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春走基層|張北“綠電”守護北京萬家燈火

縱覽新聞 2024-02-17 07:40:18

2312.23兆瓦……2435.63兆瓦……2536.66兆瓦……2月12日上午9時許,在位于張北縣公會鎮的張北柔直電網工程中都換流站,主控室內的數字顯示屏上,全站負荷數據以千分之一秒爲單位,持續快速刷新。

負責中都換流站運檢工作的技術員田春雨看著眼前的數據,滿是自豪地說:“這是通過我們站向北京輸送‘綠電’的功率數。加上康保換流站,整個張北柔直電網平均每天向北京輸送‘綠電’約4300萬度。”

在中都換流站周圍,鐵塔林立,一條條如銀線般的高壓電線順著塔肩引入站內。站內,座座高大的耗能裝置、變壓器、換流閥靜靜矗立。作爲張北柔直電網工程兩座送端換流站中規模較大的站點,中都換流站目前承擔著整個電網近70%的送電任務。

“我們站點上遊連接著9個大型風電和光伏電站,總裝機容量超5000兆瓦。下遊通過受端延慶換流站,張北的‘綠電’就源源不斷地輸送到了北京的千家萬戶。”田春雨介紹。

張北柔直電網工程是我國自主研發、設計、建設和運行的世界首個柔性直流電網工程,創造了12項世界第一,爲解決新能源大規模開發和消納的世界性難題提供了解決方案。

作爲電力輸送的樞紐節點,換流站的作用至關重要。對于中都換流站來說,保障電力安全平穩直達,依靠的是一衆“黑科技”。

“這是世界上容量最大的交流耗能裝置,在交流電壓升高的情況下,可瞬時進行電壓調節,相當于電網的‘保險’裝置。”“這是世界上電壓等級最高、開斷能力最大的直流斷路器,能在3毫秒內快速分斷超大直流故障電流,保障電力輸送不中斷。”……田春雨介紹,張北柔直電網工程的12項世界第一中,中都換流站就占了5項。

硬件很“硬核”,管理軟件也不遜色。

中都換流站占地159畝,擁有各類大小設備上萬台,但負責運檢的一個班組工作人員僅有7名。

“你瞧,主控室一共布置了35套監控系統,整個換流站的實時運行情況基本可以做到‘一目了然’。”田春雨指著一台電腦顯示器道,該套數字化管理系統是國家電網有限公司推廣數字化管理的試點和重點工程,有了它,一旦出現相關故障,可以做到快速感知、快速響應、快速解決,使運檢效率得到極大提升。

科技手段再先進,管理的核心依然是人。“我們執勤的班組,一個班兒五天,都是24小時在崗,遇到斷電作業等操作任務,幹個通宵也是家常便飯。”田春雨說。

據統計,自2020年6月並網發電以來,至今年2月11日,張北柔直電網工程已累計向北京輸送“綠電”超270億度。該工程的投運,使北京年用電量的十分之一實現了清潔化。

“日常值守嚴陣以待,節假日也不敢有絲毫懈怠。”記者采訪當天是農曆正月初三,田春雨與同事們一如往常,堅守在崗位上。當電流那頭的北京亮起萬家燈火,這一頭正有電力人在無聲守護。(河北日報記者 李豔紅)

0 阅读: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