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國宣布與日美在“印太”開展三國聯演,中國軍事專家解讀

北京日報客戶端 2024-04-12 19:45:10

在美日舉行首腦峰會之際,英國宣布與日美在所謂“印太地區”開展三國聯演,並派遣“威爾士親王”號航母打擊群訪問日本。對比媒體的公開報道發現,2025年訪問日本的英國皇家海軍航母悄然由“伊麗莎白女王”號更換爲“威爾士親王”號。 接受《環球時報》采訪的專家12日表示,英發布該消息是爲了在外交和戰略上配合美日首腦會談,但鑒于英海軍現狀,英在亞太地區強化其軍事存在的做法並不明智。

日本共同社11日報道稱,英國政府10日宣布,從2025年起英軍、日本自衛隊及美軍在所謂的印太地區定期開展聯合演習。報道稱,英海軍將派出以航母“威爾士親王”號爲核心的航母打擊群,停靠日本的港口。值得注意的是,據俄羅斯衛星通訊社報道,2023年12月底,英國國防大臣沙普斯在訪日期間曾宣布2025年英國航母打擊群將訪問日本,該打擊群由英國皇家海軍“伊麗莎白女王”號航空母艦領軍,還可能包括數艘潛艇、軍艦和支援艦。

英悄然更換航母一舉顯示出英國皇家海軍捉襟見肘的窘境。2021年“伊麗莎白女王”號航母曾首次在日本停靠。今年2月因在航行前的例行檢查中發現螺旋槳存在機械故障,“伊麗莎白女王”號航母退出北約冷戰後最大規模演習,英軍臨時決定由“威爾士親王”號代替“伊麗莎白女王”號參加此次北約軍演。3月初,“伊麗莎白女王”號又發生火災事故。

英國“伊麗莎白女王”號航母 圖源:《每日郵報》報道配圖

《航空知識》主編王亞男12日對《環球時報》介紹,從噸位排名,現在英國皇家海軍擁有艦船居全球第四位,英國皇家海軍數字看起來還不錯,不過實際情況只能用差強人意來形容。其中,英國皇家海軍目前擁有2艘航空母艦,作爲“伊麗莎白女王”級航母的二號艦,“威爾士親王”號首次部署就出現故障,不得不返港修理,其甚至被視爲是“伊麗莎白女王”號的“備料場”,大量零部件拆下用于保障“伊麗莎白女王”號。 今年“伊麗莎白女王”號也出現了類似問題,因此,英國皇家海軍未來一段時間內大概率能出動的航母只能有1艘。

盡管如此,英國還是積極想要參與到亞太事務中。沙普斯在聲明中表示,三國聯合演習是“對基于規則的國際秩序的破壞者的強烈訊息。” 4月3日,沙普斯在《每日電訊報》發文稱世界已從“戰後世界”進入“戰前世界”,並妄稱中國越來越“好戰”。駐英國使館發言人對此做出反駁稱,多年來,英方熱衷于追隨個別國家到處挑事生非,它們的好戰給世界多地造成的亂局至今仍清晰可見。英方政客對此應該好好反省。我們奉勸英方政客收斂好鬥言論,停止無端指責中國,多花點心思關注國內經濟民生、多做有利于世界和平穩定的事。

印度《歐亞時報》報道稱,考慮到來自中國日益增長的威脅,日本和英國去年11月決定深化防務關系,包括加強國防工業合作,以及在網絡空間和太空等新興安全領域的合作發展。今年1月,雙方還簽署了《互惠准入協定》,該協議將允許兩國在彼此的領土上部署軍隊。 同時,英國還和日本、意大利合作開發下一代戰鬥機。

此外,英國宣布英日美三國聯演的時機有些微妙。日本首相岸田文雄和美國總統拜登10日在華盛頓舉行了首腦會談中,雙方就美英澳三邊安全夥伴關系方面的合作展開討論。

外交學院國際關系研究所教授李海東12日對《環球時報》表示,英國選擇這個時機發布消息,一方面是在外交和戰略上配合美日首腦會談,一方面與美英澳吸納日本加入美英澳三邊安全夥伴關系是相互關聯的。“未來英國將通過美英澳三邊安全夥伴機制更密集地參與到亞太事務中,而日本也將更忠心的服務于美英等國的支配。”

李海東認爲,英國在亞太地區強化其軍事存在的意圖有兩點:首先英國希望通過自身的軍事行動帶動北約國家參與到亞太事務中,“英國發揮了一個壞的示範作用”。其次,英國的一系列行動也表明盎格魯撒克遜國家在對外事務中有非常強烈的霸權觀念以及競爭對抗思維。“這實際上是一種選邊站隊的行爲,通過在亞太地區與美國等國展示武力,試圖迫使區域內國家選邊戰隊的行爲。”

“英國此舉是 ‘小牛拉大象’,作爲一個中等國家,英國自認爲在對外戰略的引領力和規劃層面比美國強,在英美關系中英國有較強引領美國的意識,試圖通過美國來展示英國全球大國地位。”李海東表示,這是一種有趣的英國外交行爲方式,但卻是不合乎亞太區域大多數國家需要的極端戰略自私性行爲。

王亞男認爲,從整體上來看英國國力下滑,國際影響力下降,讓英國海軍保持現有規模和作戰能力已經非常吃力。在這樣背景之下,英國還打算跨越半個地球插手亞太,顯得很不明智。

0 阅读: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