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7年,大伯串通爺爺逼父親下崗,如今父親月入20000他們流浪街頭

甄客百曉生 2024-05-16 03:52:35
(注:本文純屬虛構,如有類似經曆,純屬巧合,請理智閱讀)

都說有血緣關系的親情最牢靠,但作爲過來人,我卻覺得人心不古。

我的父親在父輩排行老二,他還有一個哥哥和弟弟。

也正因年齡的問題,父親從小就不怎麽被關注,不過我父親可是能頂一片天的男人,最後還是找到了一份好工作。

然而這卻招來了大伯的嫉妒,和爺爺串通好了就一直逼迫父親下崗。

但說起這件事來,我們一家倒不怎麽傷心,倒是很感激當時他們想要對我們“圖謀不軌”。

事情還得說道父親小時候,在那個年代,許多人都在爲了溫飽而奔波,爺爺家也不例外,情況並不富裕,需要整天埋在廠子裏工作,才能勉強掙到一些吃飯錢。

因爲錢來的不容易,大伯爲了生計早早地就打工去了,連一天學都沒上過。

不過隨著社會局勢的慢慢變好,我家裏也慢慢騰出了一些閑錢,父親和三伯也是順理成章的得到了去村裏上學的機會。

這來之不易的機會讓父親十分珍惜,在課堂上認認真真的聽著老師講課,雖然有些問題他搞不明白,但在下課的時候他就找到老師請他教會。

可能也就是因爲這個原因,父親的學習成績一直十分不錯,老師同學也很高興村裏能夠有個父親這樣的才子。

就這樣,爺爺慢慢關注起了父親,可因爲家裏的條件其實並不能支持父親學習太長時間,爺爺還是有些無奈的告訴了父親讓他之後辍學打工的想法。

聽父親說,他當時內心十分傷心,但爲了這個家,他最後還是選擇了妥協。

不過當時他還有時間學習,便趁著這個機會加倍的努力。

可誰知父親成績實在是太出衆了,他的班主任不願意讓父親就這麽“泯然衆人”,便和校長商量,最後決定,取消父親的任何學費。

在那之後,校長甚至還親自來到了爺爺家,和他說父親和普通的孩子不一樣,他能夠成爲大學生。

可誰曾想,校長一番苦口婆心,爺爺卻只聽到了“免費”二字,心裏又盤算起了小九九和校長說:

“既然老二的能免,順道把讓老大老三也免費送到學校讀書吧。”

老爺子可真是把貪便宜的心用到了極致,而校長也很是無奈,說著是因爲父親學習能力出衆才特地給他申請的名額,要是讓老大和老三進來,那得看看他們的學習究竟怎樣才行。

可爺爺就是不管不顧,說要是不給老大和老三免費學習的名額,自己就不讓父親去讀書。

百般無奈之下,校長最終也是同意了爺爺的無理要求,不過爲了公平起見,老大要想上學的話,就要從起點開始學起。

而爺爺覺得大伯再去學習已經太晚了,最後也算是做出了妥協,只讓父親和三伯去了學校。

就這樣,父親又有了學習的機會,而等到了高中,父親學習的更加認真,似乎像是明天就沒有了學習機會一樣。

而根據三伯跟我們講述的故事,父親這樣努力其實仍然沒有受到爺爺的待見,只因爲他覺得學習沒有用,還不如像大伯一樣去找份工作...

在那期間,爺爺和父親是沒少吵架,不過最後都是父親選擇求和,向爺爺保證自己一定會考上大學光宗耀祖。

而等到最後考試,父親的成績確實不錯,足以去外地上個優秀的大學,此時我們李家離出一個高材生只差一步之遙。

而等到父親拿到那錄取通知書,他心中的喜悅呼之欲出,向班主任和校長道謝之後,便回到了家中把這個好消息告訴了爺爺。

爺爺自然也是十分開心,承諾著當天會送父親去大學。

可在了解完父親所要上的大學要支付一大筆學費的時候,爺爺的態度就發生了巨大的轉變,不是再說學習無用,就是在後悔曾經讓父親學習的事情。

父親拗不過,最後又找來了校長,希望校長能夠據理力爭,告訴現在交的學費是他人生中最偉大的投資。

可爺爺不管三七二十一,心目中就認准了一個理——學習無用,趁早打工非常有用。

眼看爺爺這麽執著校長直接說學校可以幫助父親出30%的學費,希望爺爺能在合適的地方該花花。

可爺爺卻說:

“除非繳納全部的學費,要不然別讓我兒子去上學。”

可父親畢竟不是校長的親戚,校長這樣爭取只是惜才而已,爺爺竟然抓住這種心理貪小便宜,屬實是吧校長氣得不輕。

于是校長開始求情,說到最後都承諾爲父親支付50%的學費了,但爺爺仍然不松口,說必須全部補償,否則免談。

這可把校長和班主任氣的不輕,最後也是無功而返,我父親自然也被迫“辍學”成爲了一名普普通通的高中生。

生活還是得過,此時的父親沒了學業,爺爺就叫他找份工作維持自己的生計。

然而父親年齡尚小,找了好幾份工作最後都是以失敗告終,好在校長看父親可憐,給他介紹了一個在零件加工廠的工作。

或許這時,父親才第一次踏足社會吧。

那個零件加工場的領導聽說了父親的遭遇後很是同情,不過一聽說父親其實有機會當大學生後,領導的開心心情更是濃重。

于是在父親實習了一段時間之後,就給了父親很高的工資,而父親也因爲這些工資在廠子裏幹的是風生水起。

可因爲地方離老家有點遠,爺爺在得知父親掙大錢之後也想“關懷”一下父親,其實父親知道老爺子只是想要一些錢,父親也是打算給爺爺一點。

可誰知爺爺想要拿走全部,說什麽廠裏的領導都器重父親,會給父親安排住所和衣食住行。

這可把父親氣壞了,明明自己在日常生活上還有很多花銷,再怎麽說也不能全給啊。

于是父親和爺爺大吵了一架,大伯和三伯也是從中勸父親應該好好孝敬一下爺爺這個老人家,但父親並不讓步,好說歹說最後才肯拿出70%的工資給家裏用。

其實這些錢,對于爺爺來說也已經是不少了,但爺爺似乎並不滿意,但也默認了父親的選擇。

就這樣,父親和家裏的關系在這種情況下過了很長一段時間,而隨著時間的推移,父親的事業也慢慢風生水起,到後面還當上了管理層。

這消息也是不胫而走,讓爺爺聽到了這個事情,于是爺爺非說也要當個官,也想動動嘴皮子就能拿錢。

其實在這過程中,爺爺總是向父親要更多比例的錢,但父親還是堅持原來的70%,並且說這些錢對于爺爺來說完全夠用。

而父親雖然能用的比例不多,但他一直勤儉節約,攢下了一筆不少的收入,打算去更遠的地方開始更好的生活。

誰知一味地忍讓換來的是爺爺和大伯的囂張,這一次,父親決定和他們決裂。

父親拿出了攢下的五萬塊錢,把他裝進了一個信封送到了爺爺那裏,並留言不要再和自己有什麽交集。

可爺爺拿到錢後只覺得是父親再次高升,想要到廠子裏幹活的心情更加激動,但苦于沒有什麽辦法,他只好將大伯和三伯叫來商量對策。

這時大伯就說:“爸,你就裝病暈倒,然後讓我倆告訴二弟你出事的事情,二弟准過來,到時候咱把他綁住,然後我倆就能去他的廠子替代工作了!”

爺爺笑眯眯的看著大伯,認可了他的做法...

沒過多長時間,父親就得到了爺爺出事的消息,而等到父親火急火燎的回到家,所見到的是爺爺正好好地坐在床上。

父親剛想去詢問消息,誰知大伯和三伯把他綁在了凳子上...

爺爺和大伯恬不知恥的搜挂著父親身上僅剩的一些錢,轉頭就抛下了父親,把他鎖在了屋子裏,然後轉身就走了...

大伯和爺爺來到了那零件加工場,說父親因爲遠房親戚有些問題,“委托”自己來擔任工作。

可廠子也沒聽說過這種入職方法,但爺爺和大伯“據理力爭”在最後竟然還真的開始在這零件加工場工作。

三伯當時沒有去,是覺得良心過意不去,都是情同手足的好兄弟,怎麽鬧到了這個地步呢?

于是在之後三伯還是爲父親松了綁,但父親的內心已經不是憤怒,而是無盡的悲傷了...

父親搖搖晃晃的想要朝著廠子的方向走,但因爲太過悲傷,在路上就昏迷了過去。

好在一位好心人及時將父親送到了附近的醫院,父親這才撿回一條命。

而這位好心人,便是我現在的母親。

母親和父親聊了很多,而父親也堅定了一個信念——放棄一切,從新開始。

正巧母親是個外地人,父親和她也聊得特別投機,在之後便離開了這個令人傷心的地方,在天津開始了新的生活。

而父親憑借多年的經驗和聰明的頭腦很快便和母親搞了個創業項目,雖然母親沒有什麽經驗,但根據父親的耐心指導,創業項目很快便有了起色。

聽他們說,我也是在那時候出生的,不過在我記事的時候起,我就沒有那種窮苦的印象,反而十分的富有,單單是父親的收入,每月就有20000塊錢。

富足了之後,父親也是時不時會想起自己的三弟,而那時我也是才知道,大伯和爺爺在那廠子入職之後,不僅幹啥啥不行,反而還因爲違反安全制度被逐出了廠子,但他們不願意,最後和廠裏的人打了起來...

爺爺和大伯最後因爲尋釁滋事被判處了5年的有期徒刑,如今他們雖然已經出獄,但因爲打架身體也烙下了病根。

最嚴重的是爺爺,他的身體情況本來就不好,出獄之後一開始還好好的,最後連腿腳都不利索了。

而大伯在入獄前時掏光了家底,出獄之後也不願意找一份有關在獄中教過的技術工作。

回到村裏的他們是人人喊打,而他們沒積蓄,最後只能流浪街頭。

聽完三伯的故事,我是感受頗深,而我也明白所謂的親情其實和血緣關系不大,真正的親情應該是在困難的時候拉你一把,快樂的時候一起分享。

就像我現在總是和弟弟提起這個故事,然後在家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一樣。

0 阅读:2

甄客百曉生

簡介:感謝大家的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