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崗:陝甘紅軍創始人,毛澤東親自提名的副主席,1954年服毒自殺

嘉州幹史人 2024-05-05 19:01:27

1949年10月1日下午2點50分,毛澤東一馬當先,朱德、劉少奇、周恩來緊隨其後,董必武、張瀾、李濟深、宋慶齡、高崗等在第三方隊,登天安門城樓的100級台階。

半年前,剛進北京的時候,走在前排的還有一個任弼時。此時,任弼時身患重病,在北京西郊玉泉山療養院特別病房裏已經時而清醒,時而昏迷。

跟在毛主席身後的中共高層中,高崗是衆人裏面最年輕的,只有44歲,剛剛由毛主席親自提議爲中華人民共和國中央人民政府委員會副主席。新中國成立時的副主席包括:朱德、劉少奇、宋慶齡、李濟深、張瀾、高崗。

當時得知高崗當選副主席後,有很多人不服氣,說:“高崗何德何能當副主席!”毛主席一錘定音說:“高崗配得上,他是陝北紅軍的代表性人物,高崗當副主席是對陝北人民支持紅軍的回報,也是對陝北人民的最大敬意。”

爲何毛主席會這樣說,爲何他對陝北如此看重?

1930年代,國民政府展開第五次剿共戰爭,並以50萬兵力重點圍剿中共中央蘇區。紅軍反圍剿失敗後,被迫從江西撤退,開始名爲“長征”的戰略轉移,到達陝北根據地,重獲新生。而高崗,就是陝北根據地的創辦人之一。

十年土地革命中,在國民黨的大舉“圍剿”下,陝甘甯邊區也是唯一保存下來的根據地,紅軍三大主力的落腳點和走向全國勝利的出發點。

抗戰八年,毛主席和中央機關都是以陝北爲基地開展的。陝北對中國革命的貢獻,毛主席說是陝北的小米滋養了我們。因此新中國的政府組成中,不能沒有陝北的代表。高崗是僅存的陝北紅軍唯一重要的創始人,是陝北革命力量的重要代表。

何況,高崗同時也是“共和國長子”東北的領導人。解放戰爭時,高崗是林彪的副手,征戰在白山黑水之間,爲東北的解放做出了巨大貢獻。

林彪羅榮桓率領第四野戰軍百萬大軍入關後,高崗擔任東北軍區司令員、東北局書記和東北人民政府主席,是東北的最高領導人,全面負責經營整個東北

下午15點整,開國大典正式開幕,禮炮齊鳴,萬衆歡騰。陳毅憑欄遠眺:“既有今日,不虛此生啊。”毛主席哈哈大笑:“百舸爭流,我們應該當仁不讓。”

高崗脫口而出:“大丈夫當如是。”

這句話是漢高祖劉邦在骊山勞役時看見秦始皇出行,仗儀恢宏,旌旗蔽日,衛士如雲,船隊排成長龍一般的景象,自歎:大丈夫當如是也。

高崗原名叫高崇德,字碩卿,高崗是他的化名。1905年10月25日出生于陝西省黃土高坡的橫山縣一個農民家庭。

陝北橫山有因出美女而聞名的米脂縣,還出過推翻大明王朝的闖王李自成,人傑地靈。高崗的父親高仲來在兒子出生後找了個算卦的給高崗相面。算卦的說:“你這個兒子了不得,將來必能出將入相!”

高父大喜,咬緊牙關,把一家人吃飯的耕地都抵押了,換錢供高崗上學,准備將來參加科舉考試。不過高崗還沒成年,清朝就滅亡了,但高父並未中斷高崗的學業。

22歲時,高崗入讀西安中山軍事學校,畢業後擔任馮玉祥部騎兵第四師中共特別支部副書記。

1932年2月,高崗和謝子長、劉志丹一起,在陝北創建革命武裝,建立蘇區,成爲陝北革命的“鐵三角”之一和創始人。

高崗和劉志丹的友誼要從兩人在高中共同抗擊鹽務局說起。橫山鹽務局強搶農民的鹽,高崗大怒,帶著幾個膽大的同學直闖鹽務局,將當地腐敗落後的衙門砸個稀巴爛,質問並打了欺淩百姓的鹽務局局長。

事情鬧大後,警察要逮捕高崗等人,橫山縣上一級榆林的學生會負責人劉志丹帶人聲援,結果是鹽務局局長被調走,學生大獲全勝。

1927年四一二反革命政變爆發後,西安10萬人集會聲討蔣介石。當時正擔任西安中山軍校中隊長的高崗,公開怒罵蔣介石及其先人。高崗說:“蔣介石就是欺負我們手上沒槍,我們只有走武裝反抗的道路,才能推翻蔣介石!”

爲了避開國民黨的追捕,高崗和劉志丹結伴離開西安,回到了家鄉橫山縣,組織5000多沒飯吃的農民,浩浩蕩蕩地去縣裏搶糧。

高崗在陝北的革命運動中影響巨大,反動派爲了能抓到他,重金懸賞,開出巨大價碼——“活捉高崗者,賞黃金五千兩;割高崗的人頭來獻者,賞黃金三千兩。”

請注意,這可不是銀元,而是貨真價實的黃金!要知道,當時國民黨給周恩來、張國焘的賞額,也才是“生擒者各獎五萬元,獻首級者各獎三萬元”。

高崗不但會組織群衆,對軍事上的見解也非常獨到,高崗對部隊下達命令:“只打小仗,有大仗也不打!”這點和毛主席不謀而合,打得贏就打,打不贏就走,積小勝爲大勝。

陝甘邊遊擊隊在高崗的這種軍事思想指導下,不斷取得各種小仗的勝利和壯大,部隊人數不斷增加,物資也不斷豐富起來。

但有些人認爲高崗和劉志丹這種打法是土匪作風,軍閥作派,成天就逃跑,哪裏像幹革命的?向上級舉報。

上級派人來調查時,高崗脾氣大,站起來就怼:“陝甘沒有逃跑主義,只有百戰百勝的紅軍,你們來錯地方了,調查我們這純粹是脫了褲子放屁,多事!”結果由于態度不端正,在肅反中高崗和劉志丹被當成逃跑主義的典型抓起來,判處槍斃。

關鍵時刻,毛主席率領的中央紅軍曆經千難萬苦和二萬五千裏長征來到了陝北,聽說劉志丹和高崗被抓的事情後,立刻下令:“立刻放人!一個都不能殺!”

毛主席對高崗說:“你們把陝北革命根據地建設得非常好,天下紅軍是一家,陝北強則紅軍強,紅軍強了,我們才能在陝北站穩腳跟!”

1935年謝子長憂勞成疾病逝,年僅33歲的劉志丹運氣實屬不佳,在三交鎮戰役結束時被流彈擊中犧牲。

年輕的高崗成爲西北根據地創始人中存活的唯一靈魂人物。紅軍長征在陝北會師後,高崗作爲陝北最突出的代表,受到毛主席和中央的器重,順理成章。毛主席曾評價說:“高麻子這人能幹,在領導和管理根據地上,林彪不如他。”

1949年,隨著東北解放,林彪、羅榮桓率四野揮師入關。此刻,關外是中國最大、最完整的解放區,高崗接替林彪出任東北局書記,並兼任東北人民政府主席、東北軍區司令兼政委,黨政軍一把手,成爲名副其實的“東北王”!

高崗確實有兩把刷子,在他的治理下東北經濟得到迅速恢複。東北1949年糧食産量比上年平均增長20%左右,全年工業生産總值超過原計劃4.2%,並組建了長春第一汽車制造廠、大慶油田,重建了鞍鋼等重工業。高崗在任期間,東北1949年糧食産量比上年平均增長20%左右,全年工業生産總值超過原計劃4.2%,並重建了鞍鋼……

僅僅一年時間,東北工業就恢複到了日占時的最高水平,源源不斷的戰略物資從東北運送到全國各地。

高崗成爲新生共和國的副主席,與他執掌東北,面對當時的爭論“是守大城市,還是守農村”,准確及時做出正確的選擇有莫大關系。

抗日戰爭勝利後,國民黨蠢蠢欲動,首先出兵占領了山海關,並沿北甯線向沈陽方向推進。緊急情況下,高崗主動放棄西北“一把手”之尊,出任北滿分局委員、北滿軍區司令員。

1945年11月下旬,高崗只帶領20來人的先遣隊先行,准備抵達沈陽,面見蘇軍高層,盡快完成交接。此刻的國民黨軍隊經過抗日戰爭,戰鬥力爆棚,裝備更是今非昔比,清一色的美式武器,背後更是有美國的支持。

而剛結束二戰的蘇軍不願意再度被拉入戰爭泥潭,面對這種局面,態度也是幾度反複,前期承諾提供的武器和物資遲遲不移交;

這種局面下,我軍出關部隊陸續抵達東北後,武器和物資補給十分困難。不久後蘇軍又要求解放軍退出已經占領的各大城市,進駐農村;

當時偏僻的東北農村,匪患嚴重,65座縣城中有40多座被土匪占據,土匪總數有3萬多人。這些土匪彪悍異常,白天就敢襲擊行進中的部隊,夜間襲擾縣城,連司令部也敢進攻。

東北土匪彪悍殘忍遠超想象和你在影視作品中看到的,他們無孔不入,白天時平民,晚上是殺人越貨的悍匪,難以分辨。日本人占領東北後爲了維護地方治安都要剿匪,可見匪患擾民的程度和嚴重性。

2 阅读:1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