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河日上》:一份理想主義者的實踐報告

戲客 2024-03-11 16:42:47

督察組突襲查作業,專攻學術的教授空降成市長,從理論到實踐,從書本走向現實,這可不是一場好打的仗。

中央生態環境保護督察組進駐齊江市進行環保工作督查,遲遲等不到副市長王武現身。

人人都以爲他是在躲避上級領導的問責,最後卻被漁民發現溺斃在江中,生前曾飲酒,並且被監控拍到是他自己跳江溺水身亡。

是逃避,是意外,還是有人推波助瀾?

《江河日上》以王武的死爲起點,開啓了一場艱難且漫長的環保攻堅戰。

督查組下基層調研工作之際,齊江副市長驟然離世,齊江組織內部既要應對上頭領導的工作問責,又要著手調查王武的死因,頓時忙碌無比。

彼時,隨著工業化進程的加快,齊江市的生態環境問題凸顯,解決生態惡化問題迫在眉睫。

齊江生態環境差,這是人人皆知的事實,就連王武的老同學鄭寒江也忍不住在講座上調侃他幾句。

現在,負責分管環境的王武(孫浩 飾)去世,副市長的位置亟需一個人來坐鎮。

督查組組長王宬(杜源 飾)沒有按照以往的流程將環保局局長調任上來,而是另辟蹊徑,把目光放在了一個“教書匠”身上——鄭寒江(黃志忠 飾)。

鄭寒江十九歲進入大學,一路學習深造,從學生成爲老師,最後憑借出色的工作成果和經曆成爲學院院長和學校副校長。

鄭寒江自參加工作開始就一直在校任教,帶隊外出考察,對環境相關課題有非常深刻的認識和見解。王武被發現溺亡時,他正在給齊江的領導班子開環保講座。

轉頭,他就成了齊江的副市長。

這個決定是王宬下的,直接上報省委,經過人大常委會表決通過,鄭寒江就這樣棄文從政,空降成爲齊江的領導人。

沒有任何機關管理經驗的人一下坐到了舉足輕重的領導位置,不僅是齊江領導內部惴惴不安,鄭寒江本人也是十分擔憂的。但既然領導把任務交給他,他也只能義無反顧。

擺在他面前的不僅僅是中央督查組給出的六大項問題、四百多個具體問題,還有這背後複雜又龐大的人情關系網。

王武在任時,這些問題曆時了五年都沒有任何推進。眼下生態環境岌岌可危,是到了不得不下狠手整治的時候了。王宬就是要借一把鄭寒江初涉官場的“蠻力”,來推動這座大山。

因爲鄭寒江是最明白齊江市目前症結所在的人,最佳人選是他,也只能是他。

俗話說新官上任三把火,鄭寒江這第一把火,就燒出了名堂。

齊江有一條小吃街,這裏埋著一顆“定時炸彈”:樓下商鋪的承重牆全部被打通,樓體失去支撐,這一片的樓房都變成了危樓,並且經過勘測,樓體已經傾斜了十幾度,隨時都有坍塌的危險。一旦發生意外,後果不堪設想。

而住在這附近的居民也因爲小吃的油煙、光和噪音問題叫苦不叠,投訴無門。攤販邊上的廚余垃圾也造成了土壤汙染和環境汙染。

問題如此之嚴重,這條小吃街卻持續經營了五年,齊江政府不知道嗎?

當然知道,但每每他們動用人力勸說都得不到解決,給出的方案又因爲租金高、路程遠、賠償等原因被拒絕。循環往複,這事就繞成了一個無解的結。

鄭寒江的做法也很直接,他親自上陣,采用強制勸離的方式,讓商販和住戶全部撤走。

第二天商戶聚集在政府門口鬧事,他也主動出來勸說解決。當了這麽多年老師,他的帶隊經驗就派上了用場:先問大家餓不餓,再讓商販自主兩兩排隊,和他一起去食堂吃飯。

上一秒還吵吵嚷嚷的一群人,下一秒就自覺安靜排隊去了食堂,把旁邊維護治安的警察同志看懵了。

這副市長也是厚道,先讓大家填飽了肚子,再來談棘手的事。他讓商販派出代表,和他一起去恒山廣場商談入駐事宜。

商場不同意,他就仿造這些小吃攤主的做法,和他們一起坐在樓下打牌等著。

一邊打著牌,一邊在腦子裏想對策。定位高端的商場對商家入駐有所要求,也不能違背與商家簽訂的競業協議。

那就讓小吃街與商場營業時間錯開,這樣既解決了小吃商販的安置問題,也給商場帶來了一波流量,一舉兩得。

王宬離開齊江之前,還帶著鄭寒江去到江邊的小區,樓下垃圾堆積成山。

小區因爲開發商卷款跑路成了爛尾樓,房産的歸屬和接管成了問題,最終成爲了三不管地帶,沒有物業、沒有專門的垃圾轉運站。

小區長期遺留下來的垃圾堆成小山,這些未經處理的有毒有害物質一旦穿透土壤進入地下水系,後果堪憂。

要處理的問題越來越龐大,光靠鄭寒江一人單打獨鬥是完不成的,他還需要幫手。

要說環保問題,和他有共識的莫過于環保局的朱天才局長。但他倆還沒見過面,梁子就已經結下了。

朱天才原以爲可以代替王武坐上副市長的位子,結果被空降的鄭寒江截胡,心裏很不痛快,一直裝病告假。

鄭寒江爲了解開誤會,特意拜托師兄組了飯局。進門幾句話,就把朱局長捧起來了:

朱天才就小吃街一事明誇暗貶,隱隱表露內心不快

鄭寒江也緊接著說明了小吃街的情況,表明這是朱局長和王武這些老同志的功勞,自己完全按照他們當年制定的標准來執行,

同時在大會上明確說明了這一點,並沒有獨自邀功。

謙虛、全面、情緒價值到位,鄭寒江滴水不漏的說話藝術,完全把朱天才“收服”了。

有了朱天才的助力和牽線,爛尾樓的垃圾堆得到有效處理,暫時緩解了這一帶的生態惡化問題。

如果說上面的問題都是小打小鬧,那王宬發現的汙染問題就是一顆巨大的定時炸彈。

在齊江調研期間,王宬就曾懷疑附近郊區存在一處汙染源他們沒有找到。

爲此他親自帶隊深入南窪山,在山裏住了兩個月,不斷探索和挖掘每一處岩洞,最終發現了汙染源,檢測發現汙水中有好幾項重金屬都嚴重超標。

與此同時,他們發現村裏的孩子們都相繼生病,並且已經有近十個孩子死于心室震顫。

經過排查,他們在岩洞裏找到了暗流排汙口,這是一個非常嚴重的現象,企業爲了躲避環保局的追責和罰款,私自將沒有處理過的汙水排放進大山,日積月累,終成大患。

這背後不僅僅是企業的不作爲,也許還有官商勾結的共同作用。這裏便不得不callback《江河日上》開頭王武的死,或許背負著巨大的人情壓力和政績無法協調,才迫使他最終走向自殺的結局。

而真相也許只有隨著這些問題解決才會浮出水面,鄭寒江連下兩城的事實也說明,沒有幹不成的事,只有不想解決的人,有霹雳手段,才能顯菩薩心腸。

ps:嚴禁私自轉載!轉載或者合作,請聯系作者xkxike@qq.com

0 阅读:15

戲客

簡介:聚焦熱門影視劇籌備,關注娛樂圈最有潛力的新生代藝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