爲啥寶寶看到“某人”就大哭?老一輩或許不懂,但父母要心中有數

銀花聊育兒 2024-04-14 09:41:02

很多老一輩人都相信:

小嬰兒是有靈性的,能看到常人看不見的東西。

如果嬰兒對一個人笑,證明這個人最近會有好運、或者遇到好事,如果是老人的話,也會長壽;

可如果嬰兒看到一個人就大哭,那這個人很可能要走黴運或者要生病。

我家鄰居,寶寶7個多月了,每次見到我,我一逗他,他就樂呵呵的,偶爾幾次,還伸手要我抱抱。

鄰居奶奶高興地對說,我最近要走好運了。

鄰居寶媽很不理解,我家孩子見到你就笑,可只要一見到他舅爺爺就哭,難道寶寶真的有特異功能?

很多寶媽都有這樣的經曆,原本乖巧的寶寶,在碰到某個特定的人之後,情緒會突然崩潰,忍不住的嚎啕大哭,一邊哭一邊追著人家看。

雖然寶媽也不信老人說的話,但看著大哭的寶寶,心中難免會犯嘀咕。

今天,我們就來聊聊這個話題:

爲什麽寶寶見到“某人”會哭呢?老一輩或許不懂,但咱做父母的,還是要做到心中有數才好。

01.

隨著視力的發展,讓寶寶有了不一的選擇

寶寶出生後,他的視力是逐漸發育完善的,從剛出生時的模糊、黑白,逐漸發展成清晰、彩色。

寶寶出生後,他更像一位“高度近視+色盲患者”,只能看到20-25cm的東西,這個距離剛好是餵奶時,媽媽的臉。

此時,寶寶看到的世界是模糊黑白色,喜歡看明暗對比度大的物體,比如,黑白分明的圖案卡片。

寶寶出生的頭3—4個月裏,由于他看不清,對所有人都一視同仁,基本上誰都能抱抱他。

4個月以後,隨著視力的進一步發展,寶寶看到的範圍更遠了,喜歡觀察人臉,能對不同面孔的特征做出精細的區分。

對顔色的喜好,也從黑白轉移到彩色了,對顔色的深淺也有了一定的區分,尤其是色彩鮮明的顔色,很多寶寶非常喜歡紅色。

如果寶寶看到的人,臉部線條立體、分明,穿著鮮豔,他會盯著人家看,人家逗他,有時他會笑,有時還能讓人家抱抱。

可如果這個人穿著比較暗,面部不立體,線條不明亮,尤其是寶寶沒見過的陌生人,如果這時候還想抱寶寶,逗寶寶的話,有的寶寶就會用哭聲來表達抗議了。

02.

寶寶長大了,開始害怕“陌生人”了

大多數小寶寶在周歲內都要經過“認生”的階段,這跟寶寶膽小、內向、社交能力沒關系哈!

這是寶寶發育的必然階段,是寶寶認知水平上升的表現,也是安全依戀建立的關鍵期。

隨著寶寶的長大,活動範圍不斷擴大,大腦發育逐漸完善,記憶和認知能力也隨之發展,讓寶寶擁有了區分親人和陌生人的能力。

寶寶會根據家庭成員的親近程度表現出不同的反應,會對最親他、最關心他的照料者,尤其是媽媽,會特別依戀,開始有了喜歡、厭惡、依賴、害怕、等情緒。

而對“陌生人”,哪怕這個人是家裏的親朋好友,寶寶因爲對其不熟悉、不喜歡而感到膽怯、害怕,甚至因害怕而哭鬧。

一些寶寶5-6月會出現“認生”現象,8個月左右,寶寶“認生”的情況會更爲常見。

一歲以後,隨著寶寶學會了“信任”,對陌生事物也不再那麽害怕了,認生現象也就逐漸消失了。

因此,階段性“認生”,是寶寶感知、辨別和記憶能力、情緒和人際關系獲得發展的體現,說明寶寶認知能力提升了,懂得保護自己了。

03.

“某人”帶給了寶寶不好的情緒體驗

上文說了,5-6個月時,寶寶開始有了喜歡、厭惡、依賴、害怕、等情緒。

有的寶寶會對某個“特定”的人哭,是因爲寶寶有自己的喜好。

當寶寶看到不熟悉的人時,會判斷這個人是不是在自己安全的審美範圍之內,如果不在,那麽,寶寶就會對這個“特定”的人排斥,並且每次看到這個人都要哭。

當然,如果這個人身上有寶寶害怕、討厭的東西,寶寶也會用哭來表達害怕。

寶媽晴晴就說過一件類似的經曆,

她家孩子每次見到鄰居大哥都哭,大哥因爲頭發稀疏,出門時常戴著一頂黑色的鴨舌帽。

有一次,大哥沒戴帽子,孩子見到他並沒有像過去那樣哭,只是好奇地打量著他。

寶媽很不理解,後來回憶起一件事情。

半個多月前,寶爸抱寶寶時,不小心用鴨舌帽檐戳疼了寶寶,那次寶寶哭得很傷心。

這次經曆可能讓寶寶對帽子産生了恐懼的記憶,所以才會看著鄰居戴帽子時哭,不戴帽子就不哭。

還有的人身上的氣味寶寶不喜歡,比如煙味、老人味、身上的藥味,都不像媽媽的味道,也會讓寶寶産生排斥,想遠離對方。

因此,寶寶看到某人會哭,可能是這個人帶給了寶寶不好的情緒體驗。

而寶寶又不會說話,不能表達自己的不滿,只能用他們獨特的方式(哭)告訴你:

這個人讓我感到不舒服,讓我很害怕。

04.

寶寶看到“某人”大哭,家長該怎麽做?

1.尊重寶寶的情緒,不強迫與陌生人交往

有些人是家長的親戚、朋友,但由于寶寶不熟悉這個人,所以,在寶寶眼裏就是陌生人。

家長看到寶寶哭,爲了面子,或者爲了鍛煉寶寶的膽量,會強行把寶寶放到對方的懷裏。

這樣做往往適得其反,反而加深了寶寶對陌生人的排斥,加重了寶寶的焦慮不安,甚至影響寶寶的心理。

如果寶寶見到“某人”哭,家長想要寶寶接受,得需要一些時間和耐心,可以先安撫情緒,等寶寶慢慢熟悉了,再逐漸和這個人接近。

2.多帶寶寶去戶外活動

有的家長看到寶寶見到陌生人哭,爲了減少寶寶哭鬧,就不帶和少帶寶寶出門。

這樣只會減少寶寶與外界接觸的機會,減弱了寶寶對環境的適應能力,讓寶寶更容易認生。

一般來說,寶寶3-4個月時很少認生,家長可抓住這一時段,多帶寶寶出去走走看看,接受豐富多彩的刺激,讓寶寶接觸各式各樣的人群,熟悉各種面孔,可以幫助寶寶更好地適應各種社會環境。

如果寶寶已經處在認生階段,家長也要多帶寶寶去戶外活動。

可以有意識地讓寶寶多接觸他人,當寶寶發現周圍的人很友善,嘗到了與人交往的甜頭後,能讓寶寶一點點適應與陌生人交往以及適應陌生環境的能力。

05.

總之,小寶寶不會用語言表達,如果見到“某人”突然大哭,很多時候都是有原因的,家長不要用迷信的看法去解釋他身上出現的一些現象。

多了解寶寶身心生長發育的規律,才能找到更好的養育方法,幫助更健康快樂地成長。

(以上圖片均來源于網絡,侵權請聯系刪除)

我是一名育嬰師,幼兒教師,二孩媽媽,多平台原創作者,全網粉絲30萬+,關注我,我會持續和您分享、交流母嬰護理、親子養育、家庭教育類幹貨知識。

0 阅读:1568

銀花聊育兒

簡介:感謝大家的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