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6年劉伯承逝世,一部下透露劉帥後代近況差,鄧小平:這是好事

簡史檔案館 2024-05-11 10:40:10

劉伯承,開國元帥。

這位老元帥,一生中嚴于律己,對待自己和家人的要求,非常的嚴格,最重要的就是不允許大家搞特殊。

這些,充分體現在一點一滴中……

劉伯承夫婦

在建國後,劉伯承的身體不太好,一直在休養中,直到1951年,劉伯承的身體才逐漸有所好轉,于是一家搬到了南京去休養。

來到南京後,有關部門爲劉伯承一家安排了一幢房子,但是劉伯承覺得房子太大了,堅決不肯搬進去,後來在劉伯承的堅持下,搬到了北極閣的一層中的房間裏。

來到南京後,劉伯承也爲家人定下了幾條規定。

第一條規定:絕對不允許買當季的新鮮瓜果蔬菜。

劉伯承知道,時令的蔬菜和瓜果實在太貴了,如果想要買當季的東西,一定會花費不少錢,吃飯吃菜,能吃飽就好了。

也正是因爲劉伯承的這一點要求,所以家裏從來沒有出現過當季的東西,一直都是非常普通的白菜土豆,等其他果蔬便宜了,劉伯承才會允許管理員去買一些來。

第二條規定:絕對不允許家人使用公家車。

劉伯承

按照劉伯承的級別,完全可以分配一輛吉姆車的,但是劉伯承堅決不換車,使用的一直都是舊轎車,甚至外出或者開會的地方不遠的話,劉伯承會騎著自行車前往。

有時候孩子們上學,或者是家人生病了,其實特殊情況完全是可以特殊對待的,但是就算如此,劉伯承也不允許讓家人使用公家車。公家的東西,絕對不能私用。

第三條規定:孩子們結婚或者工作後,都搬出去,不允許在家裏住。

劉伯承居住的房子其實不大,甚至可以說很小了,孩子們逐漸長大了,也感覺很是不方便,爲了解決這一問題,劉伯承下令孩子們結婚或者工作後,都搬出去住,都獨立自主生活,不能依靠他。

孩子們也完全理解爸爸的規定,這是爸爸不讓他們搞特殊,要讓他們把自己當做普通人,而不是開國元勳的後代。

在劉伯承的教育下,孩子們都成長的很是出色和優秀。

可惜的是,劉伯承的病情總是反反複複,尤其是隨著年齡的增長,劉伯承的病情越來越嚴重。

劉伯承

1986年10月7日,劉伯承逝世了!

劉伯承逝世後,中央也立馬爲這位老元帥舉行了追悼會,就設立在人民解放軍總後勤部禮堂內,設立了劉帥的靈堂。

劉伯承的老戰友,同樣也是黨領導人的鄧小平同志,親自來到了追悼會上,參加老戰友的追悼儀式,望著老戰友的遺體,鄧小平很是悲痛,朝著老戰友深深鞠了三次躬,表示哀思。

除了鄧小平同志,還有許多劉伯承生前的部下們也來到了追悼會上,向老首長悼念和寄托哀思。

在追悼會期間,鄧小平也接見了這位昔日的部下,老戰友,老同志們,安慰著大家。

在閑聊中,一位部下也向鄧小平同志表示,他最近得知,劉帥後代的這些孩子們,近況都不好,很差,有些在基層工作,是不是應該給予照顧?

劉伯承

鄧小平聽後搖了搖頭,反而說道:

“這是好事!”

鄧小平之所以這樣說,是因爲他太懂劉伯承這位老戰友了,想當年在戰爭時期,他就與劉伯承合作共事,他知道老戰友的品行,是絕對不願意讓他爲孩子們走後門,去搞特殊幫助孩子們的,如果幫助了孩子們,那麽就違背了老戰友的意願和一生的堅持。

鄧小平、劉伯承

對于老戰友的孩子們,鄧小平也完全信任他們,雖然當下艱難,但是他們一定可以靠自己的努力,走出困境的。

這是多麽深的信任啊……

1 阅读:7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