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常勝:美政客指責我們産能過剩,其意不在汽車或貿易,而在軍事

秦安戰略 2024-05-16 06:30:19

這幾天,看到不少文章說美國政客指責我們産能過剩是由于我們的新能源汽車、電池等擠壓了美國汽車和新能源市場,並導致美中貿易出現逆差等原因。

這個原因本就是美國給出的,是其爲指責我們産能過剩、逼迫我們再次大規模去産能、轉換動能等打出的幌子。

美國政客現在指責我們産能過剩與之前多年連續催促我們進行碳減排、控制PM2.5、去産能、動能轉化一樣,目的在于扼殺我國的工業生産制造加工能力和規模,特別是爲了達到對我們的軍事裝備制造業進行釜底抽薪的目的!

大家可能對之前有個女公知主持推出的一個電視片《蒼穹之下》有印象。這個片的大意是,造成我國環境汙染、碳排放增多、PM2.5超標等的原因在于國有工業企業多,要想防制汙染、減少碳排放、控制Pm2.5等,就得對這些國有企業進行私有化改制。

難道這些國有工業企業變爲私有企業就各項環境指標達標了?

可見,這就是直接說出了美國政客的目的和意圖,根本不是啥新能源汽車、電池或貿易逆差等原因,而在欲消滅我們的國有工業企業。

當然,這個原因還沒有說透,說直白點就是,這些央企國企一旦私有化後,便于輕易被美西方猶太資本滲透、控制和消滅,從而徹底毀掉我國的工業生産制造加工能力。

當年美國政客爲了讓我們已經多次試飛成功、性能得到可靠檢驗的運10大飛機項目下馬,就是靠的這種忽悠、欺騙、奚落、耍笑手段,而我們一些代理人或買辦勢力卻很樂意接受。

美國政客向我們給出的減少碳排放的路徑和辦法,首當其沖的就是我們的火電和鋼鐵企業。所以我們對火電規模進行了壓縮和控制,而興起一大堆私人太陽能電站和風電場。

再者,爲啥美國政客從來沒有嫌棄我們的房地産過剩、沒有說過我們房地産金融化嚴重、不提醒我們“匹凸匹”詐騙超標、不指責我們對美國債購買力過足、沒有批評我們私有企業過剩地占到全部企業的百分之九十、沒有聲討我們噴灑與轉基因種子配套使用的除草劑使汙染環境嚴重,以及代理人、買辦漢奸間諜等過剩?

提到上市的軍工鋼鐵企業撫順特鋼公司的股份化,筆者突然想到了軍工企業證券化、混合化的鼓噪。企業一旦上市,成爲上市公司,那各種信息披露就得及時、全面、廣泛,這樣是否容易造成泄密?軍工企業引入私人股東,這些私人股東就有權力對入股的軍工企業進行全面的了解和掌握,這會不會造成泄密?難道這些軍工企業不上市融資就真的生存不下去了嗎?

這幾年,美帝之所以能夠對我們的各類科技及軍工企業進行精准打壓和制裁,除了主要原因是代理人、買辦、漢奸間諜等出賣外,這些上市公司的常規信息披露也是一個原因。

所以,讓軍工企業、軍事科研機構等上市或混改,不是啥好招數!

言歸正傳!

我們知道,電力是工業企業維持生産制造加工的動力,沒有電源,任何生産制造加工業都得停頓;而鋼鐵企業是生産制造軍事裝備的原材料源泉。

試想,如果沒有電力、沒有鋼鐵,莫不說進行生産制造加工軍事裝備,連普通的民生都維持不了!

需要指出的是,美帝對我們的工業企業生産制造加工能力的遏阻可謂持之以恒、锲而不舍!

疫情期間,美帝總統氣候特使克裏頂著病毒、冒著生命危險,不遠萬裏來到中國,落地大上海。其主要動機和目的就是要求中國減少碳排放,應對氣候變暖。當然首當其沖就是要求中國取消燃煤發電和壓縮鋼鐵産能和規模。

氣候到底變暖沒有?不好一概而論,但即使一定範圍、一定時間、一定程度變暖,也絕不是碳排放爲主因。

自然界是個自我調節、自我平衡、自我修複的生態系統,有碳排放就有碳吸收,綠色植物不就是吸收碳的嗎?假如沒有碳排放,綠色植物還能生存嗎?

美帝爲啥咬定碳排放做文章?操縱病疫和氣候兩張牌,是美帝今後控制世界的主要伎倆。

這裏先不說病疫,單就氣候而言,打著控制氣候變暖的幌子,要求其它國家減少碳排放,就是爲了限制它國工業和科技發展,使國家安全走向危險境地。

試想,如果我們把燃煤電廠關掉,那太陽能電站、風電場能維持龐大的工業用電嗎?可以肯定地說,今後相當長時期,最關鍵最可靠最穩定的電源還是燃煤電廠。假如爆發戰爭,那些山頂及地表一覽無余的風電場和太陽能電站很簡單就會被摧毀,有限的水電大壩和核電反應堆則可能變成對本土的最大威脅和危害。想想都害怕!

現在的俄烏戰爭,自從俄羅斯開始啓動轟炸烏克蘭的全國發電站,烏克蘭和美西方立即著急了,開始對俄羅斯進行指責和誹謗。因爲,烏克蘭電站被摧毀,其武器生産制造加工立刻停頓、戰場態勢馬上逆轉。俄羅斯現在在俄烏戰場取得重大進展的一個原因就在這裏。

美帝作爲被資本集團控制的國家,對人類沒有多少善心、對世界不負多大責任,其打出氣候變暖的牌子要求中國減少碳排放,有其不可告人的目的和險惡用心。我們要保持高度警惕和戒備,切不可和著美帝的節拍起舞!

如果美帝真的負責任、有擔當,確實關心碳排放和氣候變暖,那請它們首先拒絕食肉、下馬軍事重工業項目、停止對外戰爭和掠奪、制止以色列轟炸巴勒斯坦人民的硝煙、熄滅俄烏戰爭的炮火!如果做不到,我們絕不讓步、決不按其口哨起舞!

在大國核武能力相對平衡的今天,美西方亡我之心依然不死!美帝已經在生物及氣象武器等方面深耕多年,其戰爭形態、方式、手段已趨于隱蔽化、卑劣化、間接化。放棄幻想,避之遠之絕之抗擊之是唯一正確選項!

有人會問,說啥碳排放了?美帝現在是咬我們産能過剩而不再提減少碳排放了!說碳排放也好産能過剩或其它也罷,是一個歌的多種唱法,目的就一個,即消滅我們的國有工業企業、毀掉我們的軍工生産制造加工能力!因爲美帝支持的俄烏戰爭及以巴戰爭的炮火每天都在大量碳排放,快要達到和平年間多少年的總量,所以它們現在不好再提減少碳排放了,只能變種地以“産能過剩”相稱。否則自己不尴尬,尴尬的就是別人!

所以,美帝一直鼓噪的氣候變暖、減少碳排放、去産能、轉換動能、産能過剩等,目的就一個,在于扼殺我們的軍事工業。

這裏簡單說一下“動能轉換”。動能轉換和之前的紅火的去産能、淘汰落後産能等運動,大同小異,一個目的,都是美帝喜聞樂見和要求的節奏。其就是在美帝倡導的萬能的市場經濟的條件下,利用行政計劃命令手段幹預經濟發展、産業走向、項目建設以及供給方向和消費需求的行爲。也就是利用行政計劃手段取代自由市場調節功能,實現生産制造加工業向美帝喜聞樂見的方向發展。

看看,這裏美帝不僅不回避,還鼓動使用其和公知聞之色變的“計劃”手段!所以,只要對其有利,美帝就倡導使用什麽手段!

現在有個論斷是“市場對資源配置起決定性作用”,這是對市場的拔苗助長式的期待和對市場的高看一眼。一只虛無缥缈的看不見的黑手,沒有這個功能、力量和智慧對資源配置起到決定作用。

如果說市場有啥靈光,那就是根據利潤最大化的利益驅動原則,會自動推動動能轉換,而不需要所謂行政手段的人爲推動。一個動能有需求有利潤就有存在的基礎和必要,人爲地強行推動轉換可能適得其反、欲速不達。

比如,采煤行業,人工挖煤不僅效率低成本高利潤小安全風險大,人們會不斷自覺地推行和選擇機械自動化開采,從而自然或自覺實現動能轉換,不需要啥人爲推動。

再比如,綠色新能源的風光電比傳統火電幹淨安全,但其所發的電量電能目前還不能滿足大量工業或民用。所以不能人爲將火電關停,由風光電取代,實現什麽動能轉換!

時候未到,強扭的瓜不甜;火候不到,硬出鍋的飯不熟;月份不滿,刨腹産的孩子易夭折!人爲強行地去産能或轉換動能,就是違反市場規律、破壞生産制造加工能力!

需要強調的是,與去工業産能和動能轉換一樣可怕的是去政府職能。

我們之前常聽到簡政放權、政府向社會購買服務和同第三方中介合作等的鼓噪。這就是所謂的去政府職能。

這裏重點說說政府購買服務。

服務購買要慎重!

“政府向社會購買服務”這個口號曾紅極一時。當然,這裏的“社會”專指有一定社會地位和影響力的私人大資本大集團大公司大組織。因爲一般的社會私人小單位挑不起政府交給的大服務重擔。

疫情核酸檢測就是政府向社會購買服務最標准的例子。

國家或當地政府出錢,由私人資本公司承接本由政府部門或公有機構提供的核酸檢測服務工作。然而效果怎麽樣?

首先,服務不是都能夠買的。政府部門、國有單位及其工作人員,都是爲人民爲社會服務的直接主體,這是國家性質和黨的宗旨決定的。

購買服務在一定程度喪失和轉移了政府部門的行政權力!

其次,被購買服務的個人或單位,由于有利益驅使,通過所謂提供服務的機會和過程,不擇手段、見縫插針、制造借口,不斷擴大服務範圍、引深服務程度、延伸服務對象和時間,在源源不斷取得所謂服務費的同時,自然而然地取代政府部門或機構,獲得政府權力、行使政府職能。甚至反客爲主,慢慢使政府部門和國家機構淪落爲爲其服務任其擺布的店小二。

因此,有必要警惕政府向社會購買服務,成爲私人資本介入政權的機會。所以,我們一定要驚醒!美西方政客蠱惑我們的工業産能過剩而去産能、政府職能過剩而去政府職能,異曲同工,都是爲了制造禍亂、釜底抽薪,顛覆政權!

王常勝,2024年5月15日

注:本文作者爲“秦安戰略”智庫核心成員王常勝,爲本平台原創作品,歡迎朋友們留言交流,一起網聚智慧、網聚人氣、網聚力量。

8 阅读:650
评论列表
  • 2024-05-16 12:30

    很簡單,凡是醜國指責的我們就堅持[無奈吐舌]

  • 2024-05-17 06:07

    有道理[點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