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海關爲“孟姜女哭倒長城處”立碑,網友吵翻!

半島晨報 2024-05-16 09:52:45

中國有四大民間傳說:牛郎織女、孟姜女哭長城、梁山伯與祝英台、白蛇傳,每一個故事都充滿了傳奇色彩。近日,一塊寫有“孟姜女哭倒長城處”的石碑,引起不少網友關注。

孟姜女哭倒長城處石碑

爲何要爲一個傳說中的人物立石碑?難道孟姜女真的在此處哭倒了長城?

記者了解到,該石碑所在地爲河北省秦皇島市山海關區。5月14日,該區旅遊和文化廣電局非遺科科長張洋告訴記者,石碑確實位于山海關區,立于“天下第一關”景區內。石碑設立的目的在于推廣孟姜女傳說相關的文化。“孟姜女哭長城本來就是一個傳說,經過上千年的演變發展至今,代表了群衆心中美好的寓意。但究竟有沒有這個人,目前沒有確定說法。”張洋表示。

“孟姜女傳說”並無定本

中國非物質文化遺産網顯示,2006年,“孟姜女傳說”首次被列入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産代表性項目名錄,屬民間文學類。2008年,由秦皇島市山海關區文化館申報的“孟姜女傳說”,被列入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産代表性項目名錄擴展項目。此後,還有三家單位申報的“孟姜女傳說”陸續被列入擴展項目。

申報成功後,山海關區積極推動“孟姜女傳說”相關文化的宣傳推廣工作,該石碑便立于這期間。而石碑中落款的單位“中國孟姜女文化研究中心”,則在2006年由中國民間文藝家協會授牌。

“孟姜女傳說”有著許多版本,從故事框架到修築長城的地點,都有不同。中國非物質文化遺産網顯示:

河北孟姜女傳說最早見于戰國時期。

而到了西漢劉向的《說苑·善說篇》中,就有了“其妻悲之,向城而哭,隅爲之崩,城爲之厄”的情節。

到了唐代,故事情節和主題思想與後來的孟姜女故事已很接近,不過故事發生的時間由春秋時代改爲秦朝,地點由“齊長城”變爲“秦長城”,人物由齊國大將杞梁夫妻變爲燕人杞良及其妻孟氏。

到明代又多了“秦始皇逼婚”的情節,至此故事完全定型。

孟姜女的故事從江南松江府到北方山海關皆有流傳,山海關東的鳳凰山上建有貞女祠,即現今的孟姜女廟。張洋介紹,這座廟建于宋代,距今已兩千余年。原本它只是山海關東的鳳凰山上的一座小廟,1993年前後修建了一座孟姜女院,對其進行了擴建。相比其他的姜女廟,該廟最大的特色,就是留下了許多題詞,有文人墨客的,還有乾隆皇帝的。

張洋介紹,當地群衆大都對“孟姜女傳說”有著較爲深厚的感情。當地的一些旅遊紀念品如葫蘆雕刻、手絹等,都有與孟姜女傳說相關的主題。此外,當地還流傳著“孟姜女傳說”的戲曲、歌曲等。

近些年,當地將孟姜女傳說的不同版本進行了整理出版。曆朝曆代關于孟姜女的詩詞,當地也進行了收集,邀請書法家書寫,整理成冊。此外,研究中心還制作了相關的動畫視頻。張洋透露,預計5月19日,孟姜女文化保護成果展開幕。7月,當地還計劃舉辦孟姜女文化研討會,邀請國內的曆史學家、民俗學家參加。

專家:刻上“相傳”二字更妥當

在四川省作家協會副主席、著名學者蔣藍看來,在石碑上加上“相傳”二字,更爲妥當,“既實事求是,也絲毫不影響該傳說在文學中的偉大性。”如果能在石碑旁以刻字的方式介紹該傳說的流變,不僅能更好地宣傳“孟姜女傳說”,還能避免産生誤解。

蔣藍提到,近些年,如哪吒、孫悟空等神話人物的出生地、所在地的爭論並不少見。應當指出的是,我們需要分清真實人物的誕生地以及文學人物誕生地的區別。

蔣藍介紹,中國著名史學家、民俗學家顧颉剛曾考證過“孟姜女傳說”的流變。顧颉剛提出,這個故事的原型見于《左傳》所記載的“杞梁妻哭夫”。

蔣藍也認同,故事在漢代發生了變化,因爲“這時對秦朝的統治有了廣泛的批評和記錄”,“而孟姜女哭長城的傳說改編得非常好,這是一個用柔弱的眼淚,去抵抗最堅硬的鐵石心腸的故事。”此種對比,更加體現了暴政之“暴”和“孟姜女”的堅強與韌性。從另一個角度來看,正因爲傳說的影響範圍廣、程度深,所以更應當在文化傳播的過程中保持謹慎的態度。

網友評論

對于給孟姜女立石碑的做法,有網友認爲,不應把傳說和曆史混淆。

也有網友覺得,立碑可以讓更多的人了解這個故事。

來源:封面新聞、南方日報

0 阅读: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