向太深夜突發意外,這句話戳穿了光鮮“假面”

讀者人物 2024-05-11 15:14:40

一個家庭的女主人,真的不容易做。

前些天,向太陳岚在社交平台發了一條視頻:大腿骨斷裂,全身包裹嚴實躺在擔架上,被醫護人員推下救護車。

原來她在浴室滑倒,痛到站不起來,呼救了半小時才被聽到。她擔心救護車到家裏引起不必要的猜測,居然整整一晚待在浴室沒動,直到第二天早上才就醫。

手術整整做了5個半小時,向太的腿內植入了一根钛金屬管和四根髓釘,她還開玩笑說,是名副其實的鋼鐵女俠了。

“擔心救護車到家引起不必要的猜測”,倒是這一個細節,像一根微小的魚刺紮了我一下。

大腿骨斷裂,隔著屏幕都覺得疼,她一個67歲的人卻忍耐了一整夜。爲了保護家人,額外承受了這些痛苦,真的有必要嗎?

向太的樂觀彪悍總能讓人震撼,就連時不時因爲兒子媳婦的話題上熱搜,都讓人感受到她充足的能量。

公衆人物身上都被賦予了厚重的濾鏡,去掉濾鏡,看到的卻是她作爲一個母親和女主人,長久以來的緊繃和辛苦。

向太陳岚的前半生是傳奇,那些故事已經被講述過許多次。

她本名陳明英,祖籍哈爾濱,生于台灣省。6歲檢查出白血病,童年記憶是全身插滿管子,在醫療條件還很落後的當時,竟然奇迹般醫好了。

她念書總是第一名,每次拿著獎狀回家卻見不到母親,因爲在賭錢。

爲了還清賭債,母親私自簽約把她賣給歌舞廳,她絕望大哭,不成器的父母就一起跪在地上求她。

17歲被迫承擔起養家責任,憑著極其頑強的生命力,走出爛汙的原生家庭,闖蕩娛樂圈成了名模。

向太年輕的時候是真美,明豔動人。

她卻拒絕了衆多豪門二代的追求,爲了愛情,跟當時還處境低微的向華強在一起。

數十年來,她對外與丈夫並肩開疆拓土,對內是全能管家婆,據說小到一枚領結,大到保險櫃,都由她一手包辦。

甚至向華強前妻丁佩的生活她也負責到底,丁佩的女兒向均羚一直受她照顧,跟她如同親生。

能把所有人都照顧好的人,唯一照顧不好的就是自己。

去年,向佐陪向太參加一檔綜藝節目,說了很多,尤其是媽媽爲了家庭付出太多,透支了身體健康。

向佐披露說,媽媽當年生完自己和弟弟,月子都沒坐,第二天就回公司上班了。當時電影公司剛起步,離不開她,從此積勞成疾。

進入中年之後,向太患上多種疾病,腦部有個血泡(可能爲血腫),爲治病不得不切除子宮,還因爲用藥導致荷爾蒙失調體重暴增,“所以爲了我們三個男人,她真的把自己弄得很多病痛了”。

一檔節目裏,馬薇薇問向佐:你媽和郭碧婷同時掉水裏,你先救誰?向佐答:那肯定是我媽。

凡事都聽媽媽話的向佐,據說7任女友因母後不滿意而分手,直到最後的歸宿郭碧婷,完完全全是向太嚴選。

表白、戀愛、求婚、訂婚、結婚、生娃、绯聞、澄清、和好、二胎、營業。

全套流程未完待續,每個環節都有當媽的深度參與。

不得不承認,向太確實是最了解兒子的,看人眼光也是老辣的。郭碧婷溫暖柔和,情緒穩定,而向佐總是十分緊繃,防禦感很重。

有網友在向佐的直播間評論區diss了向太一句,他立刻暴走:請把講我媽的那個人找出來,拉下去,你給我滾,拉黑他。

拉黑那名網友之後,他仍不解氣,“說我媽的那個人,以後不要再來直播間了,我媽一點都不失敗,她非常成功,是個很成功的女性!”

除了性格較真的緣故,更因爲,向太是他最大的軟肋。

弟弟向佑很少露面,小時候正值父母全副精力創辦永盛電影公司,沒能給他多少陪伴,長大後叛逆難馴,連闖幾次禍事,尤其2012年“大鬧太子酒店”事件之後,幾乎就銷聲匿迹,只有家庭大聚會時偶爾露個臉就走。

這背後,想必也是向太全力的護佑和多年來的心結。

看得出,向太也在親力親爲,替小夫妻倆的事業鋪路。

歇業好幾年的小夫妻,合拍了功夫片《門前寶地》,入圍了多倫多電影節,一起走了紅毯。

去年,向佐開始直播帶貨;今年,兩人分頭上了《無限超越班》和《浪姐》。

之前,向佐郭碧婷錄制芒果台《我家小兩口》的時候,向太跑了長沙6趟,中間忍受了很多病痛,都瞞著家人,後來才肯說。

節目裏披露的這個細節,也讓人産生前面的同款困惑——額外承受這些辛苦,真的有必要嗎?

向太真的是愛兒孫,傳統式大家長的那種愛。剛做完手術,也要讓孫女坐到另一條腿上,親親抱抱。

她的愛很滿很滿,幾十年來站在丈夫和兒子的前面,替他們擋災,幫他們發聲,爲他們操心。

或許不是刻意爲之,只是下意識的保護,已經自然而然融入她生活的全部。

她事必躬親,連郭爸爸都看不下去了,他轉發親家母的微博,配文“媽媽可以爲了孩子付出所有,向太真的不用這麽累了……有媽的孩子真的像塊寶。”

一張永遠拉滿的弓,總有一天會失去它的強韌與彈性。

向太是這樣,向佐也是。

富二代很難讓人共情,但向佐的焦慮一定不輕。作爲一個沒有任何退路必須要拿接力棒的孩子,不知不覺就到了中年,不是不肯努力,偏偏就是體寒,事業前景迷茫無期,父母越優秀越強大,反而越像一種吊打,這樣的40歲真的很難不惑。

如果在很多年裏,媽媽始終包攬一切,其實是削減了孩子的成長空間,影響他獨立的進程,這個道理大家都懂。

只不過太多媽媽因爲愛,自建圍城,圍困了自己。

她們照顧全世界,唯獨辜負了自己。

幾乎我認識的每一個中年媽媽,體檢單上都是密密麻麻的加號。

乳腺疾病、子宮疾病、甲狀腺疾病、心腦血管疾病、代謝性疾病……都是中女高發。根據《2024年一線及新一線城市職場人心理健康洞察報告》數據,心理咨詢的性別分布,女性占比達70%,遠高于男性。

多數中女也是媽媽。職場家庭兩頭燒,雙重壓力下更容易出現心理問題。

▲圖源《不夠善良的我們》

正如你看到,或者正在經曆的。每一棟建築物內,井然有序的工作和生活,都是中流砥柱們,用心肝脾肺腎,乳腺甲狀腺的健康支撐起來的。

對,我們中年婦女,就是這個世界的中流砥柱。

身處塔尖的向太當然是人生贏家,事業斐然,家庭美滿,有錢有愛有地位。這些光鮮,是所有人都能看見的。而她自己承受的病痛、焦灼,卻無人替代,甚至不被多數人理解。

如果有一個女人,盡責、努力、成功,永遠樂觀,毫無抱怨,偶爾累倒卻次次都能爬起來——她不是人,是別人眼裏的幻象。

去年有一個女孩的網帖引發了熱議,吐槽“困在家務中的母親”。

來自上海的博主發帖說,以前媽媽有重度潔癖,家具必須一日一擦,洗完澡要立刻打掃頭發和水漬。家裏人把桌面弄亂了、被子沒疊好、椅子沒歸位,都會讓她大發雷霆。

▲圖源《不夠善良的我們》

她難以忍受的還有,媽媽無論去哪見誰,都要帶上女兒,哪怕她人生地不熟,只能尴尬地在一邊玩手機。

那些年的媽媽,生活優先級是搞家務,頭等目標是將女兒培養成才。作爲“自己”的主體性,幾乎完全沒有。

▲圖源日劇《成爲母親》

女孩厭煩了母女過度緊密的捆綁,直到留學幾年回來,發現媽媽變了。她不再糾結于雞毛蒜皮的家務,即使三天沒拖地,也能心安理得自己出去玩。

直到這時女兒終于松了口氣:“我們兩個人,都松綁了。”

我想,這個故事值得所有操心的中女、媽媽們看一看。

▲圖源電視劇《您好!母親大人》

最近流行一句話——人生的容錯率超乎你的想象。其實,當媽的容錯率也很高。

有很多事,並不是“來不及了”或“非我不可”。

允許自己懶惰那麽一點點,摸魚那麽一點點,或許我們的伴侶和孩子,成長空間反而更足。

你認爲呢?評論區說。

明天就是母親節,就不歌頌母愛偉大了,只祝願你我活得稍許松弛。

3 阅读:2393
评论列表
  • 2024-05-11 21:35

    整夜沒就醫,卻做了5小時手術,看不明白

  • 2024-05-11 17:08

    等到白天救護車去她家就不會引起猜測了???

  • 2024-05-11 18:44

    爲向太點贊。她的善良、善良和對社會的負責。向太太的付出,讓我們感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