帶不帶斜角甲板?076型兩棲攻擊艦新圖曝光,角度略偏轉,艦體很清晰了

魚雷看車 2024-05-07 20:44:32

076型兩棲攻擊艦帶不帶斜角甲板,現在是公說公有理婆說婆有理的狀態,最新的圖片顯示,艦體左舷的外飄結構明顯是大于右側的,當然這也很好理解,畢竟艦島位于右側,那麽左側外飄考慮到整艦配平的問題,自然要更爲突出一些,不過這次角度較偏帶來的另一個頗爲頭疼問題,並未看到舷外升降機的機庫開口,而是與075一樣的全封閉狀態。

▲     圖片來源:二馬老爺啊

從最新曝光的圖片來看,拍攝角度略微便宜了一些,正好能夠看到艦體左側一部分,當然並不是說全部,只能說是絕大部分都能看到,最爲顯眼的自然就是外飄結構了,當然目前整個甲板部分都未涉及到的情況下,並非完全體。

放大圖片,這就相對清晰一些了,能夠看到外飄結構件的出現,而且與前期分析的非常接近,左側明顯前段略微收縮,後面逐漸增加,不過這依然不代表一定會出現斜角甲板的設計,開頭就提及了,出于配平的考慮,也必須要加大左側外飄結構件的寬度,甲板面積能大幅增加,但是並不意味著就能設計出斜角甲板,起碼日本的“加賀”和英國的“伊麗莎白女王”號都有較大的外飄結構,但並沒有設計斜角甲板,只能說具備一定的可能性。

▲     圖片來源:伏爾戈星圖

這裏不詳細分析寬度問題,原因倒也簡單,最頂端還要鋪設一層甲板,已有人大致描述了一下可能出現的甲板區域,還沒到最終揭曉答案的時候,這裏過早的下結論確實容易被打臉,靜觀其變才是最爲穩妥的策略,不管如何,外飄結構的出現,預示著甲板面積的增加是沒跑的事了,由此帶來的就是整個甲板效率的大幅提升,不至于捉襟見肘,無論是帶外飄的大直通甲板還是有帶斜角甲板,都要根據自身需求而定,對于軍迷而言,都能接受,關鍵還是使用方能否滿意,能否達到既定的戰略意圖和戰術價值。

與此同時,放大圖片之後,即使清晰度降低,但是艦體一側還是能夠看出個大概,這仔細一瞅,心涼了半截,艦體完全沒有看到機庫開口。

對比美國的兩棲攻擊艦的舷側機庫開口就明白了,076目前艦體一側黑色區域都是外飄結構件,目前而言沒有特別明顯的機庫缺口出現,舷側升降機還真有點麻煩了。

還是得拿出此前曝光的兩張鳥瞰圖,左側是近期現身的加裝外飄結構的圖片,右側則是三月初期的圖片,當時就發現艦艉那塊出現了一個明顯的缺口,是不是舷側升降機不好說,而加裝了外飄結構之後,也能看到末端是直角過渡,當時分析這塊出現舷側升降機的可能性最大。

而此次拍攝的角度雖說能看到艦體大部分,偏偏末端那塊被遮擋住了,或者說角度受限,沒法拍攝到了,因此這部分還留有懸念,只能說艦體舯部那塊不會出現舷側升降機了,有傳聞右側艦島後方應該還有一個舷側升降機,同樣不好下結論,舷內也不是不能接受,畢竟不是正兒八經的航母設定。

如若沒有斜角甲板,那麽無人機作爲主力的可能性就非常之大了,至于固定翼的預警機那真是想太多了,與此同時,整個甲板的運作效率必須較爲緊湊,一旦降落成功就必須立即拉到邊側的停機區域,這可能也是整個甲板尺寸加寬的主因所在。

但是,這裏還有一個問題,降落失敗沒能挂到阻攔索的情況下,就必須觸艦複飛,如若還不成功,就必須快速的墜海,說白了就是保護自己和整個甲板上的艦載機群,將損失減少到最低,如若是直通甲板的話,這可真有點頭疼了,複飛就要從甲板前端通過,倒不是說甲板效率高低的問題了,而是觸艦複飛的甲板長度可真不少,說實在的,真挺好奇076的甲板構型和艦載機的陣容。

1 阅读:103
评论列表
  • 2024-05-08 12:45

    左舷舯部沒有出現舷側升降機加大斜角甲板的可能性

  • 2024-05-10 01:04

    個人覺得兩具舷外升降機位于艦尾並不科學,有可能類似福建艦升降機在艦島前後布置,或者類似出雲級艦島後一具舷外,加一具舷內

魚雷看車

簡介:與車友們分享新車諜照、新車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