消息。他表示:“NVIDIA RTX推出不到六年,現已成爲一個用于生成AI的大型PC平台,受到1億遊戲玩家和創作者的青睐。未來的一年(英偉達)將帶來重大的新産品周期和卓越的創新,以幫助推動我們的行業向前發展。”他還歡迎大家參加下個月的GTC,並表示:“我們和我們豐富的生態系統將在會上揭示令人興奮的未來。”

挑戰仍存

雖然英偉達的業績十分出色,但當前該公司仍面臨一定的風險,包括日益激烈的競爭、中國市場的流失以及一些客戶正在自研人工智能芯片等等。

作爲英偉達有力的競爭者,AMD最近開始銷售MI300芯片。該公司預計今年該産品可創收約35億美元,高于之前預測的20億美元。

美國政府的芯片出口限制也給英偉達的業務帶來了一定影響。在第四財季的數據中,英偉達方面表示,就數據中心收入而言,中國市場所占比例已經降至中個位數。在電話會議上,英偉達首席財務官科萊特·克雷斯(Colette Kress)表示,“我們預計第一季度將保持在類似的範圍內。”相比之下,以往來自中國等受限國家和地區數據中心業務收入貢獻約占該公司整體營收的20%至25%。

此前,克雷斯曾表示,如果沒有出口限制相關規定,該公司的收入預測會更高。

爲了遵守美國政府的出口新規,英偉達特地爲中國市場開發了“低配版”芯片。英偉達強調,目前仍未從美國政府獲得向中國發貨受限産品的許可證,但黃仁勳表示,英偉達已開始向中國客戶發送符合限制且不需要許可證的新芯片樣品。如果順利,這應該有助于公司業務在當地市場再次複蘇。黃仁勳稱:“我們將盡最大努力在該市場競爭並取得成功。”

除此之外,越來越多科技企業選擇自研芯片也是英偉達未來需要面臨的挑戰之一。谷歌、微軟、Meta等企業均被爆出過正在自研芯片。

不僅傳統科技大企業在自研,AI“新貴”企業OpenAI也想要嘗試自研人工智能芯片。

#英偉達##AI##人工智能##芯片#

1 阅读:16

Hawk Insight

簡介:思考多一點,洞見遠一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