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的數學水平在全球第幾個縱隊?丘成桐的話有哪些錯誤?

探索保持懷疑 2024-05-12 02:13:24

作者:懷疑探索者,中國科協中國科普作家協會會員

之前,我發了一個微頭條,簡單的說了一下中國與數學第一強國之間的現實差距,也說了中國數學的優點。見微頭條的鏈接:

https://m.toutiao.com/is/i25mVkry/ - 懷疑探索者:“數學皇帝”丘成桐最近有個演講,說中國數學還不到美國40年……

丘成桐教授

今天下午,我再稍微做一點補充說明:

第一,丘成桐教授本心是好的,是爲了凸顯中國在數學,尤其是數論方面的弱點,所以出言激烈了一點,爲的也是鼓勵我們。丘成桐他自己也全職在中國內地任教,專門提升中國的數學水平,對中國的幫助很大。值得一提的是,人家丘成桐教授很多時候是義務幫忙,不拿我們提供的一分錢報酬!

第二,丘成桐說“中國數學還不及美國40年代水平”,這肯定是錯誤的說法。估計也是他隨口說了一聲,並沒有仔細論證。實際上,中國的數學在國際上雖然不是第一縱隊,也不是第二縱隊,但也算是第三縱隊的拔尖。這肯定遠遠超越了美國20世紀40年代的水平,也超過了上世紀數學七大強國的平均水平。

第三,要明白,滄海桑田,現在的學術環境早就和上世紀完全不一樣了。現在的數學論文,全球國家任何一個做科研的人,甚至是普通愛好者,都可以在第一時間查詢到,因爲學術成果都是公開的。當年沒有互聯網,全球都信息閉塞,不利于整體學術層次的提升。

我舉一個例子,上世紀60年代的一個巴基斯坦的中學教師,拿了50年時間證明了一個數學定理,結果被發現這是意大利18世紀科學家已經證明過的。這個悲劇就是源于信息不通暢,國際之間有效信息彼此不了解。而現在網絡通訊發達,如果有了最先進的基礎科研成果,任何一個國家的科學家或者數學家都能第一時間掌握並且吸收。乃至于世界上最偏僻角落的國家也是如此,因爲他們也可以立即掌握2023年最新的數學成果。所以,只要用心,絕對不可能數學水平不及美國20世紀40年代。

只能說,目前爲止在數論這個領域,中國還缺乏一些原創性成果,並且在基礎數學教育上還有欠缺。丘成桐就指出來,如果基礎教育不紮實,不可能培養出一流人才

這個差距具體有多大?不好評估。因爲根本沒有判斷標准。我專門問了幾個中科院的數學家,分別給出了不同的說法,但肯定超過上世紀數學七大強國的平均水平。

這裏說的差距,僅指的是數論領域,而不是應用數學。中國在應用數學領域,大概是全球第四追三這個層次,還是很強的。

第四,目前,全球數學第一縱隊是美國、英國、德國、俄羅斯、日本。第二縱隊是巴西、以色列。我們中國暫時排在在第三梯隊,正在努力的追趕前面的國家。

第五,想全面提升中國的數學水平,關鍵在于提升全民學習數學的興趣。

唐詩宋詞爲什麽水平那麽高,爲什麽湧現出那麽多的超一流作品?就是因爲詩人詞人的社會地位高,全民都喜歡唐詩宋詞,人人仰慕詩人詞人。一個窮書生因爲文采過人,就可以娶千金小姐。有了這個社會環境,自然會出現大量第一流和超一流的詩人詞人。

再比如,巴西、阿根廷這些南美的足球競技水平很高,並不是因爲人家俱樂部工資高,而是人家不但全民愛足球,而且是全民愛踢球。一個城市200萬人,可能就有30~50萬人踢球。這麽大的基數,自然會出現很多天才球星。中國人不是沒有踢球的天賦,而是中國人本質上不喜歡踢球,就是喜歡看球。

在我們中國,有全民熱愛數學、熱愛學習數學的範圍嗎?我看沒有。

倒是一些人拼命提倡學習易經,提倡學習《弟子規》。不要說熱愛數學了,很多國人對科學也是深惡痛恨。反對轉基因、反對疫苗、反對水電站、反對現代醫藥學、反對工業化,已經成爲了時髦,一些人還把“不要迷信科學”“科學是魔鬼”當做口頭禅,不斷的秀智商。在這樣仇恨科學的社會氛圍下,科學家們稍微有點建言獻策,就懷疑他們被“資本”收買,“良心壞了”,都是磚家,雲雲。

參考閱讀

https://m.toutiao.com/is/i25mVkry/ - 懷疑探索者:“數學皇帝”丘成桐最近有個演講,說中國數學還不到美國40年...

0 阅读:0

探索保持懷疑

簡介:感謝大家的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