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安鵝肝、雅安魚子醬,高端食材變身大山“土特産”

中國經濟周刊 2024-04-15 17:40:56

《中國經濟周刊》 記者 郭霁瑤

鵝肝、魚子醬、黑松露常常被稱爲“世界三大頂級食材”,說到它們的産地,你的第一反應是哪裏?

大部分人會想到法國、意大利……總之,都是“洋玩意兒”。但其實這些過去大衆眼中的高端食材,很可能來自中國的小縣城,並且正在走上中國尋常百姓的餐桌。

在近期網友自發掀起的“農業大摸底”中,“六安霍邱鵝肝”“雅安天全魚子醬”在一衆特産中強勢“出圈”。“高大上”的食材和名不見經傳的小縣城,強烈的反差感讓網友們驚呼:印象中的“洋玩意兒”竟然變成中國“土特産”了?

實際上,在我國的許多地方都“隱藏”著很多新“土特産”,它們逐漸發展成爲推動地方百姓致富的重要産業,爲當地的鄉村全面振興提供了強大助力。

六安龍翔美食王禽業有限公司的鵝肝産品

六安龍翔美食王禽業有限公司養殖基地裏的朗德鵝

讓法國朗德鵝“落戶”大別山

3月26日,六安龍翔美食王禽業有限公司(以下簡稱“龍翔”)的養殖基地裏,一只只體格健壯的朗德鵝,“曲項向天歌”。這裏的鵝肝,經過紅酒浸泡、蒸煮、遇冷、包裝等流程,將到達廣州、上海、北京、江蘇等地的餐桌,甚至遠銷日本、韓國、新加坡等國。

上述養殖基地位于大別山裏的一座小縣城——安徽省六安市霍邱縣,鵝肝産量占全國三分之一以上。全縣年生産鵝肝4000噸,“霍邱鵝肥肝”(民間俗稱“鵝肝”)還被評爲國家地理標志證明商標,並被列入全國名特優新農産品目錄。

然而,長期以來,“霍邱鵝肥肝”可謂是“養在深閨人未識”。在百度百科有關霍邱縣的詞條裏,和“鵝”相關的內容,只有皖西白鵝,並沒有任何和鵝肝、朗德鵝有關的痕迹。直至這次席卷全網的“農業大摸底”,“霍邱鵝肥肝”才終于迎來高光時刻。

“這次爆火讓我們的網絡銷量大增,營業額同比多了三成。”龍翔董事長胡建遠向《中國經濟周刊》記者分享了這個好消息。

龍翔是霍邱縣最早生産鵝肝的企業,胡建遠是名副其實的霍邱縣養殖朗德鵝第一人。在他看來,“潑天富貴”的背後,是霍邱縣20多年的積累。

2000年前後,胡建遠還在做水泥預制板生意,那會兒在山東務工的弟弟經常說起法國老板養的大肥鵝,這種鵝能長到8公斤,鵝肝足足有1公斤。後來他才知道,這是一種來自法國的鵝,叫作朗德鵝。“我弟每年回來都說,幹這個有前途。第一年的時候我還不相信。直到2003年,他叫上了幾個廠裏的朋友到老家,我才決定出去調研看看。”胡建遠回憶道。

說幹就幹,胡建遠和弟弟來到浙江、上海、山東等地的高端消費市場調研了一番,最終決定購進1000只朗德鵝鵝苗,讓這種原産于法國朗德省的灰鵝在霍邱縣安了家。

“霍邱本身就有養鵝基礎,我們的皖西白鵝是出名的優良品種,朗德鵝也很適應本地的自然條件,養殖的技術、需要的飼料和皖西白鵝也類似,所以養殖方面進展挺順利的。”胡建遠表示。

“但最難的還是推銷。剛開始我們就是一張白紙,不懂品牌的重要性,沒有注冊企業,沒有衛生許可,到上海、廣州這些地方推銷,別人根本不敢要。”胡建遠坦言。爲了順利推銷産品,他于2006年注冊了公司。“一定要有自己的品牌,産業才能做大做強。”他說。

早期,龍翔生産的鵝肝在屠宰後就在市場進行售賣,未進行任何深加工。10年前在上海的一次經曆,讓胡建遠第一次意識到他們需要轉型。當時,一位老鄉請胡建遠去酒店吃飯,點了一份鵝肝,這份500克的鵝肝售價是868元。但詢問後胡建遠得知,鵝肝就來自龍翔。

“那會兒我們賣的價格是100元一斤,上桌直接變成了8倍多的價格。”胡建遠說,“這件事對我觸動特別大。我就想能不能自己做深加工,試著讓鵝肝進入尋常百姓家。這樣企業可以增加利潤,同時還能降低老百姓的消費成本。”

胡建遠告訴記者,如今龍翔已開發出許多深加工鵝肝産品,比如櫻桃鵝肝、奶油鵝肝、紅酒鵝肝、清酒鵝肝等。“過去我們的鵝肝是200元一公斤,分量對于普通消費者來說太大了。所以我們改了小包裝,價格從40元一袋到100多元一袋都有。讓普通消費者在自己可接受的價格範圍內享受世界頂級美食。”胡建遠介紹道。

四川潤兆漁業有限公司的工作人員正在制作魚子醬

四川省雅安市天全縣冷水魚現代農業園區

如何留住流量?“品質和科技創新”

20多年的時間,來自法國的大灰鵝不僅成功“落戶”大別山,還帶動了當地數十億元規模的綜合産業鏈,當地村民也“跟”著朗德鵝,走出了一條越來越寬的致富路。

霍邱縣從只有龍翔一家鵝肝企業,如今發展到已有填飼、屠宰企業140多家,帶動全縣就業5000多人,形成從種鵝繁育、養殖、填飼、屠宰、深加工到廢棄物綜合利用的完整産業鏈條。霍邱縣花園、孟集等10多個鄉鎮朗德鵝養殖與加工呈現出“五裏一場、十裏一企”的發展格局。2023年,鵝預制菜銷售額更是達1.5億元,産業年總産值近20億元。

霍邱縣友喜食品有限公司負責人告訴《中國經濟周刊》記者,公司許多工人都是當地農村女性。“公司創建後,爲鄉鎮提供了100多個月收入在3000到5000元的崗位。而且每年工人都有春播假和秋收假,不會耽誤工人春種秋收。”上述負責人介紹,除了法式紅酒鵝肝、法式清酒鵝肝,公司還開發了清湯老鵝煲、紅燒老鵝煲等預制食品。

“有很多早期在我們這裏工作的人,後來自己也當老板開了工廠,日子過得很紅火。”胡建遠說道。

當被問及如何留住這一輪“潑天”的流量時,胡建遠表示:“還是品質。品牌的基礎是品質,要在品質上下功夫,加強科技研發和創新,才能持久健康發展。”

胡建遠說,目前當地鵝肝産業還存在一個不容忽視的短板——品種的退化。由于朗德鵝已經有10多年沒有從原産地再次引種,加上相關育種技術缺少投入,鵝種出現了退化。

“我們正在做兩方面的工作。一是積極引種,二是加大與科研院校的合作。”胡建遠說。他介紹,當地已與安徽省農科院、安徽農業大學、安徽科技院校等展開合作,提升朗德鵝種質資源品質。

雅安魚子醬:給魚喝冰川水、做B超

和鵝肝一樣,同爲世界三大美食之一的魚子醬,在四川二郎山的另一個小縣城裏,也發生著同樣的故事。

“我活了幾十年,曉得麻將、豆瓣醬、辣椒醬,你給我說家裏還有魚子醬?”在最近網友自發的“農業大摸底”中,四川人民驚呼“破防”了。因爲,當地人這才知道在世界魚子醬生産版圖中,雅安已經悄悄占據了重要地位:年産魚子醬50噸,遠銷30多個國家和地區,創彙近1140萬美元。世界上每100克魚子醬,就有12克産自雅安。

“鲟魚對水質水溫的要求都很高。四川省雅安市天全縣處于四川盆地向青藏高原的過渡地帶,擁有豐富的高山冰雪融水,水質純淨、富含多種礦物質和微量元素。同時,以亞熱帶季風氣候爲基帶的山地氣候帶來了豐沛的雨水,並且長達200余天的無霜期和僅15.3℃的年均溫,正適合冷水魚養殖。”四川潤兆漁業有限公司(以下簡稱“潤兆”)董事長助理曾柄瑞向《中國經濟周刊》記者詳細介紹了當地的地理優勢。該公司在天全縣建成了四川最大的魚子醬生産基地——天全縣冷水魚現代農業園區。

環境優越僅是其中一環,魚子醬的産出是生態自然、時間積累、科學技術與加工體系的結合。

在天全縣冷水魚現代農業園區,工作人員正運用B超機給産卵期的鲟魚進行卵子數量和大小檢查。曾柄瑞告訴記者,借助B超設備,技術人員可以清晰觀察到鲟魚卵巢內部狀況,評估其發育階段,更加精准地選擇生産用魚,顯著提升每條魚的産卵率。

除了環境、技術,時間積累也是生産魚子醬的必要條件。曾柄瑞告訴記者,從取卵到裝盒,制作一盒魚子醬的時間不到20分鍾,但一條鲟魚從出生到達到取卵標准的時間卻需要8~10年。

“正是因爲這樣的時間投入,我們必然需要做成一個全産業鏈的公司。”曾柄瑞說道,目前潤兆擁有11個現代化的養殖基地,涵蓋了鲟魚苗種繁殖、成魚養殖、親魚梯度儲備,以及鲟魚子醬與鲟魚産品研發、加工、銷售的完整産業鏈條。

通過完整的産業鏈加工,如今潤兆的魚子醬産品銷往歐美各國,其中最大的出口國爲美國,德國、比利時、法國等歐洲國家也是主要客戶。然而早期,爲了撬開歐美市場的大門,潤兆也克服了很多困難。

“早期歐美市場偏見還是很大的。他們一開始都不相信,這種西餐高端食材會産自中國。”曾柄瑞介紹,爲了打破偏見,團隊想了一個方法,用“盲品”的方式撬開市場。“我們買了很多海外品牌的魚子醬,把包裝撕掉,在國際展會上讓客戶品嘗,選出口感最好的魚子醬。最後,大部分消費者選中了我們的産品。”曾柄瑞回憶道。

通過這樣的方式,雅安魚子醬在海外市場逐漸有了口碑和認可度,成功打開國際市場。近幾年,公司出貨量實現了翻倍增長,成爲全球主流魚子醬市場的頭部供應商。

目前潤兆的魚子醬六到七成都是出口,曾柄瑞向記者透露,公司下一步計劃是重點發力國內市場。“我國的魚子醬消費市場增長很快,增長速度遠超國外,從2020年開始幾乎每年都是翻倍。”

“像這次‘農業大摸底’這麽大規模的傳播事件,畢竟還是偶然,很難再去複制。所以我們接下來除了繼續保持高品質生産,還要做好品牌體系框架,講好品牌故事。”曾柄瑞說。

(本文刊發于《中國經濟周刊》2024年第7期)

0 阅读:6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