波音飛機3天4事故,已成全球風險最高飛機,兩位吹哨人離奇去世

現代物流報 2024-05-14 09:13:13

文 / 現代物流報全媒體記者 賈奧勝

5月11日,根據央視財經報道,美國聯合航空的一架波音737飛機在從日本福岡機場起飛後遇到了襟翼故障,因此緊急返航。

(圖源:新華社)

此外,5月9日,在塞內加爾首都達喀爾的機場,一架波音737-300客機在9日淩晨起飛時失控,沖出了跑道。飛機的部分機身、引擎和機翼受到了損害,並且起火。

土耳其克雷頓航空的一架波音737客機5月9日在南部機場降落時,前輪爆胎,但無人傷亡,機上190人安全撤離。

三天四起事故!

同一天,中國自主研發的首架遠程寬體客機C929也取得了新的進展。中國商用飛機公司目前正在積極推進C929的適航准備工作,並計劃在今年年底向民航局提交型號合格證的申請。

事故頻發 波音公司陷入信任危機

波音公司,作爲全球航空航天領域的巨頭,擁有悠久的曆史。自1916年成立以來,波音不僅在民用和軍用航空領域創造了無數的第一,而且其創新和技術突破推動了整個航空業的發展。

然而近年來,波音飛機事故頻發。

2024年以來波音飛機事故情況(截至5月13日)

2024年1月5日,美國阿拉斯加航空的一架波音737MAX 9型飛機由于內嵌式緊急出口脫落,不得不緊急返回波特蘭國際機場。

3月7日,美國聯合航空還有一架波音777-200型飛機在從舊金山國際機場起飛不久後失去了輪胎,不得不改變航線迫降,這導致了舊金山國際機場的一條跑道臨時關閉。

3月8日,美國聯合航空的一架波音737MAX飛機在休斯敦喬治·布什洲際機場降落時跑道外滑,幸運的是沒有造成人員傷害。

3月19日,另一家美國聯合航空公司的波音757客機在飛行中出現了機翼破裂的問題,不得不緊急降落。

美國太空探索技術公司(SpaceX)首席執行官馬斯克今年三月份在X上對波音公司進行了“嘲諷”:乘客可以帶螺絲刀等工具乘機,以幫忙維修飛機。

誠然,在如此之多的事故報道後,龐大如波音集團也難以避免公衆對其信任的動搖。

公開資料顯示,4月17日,爲波音服務17年的質量工程師薩萊普爾在國會聽證會上說,波音通過“走捷徑”提高生産速度,可能降低787型“夢想客機”的安全性和使用周期,雖然波音公司否認將生産速度置于安全和質量之上,但這些指控和調查使人們更加確信,這家美國最古老的飛機制造商之一已經迷失方向。

兩位吹哨人先後去世令人質疑

3月9日,曾多次爆料波音制造問題的波音公司62歲前員工約翰·巴尼特(John Barnett)在接受質詢當日被發現死在自己停在酒店停車場的卡車中,法醫報告稱,62歲的Barnett死于明顯的“自傷”。

隨著波音公司面臨産品質量爭議的持續發酵,曾經擔任波音供應商,勢必銳航空系統公司(Spirit AeroSystems)公司質量審核員約書亞·迪恩(Joshua Dean)于4月30日突發疾病離世,年僅45歲。約書亞·迪恩的去世再一次將波音公司推向了輿論高潮。

據《西雅圖時報》5月1日報道,其家屬說,大概兩周前,約書亞·迪恩因爲呼吸困難就醫並住院。隨後他的病情不斷惡化,被診斷感染抗藥性金黃色葡萄球菌,最終病逝。

值得一提的是,迪恩是最早發現波音737 Max噴氣式飛機存在潛在危險缺陷的人之一。

迪恩的家屬表示,在醫生爲他進行肺部支氣管鏡檢查時,發現他的肺部充滿了大量細菌,這導致了腎髒功能衰竭,最終不幸去世。

作爲第二個因揭露波音問題而受到廣泛關注的吹哨人,他的意外死亡引發了公衆的極大關注。連續兩位吹哨人的去世給波音公司籠罩了一層神秘的陰影。

迪恩的母親Virginia Green已經要求進行屍檢,以便揭示迪恩意外去世背後的原因,但這可能需要等待數月才能得到結果。

波音貨機占據中國航空貨運大頭

即便波音飛機事故如此之多,也並不影響它提供著全世界90%航空貨運運力。

在中國貨運航空市場,快遞公司已然成爲了波音的大客戶,這得益于疫情之後,快遞企業對于自有貨機愈發激烈的追逐。

波音貨運飛機在華部分物流企業訂單不完全統計

據了解,順豐航空、中國郵政航空、圓通航空、京東航空等企業所采購的貨機清一色爲波音飛機。中國郵政是最早入局航空貨運的快遞公司,但就數量而言,順豐航空始終高居榜首。截至2024年3月,順豐航空投入運行的全貨機數量已達87架,擁有以波音747、767、757、737機型組成的全貨機機隊。

(圖源:順豐航空)

根據波音公司發布的預測,中國在未來20年將需要大量的新的民用飛機,其中包括貨機。這表明波音在中國的航空貨運市場有著巨大的潛在商機。

在波音公司發布的2022版《商用飛機市場展望》(CMO)中,波音公司預測未來20年全球在用民用飛機(不含支線渦槳飛機)將增加近一倍。到2041年,機隊總規模將從2019年的25900架飛機增長到47080架,大約42%的新飛機將交付給亞太地區的航空公司,其中中國占一半。

中國C919問世 美歐拒發適航症

長期以來,中國飛機制造業一直缺乏自主研發的大型客機。2023年5月28日,中國自主研發的C919大型客機成功從上海飛往北京首都國際機場,完成了其商業首航,這一事件成爲中國航空工業發展中的一個重要裏程碑。

(圖源:新華社)

C919客機首飛成功,歐美國家卻以“我國給C919的補貼是不正當擾亂市場秩序”爲由,拒發適航證,這對C919的國際運營造成了一定的限制。

事實上,歐美也清楚,C919無論從設計、制造再到試飛和批量生産,一切流程都是符合嚴格的標准的。

C919想要走出國門運行國際航線,美國聯邦航空管理局(FAA)以及歐洲航空安全局(EASA)下發的適航證最爲重要,可以得到全球絕大部分國家的認可。

C919飛機訂單情況(據不完全統計,截至5月13日訂單已接近1500架)

在美國政府大肆宣揚所謂的“中國威脅”背景下,令人感到意外的是,波音公司的首席執行官卡爾霍恩在接受美國媒體采訪時,首先對C919飛機的性能給予了高度評價,並指出中國企業要達到相關的生産標准仍需時日。然後,他轉向壟斷話題,強調全球市場規模龐大且在持續擴大,民航領域有三家主要供應商,因此“不應該成爲人們最擔憂的問題,過度擔憂是沒有必要的”。

這一言論的目的無疑是對中國市場的高度認可,表明C919的研發是成功的,但鞏固市場還需一段時間,而在這段時間裏,便是波音繼續擴大自身市場的絕佳時機。

拒發適航證,歐美到底害怕什麽?顯而易見,不允許中國大飛機分食市場。即便美歐聯手,對新生的C919進行“圍剿”,也終究阻擋不了國産飛機走出國門。目前,俄羅斯、巴西、加拿大、澳大利亞、新西蘭等多國,已經同意給C919頒發適航證。可以預見,在不遠的將來,中國的大飛機,通過持續的改進和創新,將如同中國的高鐵一樣,成爲展示中國的另一張名片。

0 阅读:134

現代物流報

簡介:全國物流行業公開發行的專業報紙媒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