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才是我國空軍最急缺的戰機,需批量制造大量裝備,不是殲20

一菲說軍史 2024-05-15 11:25:45

回望過去70多年,我國空軍從無到有、從弱變強。我們的戰機從最初的“雜牌軍”,蛻變爲如今的世界一流現代化戰機,這其中既有對國外技術的借鑒與仿制,更有自力更生、自主創新的傑作。比如殲-20就是我國自主研發的第五代戰鬥機,性能屬于領先世界的水平。但殲-20並非當前我們空軍最急缺的戰機,而是殲-10C。

一、性能卓越,超越期待

殲-10戰鬥機是我國自主研發的傑出代表,于20世紀90年代開始研制,經過多年的努力,終于在21世紀初實現了首飛和量産。殲-10的服役,極大地提升了我國空軍的作戰能力和國際地位。

作爲殲-10家族的最新成員,殲-10C在性能上有了全面的提升,成爲了真正的四代半戰機。它采用了先進的航電系統、有源相控陣雷達以及矢量發動機技術,使得其具備了超視距作戰、精確打擊和高度機動性等多項能力。這些先進技術的應用,讓殲-10C在戰場上如魚得水,能夠輕松應對各種複雜環境。

二、多用途功能,適應性強

殲-10C不僅具備強大的制空能力,還具備對海對陸的精確打擊能力。它能夠在多種作戰場景下發揮出色。無論是國土防空、海上巡邏還是空中支援等任務,殲-10C都能夠勝任。這種多用途功能,使得殲-10C在我國空軍裝備體系中,具有難以替代的作用。

三、實戰表現,極爲出色

殲-10C在實戰中成績出衆。據公開資料顯示,殲-10C已經在我國空軍中進行了多次實戰演練和訓練任務。在這些任務中,它展現出了卓越的性能和強大的作戰能力。能夠快速准確地鎖定目標、發射導彈並摧毀目標。這種強大的實戰能力,讓殲-10C成爲了空軍中的得力幹將。

四、裝備數量多,形成規模效應

除了性能卓越和多用途功能外,殲-10C的裝備數量也是其成爲空軍的新寵。據悉,我國空軍已經大量生産並批量裝備了殲-10C戰鬥機,超過了200架。

這種規模效應讓空軍的整體作戰能力得到了顯著提升,能在實戰中能夠形成強大的火力網。有助于保護我國領空安全、維護地區和平穩定。當然了,數量上還是不夠,仍需大批量服役。

五、國産發動機,自主可控

值得一提的是,殲-10C還采用了我國自主研發的WS-10B矢量發動機。這款發動機不僅具備強大的推力和可靠性,還能夠實現飛火推一體化控制。極大提升了殲-10C的機動性和作戰靈活性。同時,采用國産發動機也使得殲-10C在自主可控方面更加可靠和安全,不被他國卡脖子。

還有一點,那就是物美價廉。殲-10的制造成本、使用成本、維護成本,相較殲-20有很大的優勢。起碼便宜一半左右。而殲-20性能雖然先進,但制造過于精密,當前無法大批量制造,且生産成本高,綜合下來,殲-10C性價比更高,更能滿足空軍的需求,所以,它才是空軍最急缺的戰機。

8 阅读:2773
评论列表
  • 2024-05-16 07:39

    你是敵人派來的臥底吧?2024年了,你給我說空軍最缺的是殲10C,你咋不說最缺的是殲8呢,高空高速。然後大家繼續討論殲8單挑娘娘的話題??

一菲說軍史

簡介:每日專注分享古今中外軍事曆史經典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