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學:爲什麽越沒能力的人,越喜歡“顯擺”?

亦開懷說心理 2024-05-10 23:36:24

-01

顯擺,源于內在價值感的匮乏

在飯桌上,你能發現一個有趣的現象:

總會有那麽1-2個人去炫耀,去顯擺,營造出一種“高深莫測,我很牛X”的姿態。

常說的一些話:

“不是我吹……”

“我跟你說……”

“我之前跟XX打過交道,他那個人吧我挺熟的”

“這件事我懂,我很有經驗,聽我的就對了”

開口閉口就是“我”,有強烈的表現欲,主觀意識很強。

這種現象,不僅在中年人的飯局上常見,在年輕人的飯桌上也越來越多。

有個詞可以很好的概括——油膩。

爲什麽喜歡顯擺?

你要明白一個人性真相:

越匮乏的人,越不希望別人看到自己的匮乏,除非假裝貧窮、賣慘,能爲他帶來更多的好處,博同情博關注能帶來利益。

顯擺的目的,就是爲了掩飾自己的匮乏感與不足。

比如:從小就沒有得到過贊美,不被父母和老師認可的人,一生都在尋求認同。

尋求認同最簡單的方法是什麽?

不斷表現自己,營造人設,說話大聲,喜歡將話題攬到自己身上,希望大家的關注點都在自己身上。

觀察你社交圈子裏的人,是不是這種狀態?

反過來講:

倘若一個人內在價值感充足,是自信的,是不缺少愛與認同的;

他在一些場合上,就沒有那麽強烈的表現欲望。

因爲他不缺,所以他不在乎;因爲他的精神世界很充沛,所以不需要借助他人的眼光,凸顯自己的價值。

-02

越自卑,越不希望別人看見自卑

自卑的人身上最明顯的特點:口是心非。

明明心裏面很難過,偏要裝作沒事人;

明明很在意,偏要裝作不在意;

明明很想要,偏偏裝作不想要;

明明沒什麽錢,偏要假裝過得還不錯。

情緒的不穩定,混亂,失序的狀態,要僞裝成很穩定的狀態;

對物質,對名利的渴望,偏要裝作不在乎。

在親密關系裏是這種特點:

占有欲很強,常常因爲一點兒小事就跟你發脾氣。

叫嚷很凶很大聲,其實是想要喚醒你對他的在意和關注。

有個詞叫“窮大方”,越窮的人越喜歡裝大方,因爲不想讓別人看到他沒錢;

越匮乏的人越裝作自己擁有很多,擔心被人看到真實的自己,會丟面子。

越沒什麽能力的人,就越裝作自己很有能力,其實是“繡花枕頭”。

真正擁有的,內在價值感高,不匮乏的人,是不在意外界評價的。

自信的,笃定的,有真材實料的人,不需要假裝,往往更自然,更松弛。

無論花開不開,都不影響它就是一朵花的事實。

而喜歡顯擺的人呢?

炫耀和顯擺,只是掩飾內心匮乏、自卑的手段而已。

-03

面子是靠裏子襯托出來的

《一代宗師》裏面有句台詞:

“人活一世,有的活成了面子,有的活成了裏子”。

你想要面子,活在虛假的,營造人設的狀態下,就要做好“人設崩塌”的准備;

當你在炫耀某個方面時,遇到了較真的人,就會“露怯”。

而活成了裏子的人,從來不在乎外人的評判與眼光;

好就是好,不好就是不好;有就是有,沒有也不會“打腫臉充胖子”。

這才是真正具備松弛感的狀態。

其實在某些職場環境下,也存在這種現象:

真正做事的人,往往不擅長表現自己;而越表演自己,表演欲越強的人,就越不怎麽做事。

前者是“任勞任怨,默默發光”,後者是“欺上媚下,全靠一張嘴”。

總愛顯擺,喜歡炫耀的人,其實是靠不住的,跟他們接觸越久,距離越近,帶給你的困擾和情緒傷害越大。

聽他炫耀,你就很不爽;

聽他在那侃大山,你就想逃離;

久而久之聽到他的聲音,你就開始厭煩。

真正有能力,內在充足的人,不需要顯擺,也自帶自信的氣場;

內在空虛匮乏的人,無論怎麽假裝,也難掩“底氣不足”。

話題:你有沒有遇到過“愛炫耀顯擺”的人?

作者亦開懷:

關注我,每天都可以看更多兩性情感,婚姻家庭,社交性格等知識~

2 阅读:82

亦開懷說心理

簡介:兩性情感心理學創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