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性消費升級”浮沉之間,入門咖啡品牌陷入狂飙困境

品牌議題 2024-02-18 15:33:06

去年跑得最快的品牌是誰?

站在歲末年初的路口,大家少不了去總結上一年亮眼的商業現象。單從速度增長,那必然要提到近兩年火熱的咖啡賽道,而其中去年增長最快的連鎖品牌,那肯定是進入市場不到一年,就開出6000家的庫迪咖啡。庫迪勢頭強勁,頗有趕超創立五年、去年門店數過萬家的瑞幸。

在咖啡茶飲賽道,品牌逐年增多的背景下,想要快速上頭部品牌博弈的牌桌,走規模效應這條路,算是一條捷徑。跑得過快,體力也在迅速透支,而逆生長周期的品牌發育,也埋下不少隱患。今年年初,因爲頻頻暴雷幾件營銷、內部經營事件,庫迪咖啡再一次被推向風口浪尖。

去年12月,聯名茅台推出保健酒,持續到1月,庫迪多地聯營商控訴總部“強制”賣酒扣貨款;1月3日,庫迪宣布人機協作戰略降本增效,意味著加盟商需要采購一批新設備;在茶飲高度內卷化下,推出第二品牌「茶貓」;1月5日,庫迪咖啡再次高調宣布王一博成爲品牌代言人,拉起門店一片火熱,卻網友被曝出這波熱度快速降溫。

持續到此,在全文紛紛出現了更多負面輿論,曝出庫迪咖啡供應鏈、營銷、産品等多方問題。一時間,去年上半年頗受關注的咖啡品牌黑馬,正在被推向水深火熱之中。現在看來,單一去批判庫迪的過失或許已無意義,本文將結合調研數據報告,洞悉庫迪發展路徑和近期庫迪熱點事件,站在更加客觀理性的角度,去解讀庫迪暴雷背後對品牌發展的啓迪。

一年6000家店,靠聯營一路狂飙

要說到庫迪的發展,說是不求穩、太急躁的話,但是又再營銷、産品模式上,複刻著過去團隊在瑞幸的成功經驗;如是說穩中求進的話,一年開出近7000家店,要知道咖啡教父星巴克在中國開出6000家門店,可是用了二十多年的時間,這樣的速度刷新了品牌在咖啡賽道規模擴張的記錄。

其實仔細觀察庫迪咖啡的快速發展軌迹,多少能看到初期瑞幸創立的影子,當然這不僅是因爲,庫迪是原瑞幸創始人陸正曜在2020年瑞幸風波事件後,帶領部分原班人馬創立的品牌。當然,庫迪在發展的初期也大膽嘗試了瑞幸沒有完全采用的模式,這也給品牌門店帶來了出乎意料的迅猛發展。

圖片來源:窄門餐眼、國泰君安證券研究

·專屬計劃,聯營吸金

相較于瑞幸靠著自營穩中求進的門店擴張模式,庫迪則采用了更加激進的門店戰略,打出「三年萬店」目標,推出“咖啡夢想家計劃”並喊出了“天下沒有難開的咖啡店”的口號,之後庫迪一年六千多家店,幾乎全靠單店聯營和區域合夥人模式。

事實上,品牌一上市就全力推動聯營模式,並不是常規的發展路徑。仔細盤點周圍比較熟悉的品牌,瑞幸超六成的店鋪選擇了自營,星巴克在全球的自營和加盟比例差不多對半,再反觀近幾年同樣大火的茶飲賽道,霸王茶姬花費4年時間菜打磨出成熟的門店模型,在2022年發力加盟的擴張。茶顔悅色更是對加盟避而遠之,直接打出拒絕加盟,專注自營品牌的口號。

那麽,爲什麽庫迪敢于嘗試其他品牌小心謹慎對待的聯營模式?因爲對于品牌總部來說,相較于會投入較大人力、物力、財力的自營模式。聯營則相對簡單,投入更少,更易于操作,風險與難度也低。

比如說區域合夥人是可以享受樣板店優惠政策,並且不用承諾開店數量,能夠獲得拓展提成和運營提成績效。而對于單店聯營模式,初期不收任何加盟費用,采取利潤分成的形式,並且相較于同類其他品牌的總部抽成更低,投入資金更少。

圖片來源:瑞幸官網、庫迪官網、國泰君安證券研究

這時候如果合作夥伴還有擔心,庫迪還提出一點:若聯營商退出,可折舊回購設備。這樣一套模式下來,給了有意向的人群更強的信心,也在很大程度上助推了去年庫迪開店一路高歌的繁榮景象。

·打下價格,快速出圈

咖啡品牌們,不僅在門店、産品和營銷上陷入內卷,與此同時咖啡價格戰愈演愈烈。先是蜜雪冰城子品牌幸運咖的低價定位,又夾擊瑞幸打出「讓高品質咖啡進入9.9元時代」,消費者本以爲夠便宜了,而庫迪更是放出8.8/杯的福利,這也著實讓庫迪火了一把。

不止線下低價營銷,庫迪也看好了抖音本地生活賽道,迅速拉新客,並且沉澱私域潛在消費者。在去年五月份活動期間,庫迪咖啡通過線上品牌自播低價種草,再到引導線下到店消費實現閉環,GMV累計突破8000萬,新品累計銷售近60萬杯。

·近身肉搏,發力下沉市場

不止是低價策略,庫迪在選址上,和去年瑞幸的發展戰略不謀而合,同樣看准極具消費潛力的三四線城市,于是便開始貼著瑞幸瘋狂開店,不少網友調侃道“瑞幸放心飛,庫迪永相隨”的CP口號。

當然,庫迪也用實際行動表明了態度。品牌給出聯營商「貼店」補貼,開在瑞幸100米內,增加1.5元競爭補貼,200米內補貼1元,甚至還在自己門店拉起橫幅“瑞幸創始人8.8元請你喝咖啡”。

圖片來源小紅書網友分享

沖著新店開張的低價福利,不僅讓快速讓消費者認識到這個新品牌。初期開店給單點加盟商每杯補貼價格至9.5元,也就是低于9.5元的單子一律按照9.5元來結算,這也讓不少聯營商在開店前幾月信心十足,在開店第一月能有日出杯量900,除去各種成本,一個月利潤能達到近10萬元。

這對品牌總體發展,也是卓有成效的。庫迪目前下沉市場占到30%-40%,全國360個地縣級城市,庫迪咖啡一年多時間就覆蓋了324個,這是和瑞幸全國覆蓋率旗鼓相當的成績。

總之,初期對庫迪前赴後繼的聯營商們,一方面看好這是資本熱捧的咖啡賽道,個人手中熱錢也被這個大肆宣傳自身的瑞幸原創始團隊的亮點吸引,另一方面來看,對標瑞幸多數直營,聯營要求格外高,不懂內部運營的個人選擇了「性價比更高」的庫迪。而初期線上線下打通的價格戰,以及自帶熱度、類似瑞幸的營銷,都爲初期庫迪的打開下沉市場和擴張,帶來了更多發展空間。

跻身咖啡新秀,來到激烈內卷階段

一年開店近7000家,庫迪咖啡擁有豐富的資源、人才和雄厚的資本,一路瘋狂擴張,跻身咖啡品牌新秀。但是,近期庫迪咖啡卻陷入不順,操作連連暴雷,似乎做什麽都不對。我結合業內人士評價和網友們的觀點,大致總結下來,主要他們在這三個方面對庫迪咖啡提出了質疑:

供應鏈能力弱,品宣、經營物料短缺:在官網宣傳物料上,雖是表明庫迪自有的咖啡烘焙基地年産能4.5萬噸,品牌供應鏈完善,但不少聯營商表示門店多款産品原料長期短缺,就連近期王一博聯名庫迪的營銷熱度快速降溫,也是因爲明星周邊貨量不夠。

核心産品力弱,沒有品牌護城河:在品牌宣傳、産品設計,甚至是開店選址上,給人一味模仿瑞幸的感覺,即便是爲品牌上了一些熱度,但是卻始終沒有留住自己的忠實客戶群體和品牌影響力。同時低價營銷一過,就可能面臨斷崖式下跌銷量的狀況,聯營商盈利會更加困難,造成了一定的不滿。

創始人名譽危機,品牌信任度降低:很多聯營商本是認准前瑞幸創始人陸老板的潛力,但也是因爲這一點而破防。近期,天眼查顯示,陸正耀新增一則被執行人信息,目前被執行總金額超10.9億元。在創始人聲譽受損的情況下,愈加謹慎的資本市場,給尚未成熟的新品牌庫迪進行融資加注也充滿著不確定因素。

簡而言之,對消費者來說,庫迪在産品設計上,尚未有一款真正意義上的爆款來留住忠實群體。對聯營商來說,不理解品牌總部爲何要賣酒而憤怒,以及前期靠著過度的低價競爭來捧上熱度,沒有足夠的利潤做支撐,供應鏈是很難長期提供低價規模化的供應,在短期內實現回本也變得希望渺茫。

某博主在暑期蹲點一家庫迪咖啡一天估算,基本開銷按照:

坐標一線城市商城一樓房租1w 雙員工基本工資4.5k*2=9k 水電雜費1k

自取72杯,依照美團給出人均消費額11元來計算,堂食營業額在72*11=792元;

線上52杯,扣除平台15%扣點:(52*11)-(52*11)*0.15=429元;

蹲點一天外賣加自取共賣出124杯,估算約1221元,月營業額估算爲36630元;

對應著庫迪總部加盟要求,營業額被抽走15%,月實收在31135.5元;

依照毛利40%,扣除人員工資房租水電雜費,那麽當月盈利約爲-7545元。

事實上,此次庫迪陷入的輿論風波,不僅有總部對市場現狀認知的模糊,以及尚未跑通盈利模型的瓶頸期,也有聯營商追求熱錢盲從的後果。在庫迪初期聯營招募中,對合作者的篩選把控松弛,一大批合作者也在庫迪咖啡「熱情」的呼籲裏,做起了快速發財的美夢。

但事實上,品牌聯營本就沒有那麽一帆風順。聯營商從一開始,就需要真正理解到品牌發展的戰略步驟和方向,以及爲中長期經營回本做好准備。而品牌找到可靠、忠實的聯營商,能夠和品牌站在統一戰線上,也是自身爲未來發展上的一層「保險栓」。

簡而言之,在庫迪發展沒有漸入佳境之前,必然會經曆一定的陣痛,看不得每日虧錢「肉疼」的部分聯營商,及時止損也不爲是可行之計,而看好了品牌發展潛力,能夠陪著一起熬過低谷期的聯營商,也有可能迎來新一輪的風光。畢竟咖啡賽道的評估對標歐美市場,中國還有較大發展空間,也被資本看好。

沉浮之間,庫迪何去何從

現在來看庫迪咖啡的狀況,或許應該放慢速度,低頭踏實走路,完善供應鏈和營銷策略,保住品牌在咖啡賽道的一席之位。依托著聯營模式而迅速擴張的門店,更應該減少耗能的操作,不要去消耗聯營商和大衆的激情。

不同于四五年前,國內咖啡賽道初火的情況,庫迪更應該認清現在高度內卷化的咖啡賽道。打造品牌的關鍵在于是否順應市場變化的決策,需要加快産品打造出獨有亮點,慢慢塑造品牌形象。

無論是靠什麽方式,庫迪咖啡已經超額完成從0-1的搭建,跻身爲咖啡賽道的新秀,讓大家看到了它;而從1-100的精進,就不是簡單靠著數量堆砌能夠實現的,還有更長路需要腳踏實地去走。

面對質疑,品牌能夠站得住腳,並不是靠著有過成功經驗的人來頂起,而是看清市場格局,升級品牌思維和打法,才能穿越市場波動周期和突破品牌成長瓶頸期,對庫迪咖啡是這樣,對聯營商們亦是如此。

0 阅读:0

品牌議題

簡介:品牌與互聯網營銷百科全書,探究市場的慢變量與大邏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