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日報|李海嘯:天下無詐,我心方安|熱辣湖南青年有爲

湖南公安 2024-05-09 15:51:18

(李海嘯。通訊員 攝)

“傳統認知裏,老年人最容易被詐騙,但在電信網絡詐騙受害者中,18至35歲的年輕人占大多數。”說起“電詐”,李海嘯談興漸濃,他已經一天一夜沒合眼,眼裏布滿血絲,不時掏出風油精塗抹在人中和太陽穴上。

5月2日,省公安廳駐滇工作站站長李海嘯接受記者專訪,他最近幾天連續往返雲南湖南,銜接、部署防範打擊跨境突出犯罪,其中打擊電詐是重頭戲之一。

全國青年崗位能手,全國公安機關成績突出青年民警,榮立二等功、三等功各1次……90後的李海嘯說,榮譽更多是對身後集體的肯定,也激勵他奮勇爭先打擊犯罪,讓“天下無詐”更快到來,讓人們生活在沒有電詐的天空下。

電詐犯罪,雖遠必究

3個月時間,摸清邊境10余個口岸、4個分站,這是李海嘯2023年駐滇後的首戰。

“邊境線上充滿各種無法預知的風險。”李海嘯向記者介紹,最危險的不是直面窮凶極惡的歹徒,而是防備潛伏在身邊的各類犯罪分子,“必須時刻繃著弦,不能有絲毫松懈。”

李海嘯始終告誡自己、警醒同事,他們面對的,是潛伏在身邊的武裝護詐、暴力抗法的犯罪集團,不能抱有絲毫僥幸。

“我們的擔子很重,行動失敗的代價是不可承受的。”李海嘯經常在行動前整夜整夜睡不著覺,他擔心一旦行動失敗,犯罪集團更難被找到,許多受害人將被轉移,很可能此生獲救無望。

要成功打擊罪犯、解救受害人,除了和犯罪分子鬥智鬥勇,李海嘯和駐滇民警們要克服的困難還有很多。

“氧氣瓶和暈車藥別忘了拿!”這天,李海嘯正准備到邊境站點辦案,同事易文中追出來遞上出行必備工具。

總是燒不開的水,含氧量只有正常空氣的80%多,開100公裏需要走5小時的盤山公路……駐滇工作大半年,一群湘伢子還沒來得及感受“七彩雲南”的好風景,反而是海拔和地形讓他們吃盡了苦頭。“吃不好,睡不好,家裏更照顧不好。”李海嘯笑著總結道。

駐滇工作無疑是危險且辛苦的,但如果幹好了,成就感也是巨大的。李海嘯回憶起去年8月,一個17歲的湘西伢子從緬北逃到老撾,通過大使館發出求救,李海嘯接到消息後在邊境緊密部署,成功將他解救回國。

“看到身體單薄的小夥上了回家的車,那一刻心裏無比欣慰!”李海嘯覺得,只要能解救更多處于絕境中的受害人,讓更多人免于這樣的遭遇,一切都是值得的。

去年以來,駐滇工作站組織押解10余批次共數千名境外移交詐騙犯罪嫌疑人;成功勸返滯留境外涉詐人員上千人,實現了湖南在全國專項行動中“進位爭先”目標。

駐滇工作站去年6月設立,湖南是首個在滇緬邊境設站的省份。爲什麽湖南要首創設站?首任工作站站長李海嘯回答:“使命所系,電詐等跨境犯罪,雖遠必究!”

天下無詐,雖遠必至

一個13歲的小朋友,因在被騙中遭到話術恐嚇而患上重度抑郁症;一個19歲的小夥子,事業之路剛起步,卻實施詐騙走上了犯罪道路;一個即將開啓美好大學生活的高中畢業生,因被騙了9800元學費,選擇跳海自殺……

這些多年前的案子,李海嘯仍記憶猶新,“太痛心了!對我的沖擊非常大,當時就覺得,同爲青年人的我,應當爲他們做點什麽。”

2020年,李海嘯開始從事反詐工作,從此和這種新型犯罪“杠”上了。

曾經,他跑遍湖南各地,參與撰寫《湖南省青少年涉電詐犯罪調研報告》,該報告成爲預防打擊電詐的重要資料。“采集資料的過程並不好受。”李海嘯說,堆滿一個文件櫃的資料文件,背後都是一個個令人心痛的案例,這讓他倍感焦慮。

李海嘯一刻不停,參與編寫關于全省電詐風險情況的報告,全面深度剖析電詐犯罪的成因危害;參與全省“反詐打跨”責任制規定的起草工作,被全國推廣;參與起草金融電信行業治理有關意見、新型網絡犯罪證據審查指引等多個省級業務指導性文件,有效填補了打擊治理電詐犯罪配套制度的空白……2021年,李海嘯被聘爲“全國公安機關打擊電信網絡詐騙犯罪人才”。

“海嘯有激情、善鑽研、肯奉獻。”省公安廳刑偵總隊侵財支隊支隊長、反詐中心負責人李旭評價道,他能長期伏案工作參與撰寫有分量的報告,也能作爲刑偵一線的一把“尖刀”,參加全國、全省專項行動數十次,參與偵破在全國、全省有影響力的大要案件上百起。

“電詐不同于其他刑事犯罪,更加難以防範,需要人們提高警惕。”李海嘯總結發現,要減少電詐犯罪,需要加強反詐宣傳。爲此,他曾走進《天天向上》等電視節目,作爲“反詐民警”高聲疾呼。他主動加強與學校、企業、群團組織的聯系合作,總結歸納詐騙的主要類型、常見手段和防騙對策,推動反詐宣傳進校園、進社區、進企業。他和同事們的辛勤付出,也得到了豐厚的回報。近兩年,湖南電詐犯罪形勢得到有效遏制。

“‘天下無詐’是我的一個理想,雖然現在看還很遙遠,但我想一定會實現。”李海嘯說道。

來源:湖南日報·新湖南客戶端

0 阅读: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