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碰3種維生素!研究發現:亂吃維生素的人,患癌風險增加27%!

醫學原創故事會 2024-04-30 22:27:16

維生素對人體重要嗎?

當然重要,維生素的發現是19世紀的偉大發現之一。1897年,艾克曼發現只吃精磨的白米即可患腳氣病,未經碾磨的糙米能治療這種病。並發現可治腳氣病的物質能用水或酒精提取,當時稱這種物質爲“水溶性B”。

維生素有一個很大的家族,有幾十種類型,又分爲水溶性維生素和脂溶性維生素,像大家所熟知的B族維生素和維生素C都屬于水溶性維生素,而常用的脂溶性維生素有維生素A、維生素D、維生素E、維生素K等。

補充維生素的方式有很多種,食補是一方面,然後就是藥物和保健品。

現實生活裏,人們最怕自己缺維生素,于是總喜歡買點維生素來食用,無論是B族維生素,還是維生素C,無論是維生素A還是維生素D,都是人們特別愛補充的,很多人甚至選擇保健品或藥品來長期補充。

但問題是,長期這樣補充維生素,真的安全嗎?

事實上,很多人並不缺少維生素,只要保持營養的均衡,不挑食不偏食,我們基本不用刻意再去補充維生素,舉個例子,維生素C對于人體來說至關重要,缺少維生素C,容易誘發壞血病,水果中富含維生素C,如果平時有愛吃水果的習慣,那麽每天所需要的維生素C,都能從水果中獲得,像橙子、橘子、蘋果等食物裏均富含維生素C,如果你吃水果了,還去吃含有維生素C的藥物或保健品,可想而知,就容易導致維生素C攝入過量。

維生素雖然對人體至關重要,但過多或過少其實對健康都是不利的。

來自瑞士聯邦理工學院的國際研究團隊發現,維生素B3在體內的存在形式——煙酰胺核苷補充不當,可能會增加癌症等多種嚴重疾病的發生風險。研究人員開發了一種煙酰胺核苷吸收成像的生物發光探針,可用于體內體外煙酰胺核苷的非侵入性縱向監測。並用富含煙酰胺核苷的食物餵養三陰性乳腺癌小鼠,結果發現煙酰胺核苷補充劑使小鼠癌症發生率增加了27%。

事實上,有關過量服用維生素會誘發癌症的說法絕不是空穴來風,《自然》雜志上曾發表過一項由複旦大學上海醫學院研究團隊進行的研究,研究發現補充過量葉酸會導致體內癌組織內的甲硫氨酸循環加快,可促進肝細胞癌發展。

大家可以看出,這兩項說的都是過量,有些人每天從食物中已經獲得了所需要的維生素,可還是通過藥物或保健品來補充維生素,可想而知,這樣吃無疑會導致維生素的攝入過量,從而帶來風險。

最後,來提醒大家一下,究竟哪些維生素最好不要隨便長期補?

1、維生素AD

維生素AD對于孩子來說很重要,一般來說,孩子從小就要補充維生素AD,而且要吃到三歲左右,維生素AD對胎兒、嬰幼兒的發育,上皮組織的完整性,視力,生殖器官,血鈣和磷的恒定,骨骼、牙的生長發育有重要作用。

但是很多成人也有長期補充維生素AD的習慣,甚至大量去補充,這樣做,風險是很大的。

大量補充維生素AD,可産生慢性中毒,表現爲骨關節疼痛、腫脹,皮膚瘙癢,口唇幹裂,軟弱,發熱,頭疼,嘔吐,便秘,腹瀉,惡心等。

2、維生素C

長期大量服用維生素C可能會導致壞血病和尿酸鹽、半胱氨酸鹽或草酸鹽結石。

3、維生素B

過量攝入某些B族維生素(如B6和B3)可能導致神經毒性、皮膚病變或消化問題。

補充維生素必須要講究科學,對于兒童來說,處于生長發育中,對不同維生素的需求都比較高,但一般也不需要再額外補充,因爲從母乳、配方奶粉、食物中都能獲得,只要不偏食或挑食,一般不要額外添加,但是維生素AD例外,一般建議,維生素AD補到孩子三歲。

對于成年人來說,只要營養均衡,一般不需要再額外補充維生素。

不過長期飲酒、罹患肝病、巨幼紅細胞性貧血、周圍神經疾病的人,往往更易缺少維生素,比如飲酒的人往往容易缺少B族維生素,罹患肝病的人往往容易缺少維生素K,罹患周圍神經疾病的人,往往容易缺少維生素B1和維生素B12,罹患巨幼紅細胞性貧血的人,往往缺少葉酸和維生素B12。

但是要不要補充,如何補充,則需要聽醫生的科學建議。

0 阅读:198

醫學原創故事會

簡介:我們是患者的暖寶寶,健康科普,有趣,有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