變法富國強兵爲何被車裂,商鞅對我們現在又有什麽影響?

沉浮于世界 2023-02-03 11:26:52

商鞅作爲法家的代表人物,幫助秦富國強兵,偉大的政治家,可以稱爲中國曆史上第一個真正徹底的改革家,他的改革不僅限于當時,更影響了中國數千年,這樣的一個人爲何淪爲車裂的結局?對我們現在的社會又有什麽影響?

出身背景

商鞅,又叫公孫鞅,原本是衛國的公子,因被封載到商譽之地,所以後世就叫他商鞅。商鞅很有才能,公叔痤的門客,公叔痤臨終前向衛惠王推薦,且告誡衛惠王,若你不用他,就把他殺了。衛惠王認爲公叔痤是神志不清,推薦了一個無名鼠輩。所以說既不殺、也不用。看不到出路的商鞅,就跑到了秦國得到了秦孝公的認可,開始在秦國變法。

變法內容

對于我們學到的關于商鞅變法的內容大概有:廢除貴族的井田制,國家承認土地私有,允許百姓自由買賣;獎勵耕戰,免除徭役;授爵位和田宅,廢除沒有軍功的舊貴族特權等等都只是概述,真正關于商鞅變法的具體內容,其實很多現在都失傳了。

其次對後世影響最深的還是流傳很廣的《商君書》,據說是商鞅寫的,被後世人稱爲禁書。據專家考證,裏面大部分都是後人在商鞅思想的基礎上總結整理的。它的思想與儒家背道而馳。具體講述的原因大家可以自信搜尋查找。

總結下來,商鞅變法就兩個關鍵詞打仗和種田。看來商鞅是個現實主義者,在落後吃不飽的年代,根本談不到思想道德。所以商鞅骨子裏對儒家的那一套是嗤之以鼻。認爲國家想要強大,要有足夠的糧食和強大的軍隊,其余統統都是扯淡。立木爲信立了威信,開始搞土地改革,具體措施就是費分封,制郡縣。首先,貴族世襲的爵位和土地都沒有了。不管是貴族還是平民,一切以軍功爲准,功勞大的封爵,功勞小的,就算上一個敵人,也給你分田。這樣一來,秦國的貴族就開始消亡,充分調動人民積極性,國家實力大大增強。可以說,秦國是集全國之力在打仗,而其他六國只有貴族在打仗,其結果可想而知。

解決了土地所有制的問題後,接下來就是怎樣讓老百姓老老實實的種地。商鞅就在秦國搞了一套戶籍制度,每一個人都要登記戶口,再發一張身份證,再用強制手段把大家庭拆成小家庭, 五家爲五,十家爲十,按人頭征稅。商鞅還規定,民衆沒有命令把他遷徙,沒有身份證,不准在外面住店,乖乖種田,否則就是犯法。對于犯法的人,民衆要舉報一個人,和在戰場上斬獲敵人首級享受一樣的待遇。如果你不舉報,你周邊幾戶人家都是同罪,這叫連坐。通過這種制度,商鞅就把人民牢牢地綁在土地上。爲了保證種田的效率,商鞅還用法律規定了農民要怎樣種田。水稻的種子每畝播二鬥,大瓣谷子和麥子用一鬥,小豆 2/ 3 鬥,大豆半鬥。如果土地肥沃就適當少一點,土地貧瘠就多一點。這些標准都是根據之前的經驗得出的最科學的種田方法,國家用法律保證農民以當時最高效的方法耕作。

造成影響

商鞅變法的本質就是以立法的形式在秦國建立中央集權的軍國主義,把國家的每一個人都變成了只懂得種田和打仗的工具人。底層人民想上身,只有去打仗,用斬獲敵人的首級來授功封爵。所以在戰場上,你要是和秦軍交戰,你的腦袋在他的眼裏就是爵位和財富。戰場上的秦軍個個都是亡命徒。通過軍功授決制,秦軍的戰鬥力大大加強。但是秦的性格也變成了勇武好戰、功利主義和實用主義。

人沒有了獨立的思想,所有的人都成了戰爭機器的零件,不折不扣的工具人。所以戰國時期的大思想家,沒有一個是秦國的。而商鞅的治國理念就是不要讓人民有思想,要把你變成工具人,只知道打仗和種田就夠了,因爲越愚蠢的人民越好管理。

結局悲慘

商鞅的變法雖然得到了秦國民衆的歡迎,卻嚴重地觸犯了舊貴族的利益。還是有舊貴族企圖暗害商鞅。秦孝公死後,曾經犯過法的太子繼了位,這位太子就是秦惠文王。舊貴族見報複的時機已到,秦惠文王在舊貴族的煽動下,派官吏去逮商鞅去。商鞅聽到消息,跑到半路找旅店住宿。旅店的主人就說商鞅定下的規矩沒有憑證,不能讓住。商鞅不得已企圖逃往旁邊的魏國,結果魏國一看秦國這麽強大,不想惹事。商鞅打算武裝反抗,但變法以後的秦國軍隊,那叫虎狼之師。戰鬥的結果,商鞅先被逮著,然後遭到了最殘酷的刑罰車裂,並且全家被屠殺。

結語

當然,商鞅雖然被殺了,但他的新法卻沒有被廢。他爲秦國從西方強國走向超級大國奠定了最爲堅實的基礎。也對現在的社會起到的一定的影響。擺脫人治,確立依法治國,有法可依,有法必依,執法必嚴,這是商鞅思想的核心精髓,他的出現也確立了我國現今法制社會的延續。

0 阅读:62

沉浮于世界

簡介:歡樂的時光就要開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