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光裕出不出獄又能改變什麽

九州新能源項目交流 2019-04-03 15:02:54

“年年出獄黃首富”,僅2019年就發生兩起出獄傳聞!

今年2月14日,國美零售開盤後持續走高,市場傳言黃光裕提前出獄,最高峰時股價一度上漲11.59%。截至當天下午4點收盤,國美零售股價最終報收0.77港元,較上一交易日上漲11.59%,全天成交量達4.7億港元。

2019年另一起出獄,發生在4月1日,又是如出一轍的股價大幅拉升,上演了一出不折不扣的“愚人事件”。

2010年,國美創始人黃光裕因非法經營罪、內幕交易罪和單位行賄罪被判處有期徒刑14年入獄,經過幾次減刑,應執行刑期調整至2021年2月16日;但如果加上刑期過半可申請假釋,以及年滿50歲可申請保外就醫,黃光裕很有可能會提前出獄。

根據裁判文書網公布的《北京市第二中級人民法院刑事裁定書》內容顯示,黃光裕于2010年5月18日以非法經營罪、內幕交易罪、單位行賄罪被判處有期徒刑十 四年並處罰金6億元,沒收個人部分財産2億元,由于監獄表現良好獲得兩次減刑機會,減刑後應執行的刑期自2008年11月17日起至2021年2月16日止,至于是否會第三次減刑並提前出獄還未有確切消息。

值得注意的是,過去6年,至少4次傳出黃光裕將提前出獄的消息。而本次傳言更是與與上個月北京國美電器的人事變動有關。業內認爲,黃光裕2019年出獄不是 沒有可能,不過國美方面對此不予置評。本文認爲這些輿論炒作帶有很明顯的商業動機,借國美電器人事變動渲染黃光裕出獄更能吸引投資者“入坑”,從而大戶借力絞殺!國美 零售今天從9%漲幅收窄至目前1%,不知又有多少跟風散戶被牢牢套在山頂。

黃光裕是何許人也!

黃光裕的本名爲曾俊烈,1986年,17歲的黃光裕跟著哥哥在北京珠市口東大街租下一間100平方米的門市,並取名“國美”。

1993年,兩兄弟分家,黃光裕專注電器業務,並改名爲黃光裕。很快,黃光裕逐漸搶占市場份額,大批開設連鎖店,鋪遍全國。

隨著資本版圖的不斷擴大,資金愈發充足的國美,玩起了收購。2006年,國美以52.68億港元的代價將永樂電器攬入麾下後,2008年以36億元將大中電器收入囊中,改變中國家電連鎖的版圖。

黃光裕也因國美的不斷壯大,在2004、2005、2008年三度登上胡潤百富榜首富,其中個人財富最高時達到450億元。

在收購中嘗到甜頭的黃光裕,甚至還打起了“收購蘇甯”的念頭,不過這顯然只是黃光裕的一廂情願,當時的蘇甯並不比國美差。

2008年,黃光裕東窗事發。這一年,國美、蘇甯營收分別爲459億和499億,國美相當于蘇甯的92%;2010年,國美營收規模跌至蘇甯的74%;2017年,國美雖然實現營收715.7億,但與蘇甯的差距已越來越大,僅相當于蘇甯的38%,這不得不讓人覺得,與黃光裕的離開有關系。

昔日的首富還能東山再起嗎?

靠著當年電器類商品的奇缺和市場旺盛的需求,這一商機被黃光裕捕捉並迅速積累人生第一桶金,國美由此一步步走向壯大。

以北京爲根據地,1999點國美從北京走向全國,2004年年底,國美電器的店鋪已遍布內地,香港及東南亞主要城市,憑借強大的市場優勢,利用價格戰,締造出強勢的家電線下零售模式。

2003年,國美電器(現已更改名稱爲“國美零售”)以借殼方式成功在香港上市,上市後,國美加快擴張並進入地産行業,2004年-2006年,黃光裕連續三年問鼎福布斯中國富豪排行榜第一。

事實上,除了主要做家電零售的上市公司國美零售以外,國美集團旗下還有包括黃金、酒窖、茶葉等多項業務,此外黃老板還多年涉足房地産。在北京西南四環,尚有幾塊土地沒有開發,知情人傳言地塊實控人爲國美集團。

近年來由于黃光裕身陷囹圄,零售戰略始終搖擺不定,國美已經連續兩年虧損。財報顯示,其2017年全年虧損4.5億元,2018年前三季度虧損8.96億元。

2018年第二季度,中國網絡零售B2C市場,天貓以58.2%的占有率遙遙領先,國美則排在京東、蘇甯易購、唯品會之後,只占有1.2%的份額,行業影響力幾乎可以忽略不計。盡管如此,但從資本市場的反應來看,大家對黃光裕這位曾經的中國首富出獄後的動作依然有所期待。

黃光裕時代已終結?

還有一點需要提醒公衆注意,我國《公司法》規定:因犯有汙賄賂罪、侵犯財産罪或者破壞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秩序罪,被判處刑罰,執行期滿未逾三年的;或者因犯罪被判處剝奪政治權利,執行期滿未逾五年的。

什麽意思呢?就是說即使黃光裕刑滿釋放,五年之內他不得擔任國美任何官方職務。

更重要的是,十幾年的牢獄生涯,已經差不多將黃光裕改造成一個邊緣人,很難說他仍有能力能從容把握今天的市場。

2 阅读:916

九州新能源項目交流

簡介:新能源政策解析 風光水電項目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