冥王星到底有多可怕?難怪被踢出九大行星,一點也不冤!

宇宙時空探索 2024-03-24 15:11:06

如今我們知道,太陽系有八大行星。但對于80後和部分90後夥伴們來講,學生時代學的是九大行星,而不是八大行星,那時候冥王星還是九大行星之一。

不過在2006年,冥王星被踢出了太陽系九大行星行列,降級爲矮行星,太陽系也只有八大行星了。

雖然如今過去十幾年了,但是很多小夥伴會下意識地把冥王星當做九大行星之一,這也說明了曾經作爲行星的冥王星,在很多人心目中是多麽根深蒂固。

那麽,到底發生了什麽,讓冥王星慘遭降級,被踢出九大行星行列呢?讓我們一起了解一下冥王星的前世今生。

冥王星,在海王星軌道之外,距離地球非常遠,平均距離大約60億公裏,因此,距離如此遙遠,科學家們很難獲取冥王星的清晰圖像。那麽,天文學家們是如何發現冥王星的呢?

1781年,天文學家通過天文望遠鏡發現了天王星。不過之後發現天王星的軌道存在某些異常,就算把太陽以及其他所有行星的引力都考慮進去,都無法解釋天王星在軌道上的突然加速和減速。

于是,當時的天文學家們預測,天王星軌道外面還有一顆行星。根據牛頓引力定律,還預言了這顆行星的軌道。

終于,在1846年,天文學家們也終于發現了海王星的存在。但海王星的軌道,同樣存在像天王星那樣的異常現象,只是這次的異常現象不是太明顯。不過天文學家們仍舊覺得海王星軌道之外還有一顆神秘的行星,把其命名爲“X星球”。

不過,由于距離太遠了,再加上海王星軌道之外就是柯伊伯帶了,那裏有很多矮行星和隕石彗星,尋找“X星球”的過程並不是那麽順利。

經過不懈努力,在1930年,終于找到了那顆星球,也就是冥王星。在之後幾十年時間裏,冥王星的存在並不像天王星和海王星那樣存在軌道異常,人們就一直把冥王星定義爲九大行星之一。

不過,由于冥王星距離地球太遠,加上人類觀測手段還不是太完善,其實一開始人們對冥王星了解得並不多,就算是對冥王星的質量估算,也是非常離譜的。

天文學家們把海王星軌道的異常現象全部都算在冥王星頭上(實際上還有很多其他星球影響),結果估算出來的冥王星質量竟然和地球一樣大。如今在我們看來,這簡直太離譜了,事實上冥王星和月球大小相當。

說白了,在相當長的一段時間裏,人們對冥王星的了解非常有限。

除了質量之外,冥王星的軌道也相當奇特。太陽系其他八大行星的軌道基本上都處于同一平面,就算有傾斜,傾斜角也很小。但冥王星的軌道平面與太陽赤道平面的夾角竟然達到了17度,與其他八大行星相比,看起來非常另類,一點也不協調。

有人甚至覺得冥王星不是從行星盤中誕生的,有可能是外來星球,甚至懷疑冥王星是海王星的衛星。

還有一點,冥王星的偏心率也很離譜,達到了0.2482。偏心率很大,意味著冥王星遠日點和近日點相差很大,近日點距離太陽大約44億公裏,而遠日點達到了74億公裏。

冥王星圍繞太陽一周需要大約248年,偏心率如此大,以至于其中有大約20年時間,冥王星的軌道處于海王星軌道內側,也就是說,這20年時間裏,冥王星距離太陽比海王星更近。

個頭並不大的冥王星,竟然還有衛星卡戎。而且相對來講,作爲衛星的卡戎,質量顯然太大了,竟然達到冥王星質量的八分之一。

由于質量相差並不是太大,看起來並不是卡戎圍繞冥王星轉動,而是兩者圍繞彼此一起轉動。而且冥王星和卡戎早就完成了彼此的潮汐鎖定,兩個星球就像“好哥們”一樣在“跳舞”,看起來根本不像行星與衛星的關系。

但是,即便冥王星看起來如此奇特,也並不是導致冥王星地位不保的主要原因。隨著天文學家們對海王星軌道外的柯伊伯帶有了更深的探索,發現了很多像冥王星這樣的天體。

比如說2005年發現的阋神星,竟然比冥王星還要大!這個發現給了冥王星“致命一擊”,加速了冥王星被踢出九大行星行列的步伐。

如果冥王星仍舊被認定爲行星,阋神星第一個不同意,也應該被認定爲行星,那樣太陽系就有十大行星了,甚至還有更多的天體應該成爲行星,比如說鳥神星。

于是在2006年的天文學大會上,天文學家們對行星重新做了定義。必須符合三個基本條件,才能被定義爲行星。這三個條件分別是:

第一,圍繞太陽公轉。

第二,質量足夠大,形狀大約爲圓形。

第三,必須清除其軌道附近區域,公轉軌道範圍內不能有比它更大的天體。

冥王星滿足前兩個條件,行星的質量足夠大並沒有硬性要求具體多大,只要保持圓形就可以了,比如說水星質量同樣不太大,但仍舊被定義爲行星。

主要是第三個條件讓冥王星降級了。冥王星基本上位于柯伊伯帶,並沒有清除軌道附近區域,同時公轉軌道內還有比冥王星更大的天體海王星。

所以,最終冥王星慘遭降級,淪爲矮行星。

完!

3 阅读:1329
评论列表

宇宙時空探索

簡介:用通俗的語言诠釋科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