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4年湯恩伯死在日本手術台,死前痛苦掙紮哀嚎不止,最終力竭而亡

大黑影局 2023-03-03 13:15:03

如果您喜歡這篇作品,歡迎點擊右上方“關注”。感謝您的鼓勵與支持,希望能給您帶來舒適的閱讀體驗。

作爲蔣介石的親信,湯恩伯的一生不可謂不風光。軍校畢業之後參加中原大戰,從此入了蔣介石的眼,之後便是平步青雲。

可是,湯恩伯沒想到他的軍旅生涯從日本軍官學校開始,生命卻也終結于日本。

1954年,赴日治療的湯恩伯死在了日本手術台,死前痛苦掙紮哀嚎不止,最終因爲喊叫而力竭,死在了手術台上。

湯恩伯何以去日本治病?他死前又經曆了什麽?

才能平庸的蔣氏老鄉

蔣校長自黃埔軍校時期,就已經開始爲自己籠絡人才了,那些和蔣校長爲同鄉的,日後都是南京政府高官。

湯恩伯也是如此,靠著這層關系,湯恩伯的軍旅生涯平步青雲。

出生于1900年的湯恩伯,早年間並沒有什麽突出的才能,沒有辦法才想著能不能去日本上個軍校。

奈何當時身無分文,在陳儀的幫助下才勉強到日本。此後湯恩伯就讀于日本陸軍士官學校。

湯恩伯不知道,這個彈丸之地竟是他的靈魂歸處。

1926年,同樣在陳儀的引薦下,湯恩伯加入了國民革命軍,並且因爲留學的原因成爲上校參謀。

之後革命軍北伐,湯恩伯開始被蔣介石注意,並且慢慢地被蔣籠絡爲自己的人。

到這裏,湯恩伯的軍旅生涯便算得上奠定了基調,而他的恩人,自然是國民政府元老陳儀。

全面抗戰開始後,湯恩伯就成了蔣介石的得力助手,只不過別人都是越來越精幹,湯恩伯卻越打越糊塗。

盡管如此,他還是在上世紀四十年代後在河南鎮守中原,在國民黨內部呼風喚雨。

然而,湯恩伯不但帶兵不行,政治上也是一塌糊塗。

當年中國以河南爲中心的中原大地上出現了很嚴重的旱災、洪災、蝗災等等讓農民叫苦不叠的災害。

作爲父母官的湯恩伯,本應該將工作重心放在赈災上。

然而,即便已經手握中原四大省份實際權力,湯恩伯還是不滿足,他也不清楚自己的職責。

出現自然災害之後,湯恩伯死性不改,百姓的賦稅一點都沒少;而且他還發揮了國民黨一貫的“優良傳統”——抓壯丁。

伴隨各個地區勞動力的減少,民怨鼎沸,雪上加霜的是,侵略者此時也打過來了。

當時日本人打算在河南同中國部隊開戰,負責當地戰場的湯恩伯同蔣鼎文意見不統一,結果日軍打出了希特勒一樣的閃擊戰。

此戰之後,中原國軍幾乎沒有還手之力,數十萬國軍精銳毀于一旦。

可笑的是,即便仗打成這個樣子,地區管理也是一塌糊塗,湯恩伯還是憑借著往日的面子成了老蔣第三方面軍的長官。

如果說這一次湯恩伯是死性難改,那麽接下來的失誤,可能就爲他終遭冷落埋下了伏筆。

1945年9月後,湯恩伯由第三戰區總司令官搖身一變,成了國民政府上海警備司令。

次年,湯恩伯又遷往無錫,成了蔣氏在南京地區的嫡系將領。本想著發財的湯恩伯,屁股還沒坐熱,就等到了解放軍攻勢迅猛的消息。

無奈之下,蔣氏又讓這位老鄉來到了山東解放區周圍。

此後,湯恩伯成了國軍第一兵團司令,他的對手就是解放軍著名的華東野戰軍。

因爲國軍裝備精良,解放軍不能正面抗衡,因此粟裕建議我軍佯裝撤退。

該計策執行後,打了多少年仗的湯恩伯居然毫無察覺。

隨著湯恩伯洋洋自得地進入臨沂及以後的地區,解放軍開始包餃子,對國軍發動了猛烈攻勢。

接下來的形勢可想而知,敗軍戰報如同雪花一樣送到了南京“國防部”。

蔣氏氣急敗壞,大罵湯恩伯無能,同時又讓湯恩伯集中優勢兵力攻擊華野主力。

可是沒過多久,此後的孟良崮戰役中,解放軍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勢拿下了國民黨的整編74師。

此役之後,74師師長張靈甫被解放軍擊斃,國軍一個精銳整編師全軍覆沒。

此後,蔣介石處死了一些低級將領,湯恩伯也被冷落了一段時間。按道理來說,這樣的將領,蔣介石早就該放棄了。

然而,讓所有人都意外的是,沒過多長時間,湯恩伯居然重新回到了軍部,並且位置還比以往高了。

蔣介石這樣的用人原則,他不失敗還能是誰呢?只不過,這可能也是湯恩伯最後一次風光了。

終被蔣氏丟棄

丟了孟良崮之後又重新上任的湯恩伯,本以爲自己余生就是“新生教官”的角色了。

因爲戰敗後蔣介石一直讓他爲國軍補充兵員,基本上靠近不了重大戰略決策。

然而,1949年初,湯恩伯重新回到了原來的職位。

只不過,這次湯恩伯成了京滬杭警備總司令,也難怪,長江北面早就被他們丟完了,還能去哪裏當司令呢?

領命之後的湯恩伯,將所有注意力都放到了金融、政治中心上海。

雖然國軍依舊拿著美國的“戰略援助”,但是幾次和解放軍交手之後的湯恩伯,對于守衛長江毫無信心。

三個月後,人民解放軍正式拉開了渡江戰役的序幕。湯恩伯沒想到,不到一個月的時間,他的前沿陣地盡數消失了。

同年5月底,上海解放,湯恩伯忙不叠地向南逃竄。

不僅如此,湯恩伯臨了還拿走了數不清的真金白銀。蔣介石死都沒想到,作爲警備司令的湯恩伯,到頭來只想著自己能不能活。

這期間,最委屈的可能就是湯恩伯的舊部羅澤闿了。從他的遭遇也可以看出,湯恩伯是怎樣一個酒囊飯袋、無能之輩。

羅澤闿明白了湯恩伯早就棄城而逃的事實,是在1949年6月,然而此時的湯恩伯早就在金門快活了。

當時羅澤闿是敗軍之將,他的身份是國民黨37軍的最高長官。

這位青年將領,本來在蘇州地區帶兵,1948年之前他還是個師長,這在官宦如雲的國軍內部算不上什麽大官。

直到那一年的9月,國軍開始整編,他成了新成立的37軍的軍長,湯恩伯就成了他的長官。

羅澤闿接到的命令非常清楚:聯合52、75軍,由警備司令湯恩伯統一指揮,行包圍蘇滬的職責。

解放軍突破上海前沿陣地後,羅澤闿在湯的命令下,率部于浦東周圍展開防禦。

只不過,他的布防還未完成,解放軍就已經殺進來了。

無奈,羅澤闿率部一路後退,從浦東到黃浦江、再到白渡橋,此時,37軍已經沒多少人了。

羅澤闿還在抵抗的時候,他的“兄弟部隊”52軍和75軍早就收拾金銀細軟跑路了。

老實巴交的羅澤闿只知道,湯恩伯給自己下了死命令,要他守住黃浦江,這樣就能一起撤退了。

只不過,羅澤闿不知道湯恩伯只是拿自己當最後的擋箭牌。最終,羅澤闿等來的結果就是37軍被盡數殲滅。

羅澤闿當時心如死灰,慌亂之中他換下了軍裝,趁著解放軍還未開始打掃戰場,羅澤闿穿過了防線。

之後,羅澤闿想盡一切辦法搭船去了台灣,他是去找蔣介石、找湯恩伯要個說法的。

其實,早就到了台灣的湯恩伯,無論如何也不會想到羅澤闿居然還能活著從上海出來。

因此,羅澤闿出現在軍事會議上時,湯恩伯萬分驚訝。羅澤闿則是一臉憤慨,他出來就是要戳穿湯恩伯的真面目。

兩個人開始爭論之後,湯恩伯一副死豬不怕開水燙的樣子。

羅澤闿說湯恩伯不配做長官,自己臨陣脫逃,還騙將士們死守;

沒想到湯恩伯只是回了一句“消息是讓你們撤退,只不過太亂了,你們沒收到。”

被羅澤闿攪亂了自己邀功的計劃,湯恩伯本來就十分生氣了,沒想到現在還要像潑婦罵街一樣爭論。

此時的湯恩伯,只想一槍崩了羅澤闿,因此兩個人也越吵越凶了。

最終,蔣介石親自召見羅澤闿,安撫了這位敗軍之將的情緒。

既然蔣委員長都說了,羅澤闿縱使有天大的牢騷也不敢再說什麽了。只不過,這件事之後,蔣介石也看清了湯恩伯。

雖然任人唯親是蔣介石的軟肋,但是蔣氏並不是完全無才。

他看了出來,湯恩伯沒有任何實實在在的能力,斂財倒是有一手;

作爲一個長官,不愛惜手下的士兵,更不重視身上的擔子,要他還有什麽用呢?

下定決心後,蔣介石徹底丟棄了湯恩伯。

隨後湯恩伯只是國防部的“軍事顧問”,手下一杆槍都沒有了,他也明白自己不可能再讓蔣介石重視。在他看來,這是自己最倒黴的時候。

可是湯恩伯沒想到,他還能更倒黴。

悲涼結局

受到蔣介石予以虛職的處罰後,湯恩伯心如死灰,只是想著自己能夠在台灣國民政府安度晚年,這樣就已經善終了。

誠然,這確實是他最好的結局,然而前半生的無爲和作孽,讓他注定不能有個好結局。

成爲軍事顧問之後不久,湯恩伯就牽扯到了政治事件中,而此事的中心人物就是曾經提攜過他的老師陳儀。

這件事還要追溯到他任蘇滬杭警備司令之時,當時陳儀已經看出了蔣介石必敗,所以他想讓湯恩伯改邪歸正。

然而,湯恩伯雖然沒什麽能力,卻對自己的“總裁”蔣介石死心塌地地追隨。

陳儀剛跟他談完,湯恩伯後腳就將此事和盤托出,盡數告訴了蔣介石。蔣氏雖然生氣,但當時卻饒了陳儀一命。

或許是因爲湯恩伯丟了上海,實在是大罪,蔣介石氣不過;湯恩伯被解除兵權後不久,就收到了蔣氏即將處死陳儀的消息。

回想起過去自己還給陳儀說過好話,湯恩伯不禁後背發涼。

湯非常了解蔣睚眦必報的小心眼,所以他這回也沒想著救自己的老師,在他看來,自己能夠平安度過此次事件就已經謝天謝地了。

隨後陳儀被槍決,湯恩伯之前出賣老師的行徑也被挖了出來,他落了個臭名昭著。

此時的湯恩伯就如同一只落水狗,不但心理出現了問題,身體也一天不如一天了。

台灣的醫生檢查之後告訴湯恩伯,他應該是好多個器官出了嚴重問題。

這樣的結果無異于晴天霹雳,但是台灣又沒有足夠的醫療條件讓他養病。

湯恩伯試著求過蔣介石,可是以湯這樣的身份,蔣氏斷然不會讓他出國的。就這樣,湯恩伯的病拖得越來越嚴重了。

直到1954年,湯恩伯已經被大夫確定爲肝癌了。

此時的湯恩伯,就算能出國,也根本沒有足夠的經費。怎麽說湯恩伯也是蔣氏曾經的嫡系,如今落得這個下場,真是令人唏噓。

蔣介石隨後也明白了,此時的湯恩伯攪不起多大的風浪。

因此,湯恩伯被允許前往日本,接受更好的治療,蔣介石也給他提供了經費和飛機。

好不容易上了飛機的湯恩伯,沒過多久就看到了自己幾十年前最爲熟悉的日本的樣子。

湯恩伯是在日本慶應大學的醫學院接受的治療,主刀醫生倒是信心滿滿,因爲他手裏像湯恩伯這樣的病例實在是太多了。

聽了醫生的話,湯恩伯也非常高興,他覺得自己很快就能痊愈了。

首次手術之後,湯恩伯恢複的還不錯。如同那位主刀醫生說過的一樣,非常順利。

然而沒過多久湯恩伯居然病情惡化,原本離開日本的行程也被耽擱了。不僅如此,第二次手術很快就到來了。

之後,湯恩伯此生最痛苦的時間段來臨:手術台上的他,盡管用了麻藥,但還是大喊不止。

醫生也不明白這位患者爲何一直在哀嚎。最終,湯恩伯死于癌症惡化,死前最後一秒,他依舊在哀嚎。

蔣氏得到湯恩伯的死訊後並未有所動容,只不過他還是派人去接湯恩伯的遺體回到台灣。

只不過,對于蔣介石來說,湯恩伯只不過是一個棄子而已,也是他看錯了人的最好例證。

蔣介石後來表示:湯恩伯作爲黨國的高級指揮官之一,應該死在維護黨國“利益”的前線,而不是哀嚎著死在手術台上。

蔣介石這樣對待下屬的態度,上天給他一個湯恩伯也算是“禮尚往來”了。

結語

縱觀曆史,跟著蔣介石到台灣的人終究沒幾個有好下場的。只不過,湯恩伯的晚年實在是太過悲慘了。

其他將領雖然沒有被病痛折磨,但也是一輩子被蔣介石囚禁在台灣,沒有任何的人身自由。

湯恩伯自參加國民革命軍以來,除了抗日戰爭中少有成就外,在其他戰事中的表現就如同一個“軍盲”一般。

這樣的戰績,單從軍人的角度來看,實在是對不起大力提拔他的蔣介石。

此外,湯恩伯坐鎮中原之時魚肉百姓、毫無建樹,晚年的悲慘遭遇也算是他的報應了。

參考文獻:

蔣介石殺害陳儀內幕丨團結報從大陸逃到台灣後的湯恩伯:死在日本手術台丨人民政協報湯恩伯丨抗日戰爭紀念網
1 阅读:159

大黑影局

簡介:感謝大家的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