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一直以爲“馮唐易老,李廣難封”是青黃不接,今天才發現不是的

浪裏說史 2024-03-19 20:07:03

我一直以爲,“馮唐易老,李廣難封”,就是普通人理解的青黃不接:馮唐老了,再派它上場還是可以,但是會特別辛苦;李廣年輕,但是用不上,還不成熟,于是苦于沒有一個好的將領可以完成大業,應付敵兵進犯。然而,今天看到“馮唐易老,李廣難封”這個詞的百科解釋,我才發現不是這樣的。

原來,“馮唐易老,李廣難封”關聯的皇帝是漢文帝。漢文帝路過馮唐的官署,于是問馮唐,“從前趙國的李齊怎麽樣?”

馮唐說,“比不上廉頗、趙牧。”

漢文帝又問,“怎麽這麽說?”

馮唐回答,“馮唐祖父在趙國任兵職,和李牧很熟;馮唐的父親做過代相,和李齊也有交情。”

漢文帝又說,“我要廉頗、趙牧這樣的人才,偏偏就得不到。”

馮唐就說,“即使有廉頗和趙牧,您也不會重用他們。”

漢文帝一臉尴尬,也不好意思問爲什麽,灰溜溜地走了。

漢文帝再見到馮唐的時候問,“你怎麽知道我不會用廉頗和趙牧?”

馮唐說,“我從前聽祖父說,過去君王派遣將領出去打仗,是跪下來,推車毂,對將領說,國內的事,君王搞定,國外征戰的事,將軍您說了算,軍中賞罰以及分封,將軍決定。將軍在外,命令由將軍下,完成了回來了再禀報。這不是玩虛的,是真實發生的事,所以李牧才有實權,所向披靡。”

馮唐又說,“大王您卻和趙王遷一樣,趙王遷聽信謠言,不用李牧,最終兵敗,而您對于本國將軍魏尚,管理過于嚴格。魏尚對匈奴有戰功,您卻因爲一些報錯數的事,要關押他,這樣,你怎麽能用好李牧這樣的人才呢?”

漢文帝聽了,趕緊讓馮唐拿著令符去釋放魏尚,同時封馮唐官職,到了漢景帝,馮唐被罷官,而漢武帝的時候,又要打匈奴,此時有人舉薦馮唐,但馮唐已老。

“馮唐易老,李廣難封”,沒有封李廣的,還是漢文帝。李廣曾爲漢文帝打下戰功,勇猛無敵,號稱“飛將軍”,在還沒有封侯的時候,皇帝聽大臣說,“李廣太銳,好像利劍,要收藏,否則易挫。”,于是皇帝把李廣藏了起來,李廣被調去了做太守。

李廣銳利,據說謀略不足,心量狹小,而且記仇,常有仇必報,沒有大局觀,也分不清厲害關系,常常站錯隊。

最終,李廣在追求封侯的戰鬥中,失敗了,失敗時六十多歲,他認爲那是命,是武夫不如文將。

所以,“馮唐易老,李廣難封”是在說,馮唐老辣,知道國內和國外不一樣,國外的事要放權,讓出去的人做主;李廣太鋒利,只能被利用,而用它的,必定是文臣,用文化制約他。總結是,馮唐可用,李廣排隊等。

0 阅读: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