制裁了個寂寞!俄軍機被曝使用歐美零部件,有人在暗中對俄供貨?

排頭檔案 2024-05-10 16:26:21

關于以美國爲首的西方國家對俄羅斯的重重制裁,想必不少人都早已了然于胸。在這些名目成千上萬、甚至堪稱“窮盡人類想象力”的制裁條款中,有相當一部分都是在俄烏沖突爆發前就存在了。沒錯,早在“克裏米亞事件”爆發後不久,“戰鬥民族”就開始遭到西方國家的圍追堵截,尤其是在精密的電子元件進出口方面,西方各國可謂是早早地就切斷了對俄供貨。然而頗爲諷刺的是,真刀真槍地與俄羅斯打得你死我活的烏克蘭發現,多款俄軍戰機仍大量使用了來自歐美國家的零部件。很顯然,西方對俄羅斯的制裁在很大程度上是“制裁了個寂寞”……

烏方稱俄制戰機大量使用歐美零部件

據烏克蘭媒體報道稱,多款俄軍戰機使用了俄羅斯以外的他國零部件,這些零部件的種類超過2000個,且很大一部分都出自歐美國家之手。從烏情報部門給到的信息來看,俄制蘇-57隱身戰機、蘇-35多用途戰鬥機和蘇-34戰鬥轟炸機等,使用了來自美國供應商的電子元件,這些供應商包括德州儀器、亞德諾半導體和賽靈思等公司,它們的産品被俄方用于制造航空導航系統、導彈制導系統和電子戰系統等。烏方還重點提及了俄軍蘇霍伊系列戰機普遍使用的“希比內”電子戰吊艙,聲稱該吊艙就運用了來自美國賽靈思公司的芯片。

西方對俄羅斯實施了全面制裁

很顯然,雖然西方多國對俄羅斯的制裁堪稱“瘋狂”,但終歸還是百密一疏,難以徹底掐斷俄方獲得歐美産品的所有渠道。其實這也很正常,在規模和細分程度日益提升的國際進出口活動中,想以制裁的手段讓某個國家徹底脫離全球市場、乃至是讓其成爲所謂的“世界孤島”,幾乎是不可能的事情。西方國家固然可以切斷與俄羅斯的直接貿易往來,但其卻攔不住其他國家充當“中間商”,“中間商”可將買到手的歐美零部件再轉賣給俄方。盡管經過轉手而來的商品價格會比原價貴一些,但只要買家付得起錢,就能以這種方式繞過相關制裁。

蘇-57戰鬥機裝配線

從這件事中不難看出,美國等西方國家慣用的“制裁大棒”絕不是萬能的。隨著世界逐步向著多元化的方向發展,“一刀切”式的制裁手段的有效性正在逐漸降低,被制裁的國家有了越來越多的手段和方法減輕乃至抵消制裁帶來的影響。對于俄羅斯來說,這固然是好事一樁,但從裝備技術發展的角度來想,對歐美國家零部件的長期依賴,恐也會在極大程度上害了俄羅斯軍工業,尤其是重要的軍用航空工業。

俄空天軍蘇-34戰鬥轟炸機

相信所有人都明白,一國被允許出口的産品、尤其是可用于武器裝備的電子工業産品,往往並不代表該國在此領域的最高水平。說白了就是,即便是早年間西方啓動對俄全面制裁之前,俄羅斯能順利買到的歐美國家零部件,充其量也只是一些“二流水平”的東西。但苦于在精密電子工業方面的長期落後,哪怕是西方“二流水平”産物也超出了俄方自身的能力上限,部隊更是滿足于這些西方“二流水平”零部件的性能,畢竟其確實好于自家産品。

尺寸大且需要占據挂載點的“希比內”吊艙

于是乎,在國內電子工業實力長年不濟,部隊只能高度依賴西方二流産品的情況下,俄羅斯軍工業的發展進步腳步也被逐步固化了。就以烏方提到的“希比內”電子戰吊艙來看,與中國或歐美國家戰鬥機裝備的電子戰系統相比,“希比內”有著明顯的“傻大黑粗”的特點。

中國殲-10C戰機垂尾整合了電子戰系統

通常來說,中國或歐美國家戰鬥機的基礎電子戰系統會被整合于機身尾部或垂直尾翼,顯得頗爲小巧玲珑,尺寸和重量都不會對飛行能力帶來什麽影響。但“希比內”的尺寸和重量則大得多,甚至要占用兩個寶貴的翼尖挂點位置,直接減少戰機攜彈量。然而,在自身水平有限且只能買到這種程度的歐美零部件的情況下,俄軍就不得不長期使用笨重的“希比內”電子戰吊艙了。

俄制戰機已經落後于世界先進水平

從這個角度來想,俄羅斯著實該好好學學自驅力無比強大的中國,對西方産品這根“洋拐棍”的依賴,早已讓俄制戰機在不經意間落後于世界先進水平了,不知其何時才能拿出與中國戰鬥機工業水准相似的國産系統。

3 阅读:987
评论列表
  • 2024-05-11 12:16

    美西方給烏克蘭俄羅斯雙方都供應軍火物質,只是一個在明面,一個在暗面!!!怪不得美西方富人富的流油!

  • 2024-05-11 08:41

    美國制裁的目的。是不讓別人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