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紅樓夢》:林黛玉死後,賈雨村竟然爲她複仇,是真的麽?

君箋雅侃紅樓 2024-04-17 09:22:31

❂作者:君箋雅侃紅樓

✪插圖:孫溫《繪全本紅樓夢》

❂簽約全網維權,抄襲剽竊搬運後果自負

本文還是一個由“評論區”引發的討論。經常會看到有讀者說林黛玉死後,賈雨村會爲學生複仇,有說報複賈府的,有說報複薛寶钗的,還有說賈雨村是林黛玉最暖心的“護衛”和“靠山”。

聽聞這種說法,真是讓人驚詫。不知道如何得出的這個結論。

不過“君箋雅侃紅樓,多歧爲貴”,不同的觀點只代表不同立場讀書,不好就說對與錯。也不好去反駁別人的觀點和立場。

還是老規矩,咱們只講原文當中賈雨村與林黛玉的“關系”伏筆,看看究竟透露出的是什麽樣的作者意圖。

❈我是君箋雅侃紅樓,爲您講述《紅樓夢》裏的那些事兒

賈雨村是林黛玉的啓蒙“老師”。

所謂“啓蒙”,指開發蒙昧,使明白事理。特指教授四五歲的蒙童。

賈雨村教授林黛玉時正好五歲,盡管黛玉已經受過父母教誨,頗能識文斷字,但賈雨村依舊是她的啓蒙老師。

林黛玉不是賈雨村第一個學生。之前的師兄是甄寶玉。他二人便是賈雨村此生唯二開蒙的學生。

按說這樣的師生關系應該恩重。但賈雨村提起甄寶玉時,說法是:“也因祖母溺愛不明,每因孫辱師責子,因此我就辭了館出來。”

而林黛玉直到八十回結束,屢次聽聞賈雨村來賈府,也沒再出去拜見,更沒再提起,便知雙方關系之親疏。

其實,賈雨村堂堂進士,更在罷官之前做到一州知府四品地方大員,盡管罷官也得被稱一聲“老爺”。這種身份去教育兩個五歲的小孩子啓蒙,絕對是有問題。

如果甄寶玉不是欽差金陵省體仁院總裁甄老爺之子,林黛玉不是欽差巡鹽禦史林如海之女,二代榮國公賈代善外孫女,他會去給這兩個毛孩子做老師?

甄寶玉爲什麽“辱師”?還不是看透賈雨村祿蠹,教他只爲攀附甄家,謀求幫助複職!二者之間哪有真情。

林黛玉爲什麽決口不再提賈雨村?她豈有不知道賈雨村教他是爲攀附父親和舅舅們幫他複職?

如果林黛玉是男孩子,未來科舉考試中個狀元探花,作爲老師臉上有光還能解釋。以林黛玉女兒身份能有什麽成就?賈雨村怎麽會以林黛玉老師自居自喜?怕不是功成名就時,反而視作人生汙點,就怕被人所知才是。

如果林黛玉是“門子”,無權無勢,不被發配三千裏都得是僥幸!

賈雨村名利心太重,甄寶玉看不起他,林黛玉如何就能看得起?

真要“師生”關系親密,雙方怎能不交往?賈雨村不方便見,他的夫人嬌杏肯定要隨之在京當官,不免經常登門賈府,林黛玉爲什麽從不見這“師母”?

曹雪芹筆下寫人關系遠近,就看有沒有直接接觸。比如王夫人與林黛玉直接對話的次數越來越少。王熙鳳與薛寶钗竟然一句話沒說過,雙方遠近一目了然。

林黛玉真與賈雨村家走的近,曹雪芹便不可能一筆不提。

林黛玉的看透賈雨村爲人,怎麽可能再與之交往。

賈雨村這種醉心名利,豺狼心性,忘恩負義的小人。一生由亡到興再亡,便源于甄士隱、林如海和賈政的幫助。

可他是如何報恩的呢?

先說對甄士隱。

當初不是甄士隱資助他五十兩銀子進京趕考,就沒有賈雨村的後來。結果他金榜題名,做了高官後回來,雖補償了甄家娘子銀兩,卻又娶了人家大丫頭嬌杏爲夫人。

如此關系又如何?當知道葫蘆案的涉事人正是恩人甄士隱丟了幾年的女兒,家中還有老母親在守門而望,他依舊選擇爲了自己前程犧牲甄英蓮,至死不讓雙方再見。何等人間慘劇。賈雨村比之拐走甄英蓮的拐子之寡讀,也不遑多讓。

賈雨村當年何嘗沒與兩三歲的英蓮接觸過,他如此報恩,又怎麽能對林黛玉“例外”!

再說對賈政。

賈雨村拿了林如海的舉薦信來拜見賈政,投帖子以宗侄之禮與賈政聯宗,投入賈府門下。

賈政舉重若輕的幫他複職應天府,不降反升做了從三品的應天府知府。沒兩年王子騰舉薦賈雨村入朝爲官,在四大家族尤其賈府的扶植下,很快升任大司馬參贊朝政,協理軍機,入閣拜相官居從一品。

可他如何報答賈政的?

第七十二回,賈雨村突然“降了”,肯定是被江南甄家抄家連累,雙方關系不幹淨。

此時賈雨村必然希望賈府再出手幫助。但一方面賈府自身難保,另一方面賈雨村問題嚴重,這次雙方生出巨大隔閡,于是賈雨村翻臉。

賈元春省親時,點的第一出戲《豪宴》出自《一捧雪》,講述小人湯勤觊觎恩人莫懷古小妾雪豔(通雪雁,細品),夥同嚴世蕃謀奪莫懷古傳家寶“一捧雪”玉杯,導致莫懷古家破人亡。

脂硯齋批語《一捧雪》伏賈家之敗。

小人湯勤就影射賈雨村又一次“背叛”了恩人賈政。

既然上一次他的背叛,導致甄士隱的女兒甄英蓮被搶走做了“呆霸王”的小妾。

薛蟠字文龍,有帝王隱喻。賈政的女兒賈探春又被遠嫁異國爲王妃。這件事肯定與賈雨村有關。

最後說林如海。

賈雨村先後背叛甄士隱和賈政,都害了二人女兒“被迫”嫁人,林如海又會如何?

賈雨村曾有一副對聯[玉在椟中求善價,钗于奁內待時飛],說得是他將“玉”待價而沽,薛寶钗卻因此得到“幫助”嫁給了賈寶玉。

這裏的“玉”,既可能是賈寶玉,也可能是林黛玉,更可能是寶黛二人。

《一捧雪》的故事,不但真實影射賈府敗亡事上,更是借“石呆子失扇子”被提前演繹。

石呆子因二十把扇子被賈雨村害得家破人亡,便脫胎于《一捧雪》故事。

石呆子就影射賈寶玉。

他被奪去的二十把扇子,種類特別意思:湘妃、棕竹、麋鹿和玉竹。

湘妃是潇湘妃子林黛玉。

棕竹代表蹤迹去向。

麋鹿是蕉下客(蕉葉覆鹿)賈探春。

玉竹是賈寶玉。

石呆子的故事,還原出《一捧雪》的故事,演繹了賈雨村陷害賈家的過程:賈寶玉被陷害,導致妹妹賈探春被遠嫁異國爲王妃。

而林黛玉的姻緣伏筆:芙蓉花簽,“莫怨東風當自嗟”是昭君出塞故事,也是遠嫁異國爲王妃。

賈探春當日給林黛玉取名潇湘妃子,爲娥皇女英二女同嫁舜帝的典故。

結合石呆子被搶走的“湘妃、麋鹿”扇子,才發現賈雨村之所以讓薛寶钗得償所願嫁給賈寶玉,他出手不但送走了賈探春,也送走了林黛玉。

林黛玉遠嫁異國爲王妃很快死去,追根溯源就是被“老師”賈雨村所害。與香菱遭遇完全重合。

原文這些線索,在八十回前寫得很清楚,盡管八十回後林黛玉的結局是伏筆推演,卻也是證據確鑿,只看如何理解。

但賈雨村肯定不會對學生林黛玉心存善念,[玉在椟中求善價,钗于奁內待時飛],只要價格合適,賣了學生又如何呢?

✍以上觀點根據《紅樓夢》80回前故事線索整理、推論。

0 阅读:17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