勞動節,不應該只歌頌勞動最光榮

羅sir職話 2024-05-05 15:48:16

勞動節,不應該只歌頌勞動最光榮。

這是五一勞動節的最後一天,我們早已經習慣于歌頌勞動光榮、勤勞致富的新派敘事,但在國內職場環境愈發內卷的今天,我們實在是有必要撿起勞動節最古老也最傳統的價值觀,即尊重並重視勞工的權益。

我想,這是對一個引入市場經濟四十多年,有著3億農民工的經濟體來說,最重要的一件事之一。

我們對五一勞動節的確有著不同的敘事。

在國內,五一勞動節已經演變成爲歌頌勞動光榮來掩蓋各種勞工問題的慶典節日。但是在全球許多其他地方,各行各業的工人們、左翼人士,依然會選擇在這一天進行反思,並強調維護勞工權益的重要性。

聯想到今天國內愈發內卷的勞工大環境,這一點,恰恰是我們需要進行國際接軌的。

如果放眼全球來看,這幾年的勞工權益正在走事實上的下坡路。

首先就是保守主義的回歸,它們偏愛資本、樂于解除各種勞動保障來競相吸引投資,同時還喜歡打壓工會和左翼人士,在全球經濟衰退的大背景下,勞工權益首當其沖,工人組織和行動也面臨著前所未有的困難。

但他們沒有停歇。

今年勞動節,韓國首爾聚集了大約3.3萬名工會成員。他們在世宗大路街口聚集,這些人擠滿了長達600米的六車道道路,在集會之後,隊伍遊行至雇傭勞動部後解散。

不僅僅是首爾,韓國各大都市也都有工會的地區分部主辦大型集會。

韓國的勞工權益也許比我們更好,也許比我們更差。

去年5月1日,韓國工會幹部建築工人梁海東在江原道的地方法院前自焚,享年50歲。因被韓國地方誣陷爲“敲詐勒索”和“威脅”,梁海東不願被汙蔑受審,選擇結束生命。

除此之外,韓國現任總統尹錫悅由于被認爲奉行親商和反工人政策,也成爲這次韓國勞動節工人聲討的對象。

尤其是尹錫悅試圖擴招醫學生引起的巨大危機,導致了醫師工會強烈反對,大量醫生罷工,導致韓國醫療陷入癱瘓,尹錫悅的支持率也不斷下跌,目前僅有23%,這是尹錫悅就任以來最低點。

過去我曾在文章中探討過韓國社會的漫長轉型之路,這次勞動節似乎也從側面印證了韓國社會轉型的成功,從一個不成熟的軍政到今天的韓國選舉議制,韓國已經順利轉型成爲了一個成熟的社會。

曆年的五一勞動節,就是一個最顯著的印證。

除了韓國之外,日本的勞工權益問題也從來沒有斷過,盡管這個國家似乎是我們公認中的優秀學生範本,但每年的五一勞動節遊行,幾乎成了日本人的傳統。

5月1日,全勞聯(全日本勞動組合總聯)在東京代代木公園舉辦集會,除了東京之外,日本各地也有當地的全勞聯組織的活動,參加人數約1.2萬人,各地行動的基本宣言爲勞動者團結一致,守護生活和權利。

全勞聯是日本相對左翼立場的工會聯盟,今年勞動節他們提出的訴求包括實現工資的大幅上漲、不允許任何解雇、充實社會保障、性別平等、實現均等待遇、消除貧困、貧富差距和歧視、實現8小時工作就可以的社會、廢除核武器、反戰和平、反對更改憲法等9條。

日本全勞聯下中小工會較多,除了要求上漲工資之外,來自不同行業的工會很多提出了各行業特有的具體訴求。

除此之外,全勞聯的集會中還有許多打扮造型各異的花車,以諷刺、幽默的方式凸顯社會問題。

除了日本和韓國,馬來西亞、雅加達、新加坡等各地的工會都會在五一勞動節這一天舉辦各種紀念活動,維護並爭取工人權益。

在新加坡,勞動節集會上,即將卸任的新加坡總理李顯龍回顧了他在任期間的成就,並強調穩定是新加坡持續前進的關鍵之一。

除了亞洲,五一勞動節的發源地歐美也沒有缺席這場盛大的“節日”。

在法國巴黎,根據工會的口徑,今年全法國共有超過20萬人走上街頭,其中僅巴黎市參與遊行的就有約5萬人。

這是繼去年五一退休改革大背景之下的又一次五一集會,今年法國各工會的口號不盡相同,但都是圍繞反對緊縮和爭取和平。

德國今年的五一口號則是“更多工資、休息和保障”,德國算是歐美國家中工人節假日最多的國家之一,但即便是這樣,這些工人似乎也沒有就此滿足,提出了更多的休息和保障。

工人的權益和宏觀經濟體的發展,必然是需要舍棄其一的嗎?

事實好像不是這樣,否則我們很難去解釋,爲什麽發達國家的工人工作時長更短,但他們的薪資和生活標准,卻又要比我們高出許多。

維護並爭取勞工權益,不僅僅是爲了平衡社會財富差距,更多的還是強調重視一個均等社會的終極可能,正如羅翔所說,我們畫不出那個完美的圓,但不代表更不意味著,我們就不去追求那個完美的圓。

如果我們把勞工的權益看作是一場全球化的進程,那麽我們就很容易發現,這個源頭最早依然來自于西方,來自于歐美。

當最早西方工人喊出8小時工作、8小時睡覺、8小時私人時間的時候,這個世界上最偉大的發明之一就誕生了,對我們普通人而言至少是這樣。

它在一定程度上奠定了今天我們所接觸的一切。

但這還不夠。

我們有3億的農民工,他們爲我們的城市化進程立下汗馬功勞,但他們卻又是社會保障最缺失的一個群體,他們幾乎沒有養老金,醫療保障也相對薄弱,而在大城市這樣的地方,他們更是幾乎享受不到城市的一切。

人類的進步,一定是不斷被滿足的進步,是永不滿足的進步;我們從最早的吃不飽飯,到今天吃太好,我們的進步有目共睹。

但這並不能讓我們止步于此,今天的年輕人越來越難以忍受傳統的敘事價值觀,一代人的耐受力不如一代人,這也意味著,人們對這個社會的期望比過去更大,也更高。

換個角度來看,這就需要我們爲此付出更大努力,以此來跟上年輕人的巨大期望。

當今天的年輕人不再滿足于傳統的勞動光榮敘事,也不再盲目追求勤勞致富敘事的時候,這或許就是我們開始越來越重視勞工權益的一個機會。

五一勞動節,不僅僅是爲了歌頌勞動光榮,更是爲了保護勞動換取回報這一底線,而這個地球上所有老公爭取的權益最終都是類似的,那就是在工人和資本之間,盡可能爭取到更大的權益。

這不是博弈,僅僅只是社會觀念和共識的進步。

而這,才是我們紀念五一勞動節的根本目的。

end.

作者:羅sir,關心經濟、社會和我們這個世界的一切,好奇事物發展背後的邏輯,樂觀的悲觀主義者。

0 阅读:43

羅sir職話

簡介:樂觀的悲觀主義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