亞馬遜開始學習拼多多

電商報 2024-02-22 10:17:41

亞馬遜在印度推出電商平台Bazaar

亞馬遜最近的動作,一個接一個。

2月21日,據《經濟時報》稱,亞馬遜公司將在印度推出電商平台Bazaar,主要銷售低價的無品牌時尚和生活産品,目前已開始接受賣家入駐。

根據招商規則,亞馬遜要求該平台賣家將價格控制在600盧比(52元人民幣)以下,涉及品類主要包括服裝、手表、鞋子、珠寶和行李箱等。

低價換來的,是更長的送貨時間。即使是國土面積不算太大的印度,Bazaar的用戶也需要3天左右才能收貨。對此內部人士解釋,這是由于下沉市場的消費者群體通常不會優先考慮更快的送貨速度。

對于印度市場,亞馬遜可謂操碎了心。就在不久前,亞馬遜向其在印度的子公司“亞馬遜賣家服務公司”注資83億盧比(約7億人民幣)。亞馬遜首席執行官安迪·賈西宣布,承諾到2030年在印度追加投資150億美元,使該公司在印度的投資總額達到260億美元。

安迪·賈西

之所以對印度市場這麽上心,一方面是因爲印度是一個電商潛力很大的市場,畢竟14億的潛在用戶基數擺在那裏。另一方面,也是因爲亞馬遜在印度的發展較爲緩慢,研究公司伯恩斯坦1月份發布的一份報告顯示,亞馬遜印度在2023年12月的用戶增長僅爲13%,他們將低迷的業績歸因于提供了比競爭對手更多的高端産品。

而亞馬遜在印度市場的“低價+白牌”路線,很難不讓人聯想到拼多多。拼多多在國內起勢,最早靠的就是極致低價的無品牌産品,後來推出的跨境平台TEMU,也複刻了當初的路線。縱觀Bazaar的商品類目,幾乎與TEMU一模一樣。考慮到TEMU尚未在印度開站,亞馬遜很可能是想搶先一步。

亞馬遜對拼多多的借鑒不止于此。今年一月亞馬遜開始下調傭金,向拼多多看齊:定價低于15美金的服裝類商品,銷售傭金由17%降至5%;定價介于15美金至20美金之間的服裝類商品,銷售傭金由17%降至10%。

如此看來,強大如亞馬遜,也有被逼急的時候。

人人都學拼多多

當一位玩家成爲行業中的翹楚時,其打法一定會被同行瘋狂借鑒,拼多多就是這樣一位引領行業風尚的“頭號玩家”。

自2022年9月上線以來,Temu短短幾個月便進駐了全球49個國家,快速覆蓋亞洲、歐洲、北美、南美、大洋洲及南非等地區,下載量突破2億。

據研究機構Similarweb披露數據,截至2023年12月,Temu的獨立用戶數量已達4.67億,與全球速賣通齊平,位列全球電商排行榜第二名。

另外,Temu去年第三季度的銷售額已突破50億美金,尤其9月份,其單日GMV甚至達到8000萬美金,月銷售額與上半年30億美元的GMV幾乎持平。海外業務的驚人表現,甚至大幅拉動了拼多多的股價,一度超越阿裏成爲國內TOP1電商平台。

TEMU官網

拼多多的斐然成績,引起了一些跨境電商平台的模仿。比如其“全托管”模式便是被爭相模仿的對象。

全托管模式,是一種能夠使跨境賣家更輕松經營的模式。在這種經營方式下,供貨方只需將商品提供給平台,而平台則負責完成營銷運營、物流倉儲、售後服務等後續環節。

從平台方的角度來看,全托管模式賦予了更大的平台“掌舵權”。平台可以充分利用這些貨源,實施類似自營的售賣模式,使産品的價格、類型和品質等方面更加可控和符合平台策略,使賣家更像是扮演“供貨商”角色。

TEMU上線僅三個月後,阿裏旗下全球速賣通便率先跟進全托管服務;到了去年,包括Lazada、TikTok Shop、Shopee等在內的跨境電商平台也陸續加入全托管陣營。

放眼國內,學習拼多多的例子就更多了。最典型的當數“百億補貼”。2019年,拼多多正式開啓百億補貼頻道,其核心策略是希望通過推薦更多的品牌商品,從而建立平台信任和滿足下沉市場消費升級,以及通過該策略獲取更多一二線城市的消費者並有效提升客單價。

緊接著,阿裏聚劃算、抖音電商和京東都相繼推出了自己的百億補貼。時至今日,百億補貼俨然成了電商行業的“標配”。

還有APP內置的小遊戲。在拼多多裏,有多多果園,多多愛消除,多多賺大錢,天天領現金等等小遊戲,供消費者一邊娛樂一邊領紅包,起到了很好的用戶留存作用。隨後這些玩法也被天貓、抖音、美團等平台模仿,比如雙11的“蓋樓”等玩法就是如出一轍。

往近了說,拼多多的“僅退款”也引起了主流電商平台效仿。去年12月底,淘寶和京東相繼宣布全面支持僅退款,雖然他們的僅退款規則與拼多多還是有些出入,但“重用戶、輕商家”的基本邏輯無疑與拼多多一致。

質疑拼多多、理解拼多多、成爲拼多多,“真香定律”永遠適合任何人。

學我者生,似我者死

那麽,爲什麽國內外的電商巨頭都不約而同地模仿拼多多呢?原因很簡單:錢越來越難賺了。

去年的黑五大促中,亞馬遜意外“啞火”,火爆程度遠不如往年。某跨境電商公司負責人表示:“已經有好幾個家居、小家電、日用品類相關的賣家說這是亞馬遜史上最差的一個黑五,訂單、銷量沒爆,ACOS(廣告投入産出比)和廣告費倒是爆了。”

國內方面,阿裏和京東兩大平台增速也呈現放緩趨勢。阿裏2023第四季度財報顯示,有雙11大促支撐,但該季度淘天集團收入爲1290.70億元,同比增長僅爲2%,季度客戶管理收入增長甚至爲0%。京東集團財報顯示,2023年三季度實現營收2477億元,同比增長1.7%,低于二季度7.6%增速,也大大低于去年三季度11.4%增速。

當然,這也不怪平台本身,整個電商行業已經進入存量市場,用戶增長觸達天花板。在這個大環境下,拼多多的打法無疑是最貼合“版本的”。

況且,做生意不是寫文章,本就沒有“抄襲”一說。商業的發展,向來是在相互借鑒中叠代的。而且強大的平台往往擁有創新能力,並不怕被同行借鑒。就像拼多多的全托管模式被模仿了之後,又推出了“半托管模式”。

所以,就像齊白石所說的一樣“學我者生,似我者死”,任何商業模式都是需要創新的,完全照搬只會故步自封。發揮自身優勢的同時補足短板,才是平台順應時代變化的最優解。

作者 | 風清

0 阅读:144
评论列表
  • 2024-02-22 13:24

    每個吐槽特母罰款限制貨款的都不值得同情。

電商報

簡介:電商行業信息服務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