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濟日報:“一次挂號管三天”值得推廣

北京日報客戶端 2024-05-14 08:05:18

從5月7日起,江蘇在全省二級以上公立醫療機構正式推行普通門診“一次挂號管三天”,以方便百姓看病就醫,提升患者就醫體驗。

長期以來,挂一次號當天就診,是絕大多數醫院的通行規則。在實際就醫過程中,檢查結果當天未出,再次複診又需重新排隊挂號,增加了患者的時間和經濟成本,影響了患者的就醫體驗。

延長就醫挂號“有效期”舉措雖小,但溫暖人心,一定程度上解決了百姓的就醫痛點。

政之所興在順民心。“一次挂號管三天”這種以改革的“小切口”,推動便民服務體驗“大改善”的解題思路,值得在更廣領域、更深層次推廣普及。

比如,在解決上學難、出行難、就業難、辦事難等百姓的操心事、煩心事、揪心事方面,要創新工作方法、優化服務流程,圍繞保障和改善民生,切實增進百姓福祉。

推動解決群衆急難愁盼問題,必須堅持問題導向,直擊痛點、堵點、難點,從最突出的問題抓起,從最現實的利益出發,奔著問題去,盯著實事辦,把群衆的“關鍵小事”當成“頭等大事”,變“民生清單”爲“幸福賬單”。

解決急難愁盼問題,還要從人們的切身需求來考量,提升公共服務供給“耦合度”,把好事實事辦到百姓心坎上。要推動公共服務決策機制由自上而下的政府供給導向,轉變爲自下而上的群衆實際需求導向,堅持問需于民、問計于民、問效于民,增強公共服務的針對性、有效性。同時,構建群衆參與公共服務決策的有效機制,充分汲取群衆智慧,使問題更好地解決、更符合群衆意願。

凡是有利于群衆的事,再小也要做,改進服務的一小步,或將帶來便利群衆的一大步。期待類似“一次挂號管三天”的便民惠民微改革遍地開花,切實提升群衆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0 阅读: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