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勒斯坦政府辭職,以色列撐不住,美國壓力也大,停火即將達成?

陳虎新觀察 2024-03-04 09:40:59

巴勒斯坦政府辭職了。這則消息的原文是這樣講的:巴勒斯坦總理阿什提耶2月26日,在約旦河西岸城市拉姆安拉宣布,巴勒斯坦政府辭職。

巴勒斯坦政府爲什麽在這個時候要辭職?巴勒斯坦政府辭職,和當下的巴以沖突,有沒有什麽關系?

這是一個大事,肯定是和巴以沖突密切相關的。對此,央視是這樣報道的:根據阿什提耶的表態,此次巴勒斯坦政府決定辭職,與加沙地帶和約旦河西岸地區的局勢發展有關。央視記者認爲,下一階段,需要有一個新的政治力量,來管理政府,包括管理巴勒斯坦的所有領土。

有媒體稱,實際上此次阿什提耶提交辭呈,是迫于美方的壓力。此前美國曾敦促巴勒斯坦組建一個新的權力機構,以便在本輪巴以沖突結束之後,統一治理加沙地帶和約旦河西岸。

那麽這兩個說法,究竟誰更貼近于真實呢?看看以色列和哈馬斯的反應,就可以知道了。

沙特東方電視台援引哈馬斯方面消息人士的話說,哈馬斯歡迎同巴勒斯坦各派別,就有關加沙地帶的重建問題,進行合作。本月底,法塔赫、哈馬斯等巴勒斯坦各主要派別,將在莫斯科舉行會談,以解決巴內部分歧。由此看來,此次巴勒斯坦政府辭職,是在爲了接管加沙和重建加沙進行准備。

其實這兩天,關于巴以沖突的消息,還是不少的。

美國總統拜登在2月26日說,他希望以色列與巴勒斯坦伊斯蘭抵抗運動(哈馬斯),到3月4日能夠實現停火。拜登說,總統國家安全事務助理沙利文,向他通報,以色列與哈馬斯已接近達成停火協議。

拜登剛剛說出這段話,英國的路透社,甚至把停火協議的主要內容,都給披露出來。按照路透社的說法,協議草案主要包括5項內容:一,暫停所有軍事行動40天;二,每天將有500輛援助卡車,進入加沙地帶;三,加沙的醫院和食品店將得到修複;四,哈馬斯將釋放40名以色列人質;五,以色列釋放約400名巴勒斯坦囚犯。

現在,美國和英國都在放風,說馬上就要達成停火協議了。但是這個停火協議,和哈馬斯方面的要求,有沒有距離呢?顯然和哈馬斯此前講的要求,是有距離的。

哈馬斯要求的不是暫時停火,而是永久性停火。僅此一項,差距巨大。暫時性的停火,盡管對巴勒斯坦人也有好處,但更多的可以讓以色列好好地喘一口氣。

現在以色列內部承擔的壓力是不小的。我們看到一個報道,說是當地時間2月24日,在以色列的首都特拉維夫,反對內塔尼亞胡的示威者,與警察爆發了大規模沖突。警方出動騎警、水槍對抗示威人群,有21人被捕,多名抗議者受傷。

報道稱,沖突是發生在卡普蘭街,位于以色列國防部總部,基裏亞軍事基地的對面。抗議集會上發言者呼籲,內塔尼亞胡總理及其內閣辭職,並提出其他要求,包括與哈馬斯就人質協議進行談判,以及推動通過外交途徑,解決巴以沖突。

不光以色列內部有壓力,美國的內部也有壓力。

我們看到新聞報道稱,當地時間2月25日下午,一名名叫布什內爾的25歲美國男子,來到美國首都華盛頓的以色列駐美國大使館門前,在表達了對以色列政府在巴勒斯坦加沙地區進行的軍事行動的強烈不滿,稱那是種族滅絕之後,便點燃了自己,以自焚抗議以色列的行爲。

隨後美方發布消息,稱這位男子是美國空軍的現役軍人,並已確定該男子已經死亡。美國的現役軍人自焚,抗議以色列對巴勒斯坦的軍事行動,是種族滅絕,這個事反映了美國內部,對此次加沙之戰的不滿。從這個角度來說,美國政府也有壓力。

把所有的這些新聞連到一起,是不是會得出這樣一個結論,那就是加沙要停火了呢?其實,停火沒這麽簡單。如果要簡單的話,早就停了。

別看拜登在放消息,路透社在放消息,實際上這種談判能否成功,往往只取決于最後的一分鍾。同時,如果真要是達成協議了,這個協議到底有哪些,是出自以色列方面的想法,哪些是出自巴勒斯坦方面的想法,這些東西都會是很有意思的事。

所以,接下來可能要認真關注一下,加沙局勢的接下來的動向。

0 阅读:273

陳虎新觀察

簡介:陳虎專欄,國際軍情點評,武器裝備科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