甯王朱權薨逝後明朝政府派人進行冊封卻鬧出兩起案件

史海撷英 2024-04-18 16:06:13

景泰二年(1451年)三月,彭城伯張瑾出任正使,禮科右給事中李春出任副使,從北京啓程前往江西南昌,准備冊封甯藩的幾位鎮國將軍爲郡王。

大明王朝的首封甯王朱權于正統十三年(1448年)九月薨逝,享年七十一歲,谥曰獻。甯獻王嫡長子朱磐烒雖然做了三十多年的甯世子,可惜卻先于父王去世,故而由其長子甯世孫朱奠培在正統十四年(1449年)六月襲封甯王。

由于朱磐烒此前只是世子,因此他的其他兒子只能被封爲鎮國將軍。朱奠培在襲爵以後,朱磐烒父憑子貴被追封爲甯王,他的兒子們這才有資格被封爲郡王。當然誰也不會想到,堂堂的朝廷正使、世襲的勳貴張瑾會因爲這一趟的江西之行而出事。

彭城伯的劫難

明代的首封甯王朱權是太祖朱元璋第十七子,洪武二十四年(1391年)封爲甯王,洪武二十六年(1393年)之國大甯(今內蒙古甯城縣)。身爲大甯都司的最高軍政首長,甯王在洪武年間風頭極盛,其手下的甯王護衛更是威震邊陲。

建文年間,太祖第四子燕王朱棣起兵靖難。甯王作爲合夥人,不但貢獻了自己的王府護衛,還協助燕世子朱高熾堅守北平城,他那位滿嘴跑火車的四哥甚至還說了這樣的話:“事成當中分天下”。

朱權

然而當朱棣真的“事成”的時候,當年說過的話自然也就隨風飄散而去。甚至于爲了便于控制甯王,朱棣一面將甯王三護衛留在了北方,一面又把朱權的封國改爲了南昌。最終甯王靠著修道彈琴,才躲過了幾代大明天子的猜忌,在土木堡之變前壽終正寢。這其實也是一件好事,不然讓他聽到以前望風逃竄的手下敗將,現在居然能俘虜大明皇帝,不知道心中會有多悲涼。

至于彭城伯張瑾,祖上也很顯赫。他的祖父張昶是河南永城人,是燕世子妃張氏的兄長。靖難戰爭期間,張昶跟隨燕王朱棣起兵,立有赫赫戰功。永樂二年(1404年)升任義勇中衛指揮使,此後又調任金吾右衛、錦衣衛和府軍右衛。

朱高熾即位後,張氏被冊立爲皇後,張昶“兄憑妹貴”,先是被擢升爲中軍都督府左都督,再于永樂二十二年(1424年)年底被封爲彭城伯,食祿一千五百石,子孫世襲。正統三年(1438年)六月張昶去世,因其長子張輔有疾,故而朝廷于當年十月命其長孫張瑾襲爵彭城伯。

那麽身爲襲爵多年的勳貴,張瑾這次往江西的冊封爲什麽會翻車呢?從北京到南昌,走的都是水路,期間必定會到留都南京中轉。“彭城伯張瑾封甯王于江西,道南京命家人市貨帛載馬船以歸。校尉廉得之,遂下獄。刑部論當充軍邊遠。诏特宥之,罰俸一年。其家人爲市物者,俱發充口外軍。”

這件事情之所以會處理得如此嚴重,大致上有兩個原因。其一自然是彭城伯知法犯法,利用朝廷的船只裝運自己的私貨。其二則是這些個勳貴一直以來借著外出冊封親王、郡王的機會大肆斂財,像張瑾這樣假公濟私已經不錯了,還有公然向親王索要賄賂的。

朱祁钰

土木堡之變後,朝廷的威信已經受到了極大的損傷,新即位的景泰帝朱祁钰也亟需各地宗室對他的支持。彭城伯這一回撞到槍口上,自然是要對他進行嚴肅處理以儆效尤。

甯王兄弟的矛盾

彭城伯這次來江西,總共冊封了四位郡王,分別爲瑞昌王朱奠墠、樂安王朱奠壘、石城王朱奠堵和弋陽王朱奠壏。其中瑞昌、樂安、石城三王早已成婚,其夫人嚴氏、宋氏和王氏也分別進封爲王妃。

景泰三年(1452年)閏九月,武安侯鄭宏出任正使,戶科給事中高崇出任副使,持節冊封贛州衛千戶劉瑛之女劉氏爲弋陽王妃。然而誰也沒有想到,此舉也引發了弋陽王朱奠壏和兄長甯王朱奠培之間的矛盾。

在甯獻王朱權薨逝之前,曾經爲朱奠壏這個孫兒挑好了孫媳婦的人選:張氏。然而不知什麽原因,朱奠培在襲爵之後,居然推翻了祖父的決定,選擇了劉氏作爲弋陽王妃。更讓人意外的是張氏一直都在甯王府中未曾出嫁,這讓朱奠壏難免心中會有別的想法。

弋陽王想來想去,覺得只有王府教授遊堅才能幫他的忙。遊堅的父親遊宗,當年就是甯王府教授,致仕退休的時候又以兒子“通經學”爲理由,推薦他繼續在王府做教授:“甲寅,甯王權奏:‘本府教授遊宗,年七十五當致仕。其子堅通經學,堪代其父。’上從之,命堅爲甯府教授。”

父子兩代人都是王府教授,可見他們在兩代甯王心目中的地位相當高,找他幫忙,確實是最佳選擇。遊堅確實能量很足,收了朱奠壏的賄賂之後,在甯王面前一番花言巧語,還真的就把張氏送去了弋陽王府。

睚眦必報的遊堅

本來這件事情到此爲止的話,也稱得上是皆大歡喜,然而接下來發生的事情卻著實讓人大跌眼鏡。

有一日,王府護衛軍王忠找上門來,稱弋陽王當初通過遊堅作爲中間人向他借錢,現在是不是該還錢了?朱奠壏爽快地表示確實有這麽一回事,隨即就讓人給了王忠五十兩銀子。不料王忠立刻嚷嚷數目不對,他當初借出來的是一百兩銀子。

經過三方對質,事情才算弄清楚。王忠確實借出來一百兩,朱奠壏也確實只收到五十兩,因爲剩余的五十兩,到了中間人遊堅的口袋裏。

朱奠壏勃然大怒,張氏的事情遊堅又不是沒收自己的錢,大家兩清。于是他郡王脾氣上頭,拂袖而去,讓王忠自己找遊堅解決,他只肯還五十兩。遊教授氣得後槽牙都快咬碎了,行,你是郡王你了不起,你可別後悔。

遊堅很老道,他先是跑到甯王面前承認錯誤,稱自己當初把張氏送去弋陽王府是一個錯誤。朱奠培也很懵,當初聽了遊教授的勸才忍痛割愛,現在這是唱哪一出?遊堅眼見得甯王入了他的話術,這才娓娓道來,表示弋陽王因爲絕愛張氏而“欺侮正妃”,這是“有壞家法”的惡劣行爲。

甯藩宗室世系圖

朱奠培在襲爵甯王之後很有些膨脹,在遊堅的挑唆之下,很是做了一些“出商罔利”,甚至淩辱毆打朝廷命官的事情,在南昌城內一時間也是輿論嘩然。此外又和樂安王、石城王和弋陽王這三個弟弟關系不佳,于是打算趁著張氏這件事,好好整治一番朱奠壏。于是甯王一面召朱奠壏至府議事,一面派人去弋陽王府將張氏勒死。

朱奠壏回府以後看到香消玉殒的張氏,自然是沖冠一怒爲紅顔,打算找兄長和遊堅拼命。爲了防止弟弟報官,朱奠培則派出校尉堵住弋陽王府大門,讓他不能外出。朱奠壏情急之下換上平民的服色偷偷溜出王府,步行前往巡撫佥都禦史韓雍處訴冤。爲了把事情鬧大,甚至還宣稱兄長打算謀反。

來自于皇帝的怒火

甯藩本來就有前科,朝廷對弋陽王的上奏很重視,派出佥都禦史余俨、內官方伯樂一起前往南昌,和韓雍一起成立專案組對此事進行調查。經過一番徹查,甯王固然有很多不法之事,但弋陽王所說的謀反,明顯是誣陷。

朱奠培

景泰帝在收到專案組彙報之後非常不滿,認爲甯王的所作所爲,包括但不限于“強管稅課司”、“擅起翠華殿”等行爲已經有了“僣妄之心”,必須要予以嚴厲警告。于是皇帝對誣陷兄長的弋陽王降了一道敕書,裏面只是輕描淡地地斥責他不能以道匡扶其兄。但對于甯王本人,朱祁钰的語氣要嚴肅很多,再有下次的話一定會嚴懲不貸:“論祖宗大法,所當究治。但念爾襲封未久,姑從寬貸。爾當洗心易慮,務改前非,以全令名。各守尊卑,以盡友恭。思繼承于祖父,致屏藩于朝廷。如再有絲毫違犯,《祖訓》具在。至公之道,朕不敢私矣!”

對于甯王一脈,朝廷始終未曾放下戒備之心。景泰七年(1456年)九月初五日,甯王府發生火災,由于南昌護衛指揮、千戶以及儀衛司官員坐視不救,造成了大火外溢,燒毀了南昌前衛軍民八百余家,造成了四人被燒死。

朝廷雖然命戶部量支官錢赈恤,但對于巡撫江西右佥都禦史韓雍提出嚴懲甯王護衛官員的建議,景泰帝卻不置可否,最終將他們全部寬宥不問。換句話說,表面上這些人是王府護衛,實質上要起到監視甯王的作用,處置他們?怎麽可能。

0 阅读:27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