報複來得太快?以色列發起“斬首”行動後,以軍基地被炸,美失聲

志宏教授 2024-03-24 23:56:49

一波未平,一波再起。隨著巴以沖突持續升級,以色列開始醞釀對加沙地帶最南端城市拉法發動地面攻擊,緊張局勢正進一步升溫。

關鍵時刻,巴以局勢傳來了2個新動向。

 

動向一,以色列主動妥協,派人赴美談判。

20日,海外網消息,美國白宮安全事務助理沙利文宣布,以色列總理內塔尼亞胡已經同意,將在未來幾天派出一個高級代表團前往美國,與美方討論以色列在拉法開展地面行動的“替代戰略”。

值得注意的是,在這之前,拜登曾公開表示,反對以色列在拉法發起軍事行動,理由是會造成更多無辜平民身亡,加劇加沙地帶的人道主義危機,並令以色列在國際上被進一步孤立,還稱希望看到以色列以其他方式實現在拉法的目標。

要知道,巴以沖突發生後,由于美國極力偏袒以色列,已經遭到了國際社會不少抨擊,更有不少美國反戰組織譴責拜登政府是加沙戰亂的“幫凶”。

但面對白宮的反對,內塔尼亞胡態度也十分強勢,稱他已經批准了對拉法的軍事行動計劃,並強調不論是誰反對以軍進攻拉法,都是在“不希望以色列獲勝”。

如今,在美以兩國首腦針鋒相對的情況下,白宮突然宣布,以代表團訪美的消息,並討論進攻拉法的“替代方案”,這說明3點:

1,雖然美以兩國存在巨大分歧,但雙方顯然都不想撕破臉皮,更不想發生外交沖突;

2,內塔尼亞胡同意派代表團訪美,這表明是以色列率先做出了妥協,畢竟以色列的很大一部分底氣就來源于美國,如果美國停止支持,以色列處境將異常堪憂;

3,白宮施壓以色列背後,顯然也有顧慮,尤其是在美國大選拉開序幕的情況下,拜登在巴以沖突上的主張,已經令其支持率不斷下跌了,若以色列進攻拉法,導致大量平民喪生,那拜登也將遭到更爲猛烈的抨擊,甚至在今年大選中失利。

至于美以之間誰會做出最終的讓步,且看雙方後續談判結果如何吧。

 

動向二,報複來得太快,以色列發起“斬首”行動後,以軍基地被炸了。

19日,中新網消息,《以色列時報》報道稱,美國證實,以色列在上周發起的軍事行動中,成功“斬首”了哈馬斯武裝的“三號人物”——馬爾萬·伊薩,並擊斃了包括其他高級指揮官在內的1000多名哈馬斯人員。

從美國的表態來看,以色列這次不僅成功發起了“斬首”行動,還對哈馬斯的重要指揮所展開了猛烈攻擊,給該武裝造成了巨大傷亡與損失。

而美國高調宣布這一消息背後,不排除美方也參與其中,向以色列提供情報或武器裝備等方面幫助的可能。

然而,正當美國證實以色列發起“斬首”行動後,猛烈的報複向以色列襲來了。

20日,伊拉克民兵武裝“伊斯蘭抵抗組織”發聲明稱,當天淩晨對以色列最大機場——本·古裏安國際機場發動了無人機襲擊。

 

幾乎同時,黎巴嫩真主黨向以色列北部一處軍事基地發動了襲擊,大量火箭彈從天而降,以軍基地內傳出巨大爆炸聲,2名以軍士兵受傷。

此外,哈馬斯下屬武裝派別卡桑旅也發聲稱,對希法醫院附近的以軍發起了火箭彈打擊,炸毀7輛以色列軍車,造成多名以軍士兵死傷。

也就是說,在哈馬斯高層遭遇“斬首襲擊”後,各方勢力紛紛對以色列發起了圍攻,巴以緊張局勢再一次升溫了。

而對于以色列遭到了一系列襲擊,美國方面並沒有做出任何回應。

對此,且談2點粗淺看法吧。

第1,巴以沖突的持續與升級再次表明,戰火除了帶來苦難和動蕩之外,沒有任何好處,即便如今以色列在戰場上占據優勢,也將在戰場之外遭受巨大的損失,例如經濟、外交層面。

尤其是,這次與以色列對戰的勢力不止哈馬斯一方,若沖突持續,以色列在被戰火包圍的情況下,面臨的損失或許會成倍上升。更別提,也門胡塞武裝還在紅海不斷襲擊以色列和美西方的船只。

 

第2,巴以沖突持續升級並有“失控”迹象,這顯然也令美國捏了把汗,畢竟美國一貫的招數就是各地區挑起混亂,而後趁機謀利,但如今巴以戰火已經開始“燒向美國”,再加上大選當前,拜登政府不得不考慮更多,並對以色列展開施壓,從而奪回對戰局的主導和控制權。

但問題在于,內塔尼亞胡並不願意按拜登的意願行事,尤其是內塔尼亞胡還與特朗普是親密盟友,這將令拜登感到更加忌憚和棘手。

至于拜登是否還有其他後手,一切還是靜觀後續吧。

11 阅读:9236
评论列表
  • 朝陽 11
    2024-03-25 09:50

    再打,以色只乘老弱殘兵和婦孺了

  • 2024-03-25 14:51

    蛇鼠一窩。。。

志宏教授

簡介:太原理工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教授,專欄作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