購房補貼兌現難!出台優惠政策得悠著點

北京日報客戶端 2024-04-03 12:35:46

據媒體報道,近年來,一些地方以降低落戶門檻、提供購房補貼等優惠政策吸引人才留住人才,然而意想不到的是後續遲遲不兌現,引發了不少網友的關注。

當地回應中,多以“財政資金緊張”“財政十分困難”爲由,請提問網友諒解。乍看理由冠冕堂皇、無法反駁,但仔細了解,其實不太經得起推敲,最明顯的問題就是時間,比如河南鄭州中牟縣發布《最高補貼房價50%!鄭州人才首次購房補貼新規出爐》一文的時間是2024年2月21日;安徽六安舒城的政策依據是2022年5月出台的《六安市人才購房補貼實施細則》,遠不過兩年,近則兩個月,財政情況如何,恐怕並不難預料。一邊宣傳,一邊“掏空”,莫非是現代版的“口惠而實不至”?

窺一斑見全豹。政策兌現不盡如人意,並不是一個新問題,如“未兌現人才引進待遇”“政策兌現緩慢”“企業或人才對政策的認可度不高”等消息屢見報端。這背後有多重原因,不難想見:

一是政策支撐不足,所謂加大政策支持力度,歸根到底是要靠真金白銀的支撐和保障,一些中小城市資源少、基礎弱,因此政策出台後面臨不確定性較大;

二是配套機制不夠,尤其是在“搶人大戰”中一些地區盲目攀比、“運動引才”,卻沒有建立起長期可持續的配套政策體系,難免後續乏力;

三是政策本身欠妥,一些優惠政策“看起來很美”,可實際上存在照搬照用、“抄作業”的成分。如果一味放任,優惠政策就會變成空頭支票,或將出現人才失去信心、“得而複失”的情況。

從人才優惠政策,到優化生育政策,再到企業稅費補貼,政策的實施必然受到財政狀況影響,而其制定和出台,也應該遵循同樣的邏輯,不能事後再搬“財政資金”背鍋。此類現象也折射出一些地方政策制定隨意性大,缺乏監督。

比如,有的地方出台了優化生育政策的實施辦法,但相關配套政策和細則卻不見蹤影;有的地方政策比較“雞肋”,如人才公寓分布區域不均,位置偏遠,利用率低下;有的地方兌換條件苛刻,根本無法實現,等等,一定程度上都存在缺乏事前調研、事中評估、事後監督等問題。退一萬步說,即便由于客觀原因一時無法兌現承諾,也可以通過信息公開等方式,回應關切、做好溝通,遮遮掩掩、“不告不理”,只會陷入被動。

優惠政策是衡量營商環境、發展環境的一個重要指標,小則關乎個人成長成才,大則關乎經濟社會持續健康發展。政策既要應出盡出、盡力而爲,也要因地制宜、量力而行,不能爲了出台而出台,否則就會適得其反。對此,去年中央經濟工作會議專門強調,在政策實施上強化協同聯動、放大組合效應,在政策儲備上打好提前量、留出冗余度,在政策效果評價上注重有效性、增強獲得感。令行禁止,只有不折不扣貫徹落實,以政府過“緊日子”讓群衆過“好日子”的精神,切實把政策利好變成看得見、摸得著的實惠,才能真正起到穩預期、強信心的作用。

0 阅读:70
评论列表
  • 2024-04-03 16:53

    周圍村子都有這樣的規定

  • 2024-04-03 14:15

    山西省晉中市也出台鼓勵購房政策,文件上買房給補貼,補貼什麽時候給沒有期限,與其他多地是不是同樣的配方

  • C
    2024-04-03 17:08

    外地在本市已經購買四年了還能享受補貼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