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遍全球的中國風IP,還是涼了

獨立魚電影 2024-03-28 11:25:59

亞洲文化,越來越成爲好萊塢賣點。

光是今年,就有了不少大熱門。

前有《降世神通:最後的氣宗》,融合東方元素大雜燴。

後有《三體》,將中國科幻IP帶向全世界。

除了這兩位大熱門,最近又有一大IP登陸院線。

一直以來,它人氣極高,每部新作都很賣座。

稱之爲「好萊塢第一中國風IP」都毫不過分。

但意外的是,這一次卻讓中國觀衆感到有些變了味。

今天,魚叔就來跟大家好好聊聊它。

《功夫熊貓4》

Kung Fu Panda 4

「西方的皮,東方的心。」

這句豆瓣高贊影評,算得上是第一部《功夫熊貓》的完美概括。

2008年,《功夫熊貓》上映即大火。

豆瓣8.2分,票房1.86億。

不俗的成績,爲系列後兩部打下了粉絲基礎。

隨後的兩部,票房更是水漲船高。

《功夫熊貓2》,票房6.11億。

《功夫熊貓3》,票房10億。

憑借這三部曲,該系列成爲好萊塢最成功的中國風動畫。

《功夫熊貓》之所以如此受歡迎,離不開主創對中國元素的巧妙運用。

首先是有趣的角色設計。

主角阿寶是個熊貓,從外形到性格都很「犯規」。

憨態可掬的外貌,圓滾滾的身材,再加上吃貨人設,很難不討人喜歡。

其他角色的設定也都十分討好。

被譽爲傳奇的功夫大師,是只烏龜。

仙風道骨,法力無邊,頗有「龜仙人」的感覺。

「蓋世五俠」則是老虎、鶴、蛇、猴子、螳螂。

五人身手各異,個性鮮明,一出場就是滿滿的江湖俠士風範。

其次是考究的東方審美。

建築都是中式的。

從傳統樸素的四合院,到雕梁畫棟的翡翠宮。

還有粗麻綢緞等中式服飾配飾。

以及包子、年畫、剪紙等中式生活元素。

可以說,單憑這樣精細地道的東方世界,就足以讓人拍手叫好。

再來是正宗的功夫打鬥。

第一部上映時,導演馬克·奧斯本就說,電影靈感來自于電影《功夫》。

而《功夫熊貓》裏的動作設計,也是根據很多中國功夫片學習創作。

比如「蓋世五俠」,就分別對應五種象形拳。

虎、猴、鶴、蛇、螳螂,分別代表威武、靈巧、輕盈、陰柔、果斷。

不僅各有特色,而且都跟角色性格融爲一體。

又比如烏龜大師。

看似年邁脆弱,但卻有以柔克剛、四兩撥千斤的力量。

恰恰對應著太極拳的精髓。

再比如阿寶。

他用搶包子習武的過程,很容易讓人想起《蛇形刁手》裏成龍和袁小天爭碗的橋段。

相似的設計不同的效果,讓觀衆覺得親切的同時,又充滿新鮮感。

正是這些獨具匠心的動作戲,牢牢俘獲住了觀衆的心。

最後,則是貫通中西的內核思想。

電影講述的並不是一個簡單的冒險故事,而是用東方特色故事傳遞普世價值觀。

就像貫穿全片的神龍秘籍。

到頭來,阿寶卻發現裏面空無一字。

面對這個無字天書,阿寶一度覺得之前的努力全都白費。

這時,父親這樣安慰阿寶:

「我們家面條的秘方就是沒有秘方,想要做出特別的東西就必須相信他很特別。」

簡單一番話,使得阿寶頓悟。

正如武俠小說裏的「無招勝有招」一樣。

從來就沒有什麽無敵的秘方,真正的絕技是不拘泥于任何套路和招式。

另外,還有各種東方思想,融入在電影之中。

因而看得時候不免讓人懷疑,主創到底考究了多少中國文化。

這樣的中西合璧,也贏得了全球觀衆的好感,讓這個IP一路大火。

越到後面,這個系列也越突顯出對中國觀衆的重視。

其中,《功夫熊貓3》算得上系列最特別的一部。

它是第一部中美合拍動畫。

當時甚至還爲國語版專門做了中文口型和面部表情,以配合中文表達習慣。

請來的配音演員,是成龍、周傑倫等頂流明星。

足以可見《功夫熊貓3》的用心。

直到今天,《功夫熊貓》系列還是我心目中好萊塢將中國元素運用的最好的動畫電影。

如果硬要說缺點,恐怕只能怪這樣一部中國味極濃的電影竟不是國産的。

說實話,《功夫熊貓4》的出現讓我有些意外。

前三部的故事和角色塑造都已十分完整,第四部還能怎麽拍?

故事銜接在第三部結尾。

此時的阿寶,忠實履行著「神龍大俠」的職責。

懲奸除惡,守護四方。

而阿寶也十分享受這樣的生活。

這時候,師父卻給了阿寶一個新的任務——

選出新的神龍大俠。

又爲什麽正值壯年的阿寶要讓出神龍大俠的身份?

阿寶也是百般不情願。

但師父給出的解釋,只是「流程」而已。

就這樣,新的神龍大俠選舉大會排上日程。

不出意外,這次選舉大會沒有結果。

但師父還是要求他選出一個接替者。

也正是這時,阿寶得知遠處出現了新的反派。

于是,他將這次冒險稱作「神龍大俠的最後一戰」,繼而踏上征程。

之後的劇情便是滿滿熟悉的套路。

阿寶遇上了小狐狸小真。

兩人誤打誤撞從對手變成隊友,共同踏上尋找大反派的冒險。

不用多想,這個新角色小狐狸就是新的神龍大俠。

至于爲什麽,就連阿寶也沒有給出很充分的理由。

總的來看,《功夫熊貓4》在視效上依然精良。

打鬥戲,還是典型的中國功夫+阿寶的耍寶嬉鬧。

但劇情邏輯上,卻讓人看得稀裏糊塗。

戲內不知道阿寶爲什麽一定不能當神龍大俠。

戲外不明白爲什麽一定要拍這一部。

無論是主題表達還是人物塑造,前三部已然圓滿。

而這時隔8年的第四部,就顯得狗尾續貂毫無必要。

故事上也毫無新意。

就是生硬地將阿寶推上新的冒險之旅。

出門,打怪,結束。

相當直白,幾近白給,毫無驚喜可言。

就連阿寶和小真的搭配,都有些好萊塢近年流行的大叔帶娃味道。

這樣一部以阿寶爲片名的電影,觀衆最想看的當然是阿寶,最關心的也是阿寶的成長與變化。

但問題是,之前的三部電影已讓阿寶完成成長。

那麽這一次的人物弧光,應該放在誰身上?

于是,新角色小真就成了那個對象。

可惜,她也走了一個十分俗套的成長路線。

從原先假意示好的夥伴,到中途叛變的臥底,再到最後的迷途知返。

對觀衆來說,這樣的劇情已然不新鮮。

再加上很多轉變過程太過生硬,更加讓小真這個角色立不住。

最終觀感就會變成,她怎麽突然就叛變了,或是怎麽就神龍大俠了呢。

同樣的問題,也存在在新反派身上。

魅影妖後的噱頭很是唬人。

不僅能夠隨意幻化變形。

後期還能夠打開靈界大門,將阿寶過去交手的各路反派功夫爲自己所用。

順便讓我們看到之前的大龍、沈王爺等走個過場。

乍一看,很厲害。

甚至在最後和阿寶的交手中占據上風。

但是,她卻莫名其妙地輸給了小真。

只見小真用了一招法杖技能,反派就輸了。

原來,這唬人的反派只是個外強中幹的紙老虎啊。

還是說,最強的其實是這個新角色小真?

就這樣,高潮潦草收場。

無論是阿寶、師父這些老角色,還是小真、魅影妖後這些新角色,都很難留下深刻的印象。

唯一讓我記住的,反而只有結尾登場的蓋世五俠。

五人各秀招數,愣是從大俠的身份變成了彩蛋角色。

而且還都沒有說話(可能是說話就要配音,配音太貴)。

彩蛋,也救不回正片。

截至目前,《功夫熊貓4》在中國內地預測總票房不到3億。

相比前兩部,甚至還不到一半。

口碑也只是勉強及格,豆瓣6.6,還有下降趨勢。

這一部最讓我意難平的,還得是這個系列的內核丟失。

前三部之所以成功,離不開電影中貫穿始終的中式哲學思想。

比如烏龜教導「心如止水」。

表面上看,這似乎只是個笑點設置。

但實際上,卻是在教導浣熊師父走出苦惱的境遇。

只有心靜,才能看清事物的本質,找到解決辦法。

這既是一種佛家教誨,也爲故事發展埋下伏筆。

又比如阿寶的打鬥方式。

在第一部與大龍的戰鬥中,阿寶自行參悟了借力打力、以柔克剛的招式。

看上去滑稽可笑,但效果相當驚人。

這樣的設定無疑是將道家思想融入到創作層面的又一例證。

反觀《功夫熊貓4》,幾乎沒有了過去那些巧妙的設計。

「心如止水」徹底淪爲笑點。

就連浣熊師父都沒法老老實實打坐。

武術風格也毫無新鮮的創意。

至于點題金句,也只剩下各種幹癟說教和插科打诨。

更何況,從阿寶嘴裏講出來也會顯得有些尬。

正因爲失去了對中國元素融會貫通的運用,《功夫熊貓4》更像是一部好萊塢流水線産物。

它丟失了曾經讓其引以爲傲的獨特內核,不再傳奇。

這些年,以東方文化爲背景的故事在好萊塢越來越受歡迎。

但,單純依靠表面化、形而上的中西元素拼貼,已經很難成功。

大家更青睐的,反而是更加具體的人物內心與情感關系的刻畫。

比如《瞬息全宇宙》《青春變形記》等等。

都將具有中式家庭特色的情感內核,作爲表達的主旨。

這顯然是《功夫熊貓4》沒有注意的。

只是靠敷衍了事的吃老本,成了它無法複刻過去榮光的一大原因。

當然,它還有機會。

按照規劃,第四部是新三部曲的開端。

如果後續還能回到對中國元素的深入理解上,未嘗不能再獲成功。

不然,就只能讓傳奇留在過去。

0 阅读:326
评论列表
  • 2024-03-28 12:09

    這部沒看過不好評價,但前三部從人物刻畫到場景設計,處處透露出東方禅意思想,是在認真講述東方內核的故事的。至于這一部,開畫IMDB評分就不到7.0,現在6.5估計隨著時間推移後面還會往下走,已經沒有了買票去看的動力。

  • 2024-03-28 13:55

    爲什麽總有人用不喜歡嬰兒來論證貓不像嬰兒(指特征),用社會化後的人的喜好來判定生物本能上的東西是否有點

  • 2024-03-28 13:48

    東方的皮,西方的心還差不多

  • 2024-03-28 12:03

    《功夫熊貓4》在西方的市場表現不俗,但卻讓中國觀衆感到有些變了味,這一次的表現讓人有些失望

  • 2024-03-28 15:53

    中國風IP在好萊塢的熱度不減,但《功夫熊貓4》卻讓中國觀衆感到有些變了味,這一次的表現讓人有些失望

獨立魚電影

簡介:電影從未如此有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