玻璃代替單晶硅,中國第三代玻璃芯片誕生,中國芯要換道超車?

科技銘程 2024-04-30 22:18:35

近日,央視報道了一項芯片制造新工藝——“玻璃穿孔技術”。

我國芯片産業正在全力研發第三代“玻璃穿孔技術”,這項技術有望讓國産芯片實現換道超車,挺進世界領先行列,重塑全球芯片競爭格局。

目前我們所使用的芯片基本都由單晶硅制造的,但隨著科技發展,新型材料“玻璃基板”誕生了,並且性能更加優越,成本下降50%。

一個指甲蓋大小的玻璃晶圓,可以均勻打上100萬個極小的孔洞,它們精密排列、串聯在一起,構建出複雜的集成電路,爲芯片的超高密度集成鋪設了道路。

電子科技大學教授張繼華表示:這是一種新的集成方式,如果我們能夠抓住這一點(玻璃芯片),我覺的可能是一個“換道超車”的機遇。

我們都知道芯片的意義,往小了說關系到我們的智能手機、電腦、服務器、可穿戴等電子産品的核心技術,往大了說影響我們整個經濟、科技,以及未來的發展。

國産芯片雖然看起來與世界領先的芯片技術相差很大,實際上不考慮AI芯片,在邏輯芯片、存儲芯片、車規級芯片、工控芯片以及航天芯片領域已經夠用了,當然是借助了海外的EDA軟件和光刻機。

隨著時間的推移,先進的EDA軟件會被率先攻克,隨後就是28nm光刻機,再之後是EUV光刻機,到時候中國芯片産業鏈都達到了世界領先。

但是,好巧不巧,AI在2023年就爆發了,到現在爲止,大語言模型ChatGPT已經升級到了4.0版,文生視頻模型sora也驚豔亮相,它生成的視頻雖然只有短短的60秒,但是達到了以假亂真,並且分辨率很高。

國內企業也紛紛布局了大模型,例如華爲盤古大模型,騰訊的混元、百度的文心一言,阿裏的通義千問等等。

2024年1月18日,三星發布了首款Ai手機Galaxy S24,英特爾、聯想的AI PC也提上了日程,就連中高端的電動車上也開始搭載自動駕駛平台。

這些所有的大模型、AI手機、AI PC、自動駕駛都需要一款強大的AI芯片來支持其海量的算力需求。

最新推出的英偉達H200,將采用台積電3nm工藝,集成了800億個晶體管,算力峰值達到了4000TFLOPS。

這個算力已經相當厲害了,但是距離未來真正的人工智能所需的算力還差得很遠,怎麽辦呢?研發更精密的AI芯片,集成更多的晶體管,同時大幅提升帶寬和傳輸速度。

爲此,ASML還研發了High NA EUV光刻機,號稱可以制造1nm芯片,非常適合制造AI芯片,甚至ASML的CEO表示,這款光刻機就是爲AI芯片而研發的。

簡單來說,要搞人工智能,就要搞更先進的AI芯片,同時購買High NA EUV光刻機,但實際上,我們連普通的EUV光刻機都買不到。

自主研發,需要一步一步的突破,一個難關一個難關的攻克,需要時間、人力和財力,以目前的經濟實力,財力最容易解決,但是時間和人才很難。

關鍵是我們在研發的同時,對手也在搞研發,從這個賽道去追,短時間內很難做到逆襲超越。

所以,換賽道不失爲一種策略。

以汽車爲例,早期的燃油車,歐美日韓都很強,豐田、大衆、現代、日産、通用、福特、本田都殺入了世界前十,中國車企唯一進入排行榜前十的只有比亞迪,是一家新能源汽車。

世界前十大車企,9家是外企,並且都爲燃油車企,中國車企只有比亞迪,是一家制造、銷售電動車的企業。

我們在新能源汽車領域“換道超車”了,並且這種優勢還在繼續擴大,可以想象,未來全球汽車銷量榜中,中國車企會占到半數以上。

馬斯克直言:未來全球十大新能源電動車企,會有9家是中國企業,剩下一家是特斯拉。

如今,芯片領域也出現了新機會,就是以玻璃爲基板,打造玻璃芯片,性能更高,並且成本只有50%,最關鍵的是它不需要硅基芯片那些複雜、精密的制造設備。

它需要一種新型的設備,而這些設備海外企業也沒有,即便是現在開始研究,我們和海外企業在同一起跑線,甚至是我們處于領先地位。

繼續發展下去,我們將以全新的姿態引領玻璃芯片行業,美國根本無力打壓限制,甚至還要求著我們合作。

如果這條賽道能夠跑通的話,荷蘭ASML將最先被抛棄,因爲大家不再需要先進的EUV光刻機了,ASML也會爲曾經的叫囂(即便把圖紙給他們,也造不出光刻機)付出代價。

台積電依靠大量的先進的光刻機,積累的芯片工藝技術,也會變得毫無意義。

而中國芯片企業,因爲遭遇了不公平待遇,反而會更加珍惜這次“換道超車”的機會,之前中芯國際花錢也買不到先進的EUV光刻機,它會錯失這次新工藝嗎?

華爲最早被列入“實體清單”,5G、操作系統、芯片、代工、設備、零部件等領域都被封鎖限制了,爲了度過寒冬甚至把榮耀品牌都賣掉了,它會錯失這次新工藝嗎?

上海微電子、長鑫存儲、長江存儲、寒武紀、摩爾線程等,它們也“苦秦久矣”,必然不會錯過這次“革命”,必然會全力以赴研發新工藝。

從設計、制造、封裝、測試、設備、零部件等全領域發力,打造一條純國産化的“玻璃芯片”産業鏈。

到時候,我們不但擺脫了“卡脖子”,甚至還可以卡別人的脖子。

當然,我們也不能放棄硅芯片産業,畢竟全面挺進一種新工藝也是有風險的,科技領域最怕走錯路線,就像諾基亞一樣,因爲選擇了錯誤的Windows phone,導致滿盤皆輸。

當前,我們一方面要加大力度研發國産光刻機,另一方面也要投入到包括“玻璃芯片”等創新型芯片制造技術的研究之中。堅持不懈努力,在芯片激烈競爭中脫穎而出。

在這場關乎國之重器的芯片之戰中,中國芯片也必然會華麗蛻變,由行業的跟隨者成爲領導者,我相信這一天會很快到來。

我是科技銘程,喜歡就點個贊吧!

16 阅读:2241
评论列表
  • 2024-05-01 09:13

    爲勤勞智慧的中國科技工作者點贊![點贊][點贊][點贊]

  • 2024-05-01 13:15

    祝!中國科技重整雄風!心想事成!!!

  • 2024-05-01 12:17

    希望是真的

  • 2024-05-01 13:11

    都是講故事的

  • 2024-05-01 11:31

    雖然可能是有點用,但要說換道超車,那很明顯就是吹牛了

  • 2024-05-02 11:13

    日本發明了“納米壓印”技術,我們有“玻璃穿孔技術,由此可見,完全可以有不同的技術路線!”

  • 2024-05-01 10:29

    真的假的?

  • 2024-05-01 11:06

    當年漢芯事件也是央視報道的,最後發現是騙國家預算的大局!就不能等到徹底成功應用了才報道?

科技銘程

簡介:喜歡科技,喜歡聊科技,更喜歡分享科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