叮咚買菜上線“營養選擇”標識,這股飲品成分風終究是吹到了電商

壹覽商業 2024-05-11 10:58:13

出品/壹覽商業

作者/李彥

編輯/木魚

首個上線“營養選擇”標識的自營即時電商出現了。

3月24日,在上海市衛生健康委員會指導下,上海疾控在官方公衆號裏宣布了該中心研制的飲料「營養選擇」分級標識,在上海開始試行。據悉,該標識可綜合反映飲料中含有糖、脂肪等成分情況。

隨後,霸王茶姬、奈雪的茶、快樂檸檬、CHALI等新茶飲、飲料品牌官宣成爲上海首批“營養選擇”的標識試點。

打開新茶飲品牌點單小程序,選擇相應飲品的杯型、溫度、甜度之後,頁面會出現ABCD四個等級之一。

以霸王茶姬爲例,一杯大杯、標准冰、標准糖的醒時春山評級爲B,而一杯中杯、標准冰、標准糖的醒時春山評級則爲C。

壹覽商業獲悉,近日,叮咚買菜也正式上線了“營養選擇”分級標識,成爲首家落地該標識的自營即時電商。

有消費者發現,自己在叮咚買菜購買飲料時,看到很多飲品的左下角都多出了一個新穎的等級標識。壹覽商業了解到,就在叮咚買菜APP的“酒水飲料”這一大類中,不少碳酸飲料、功能飲料、果汁、乳飲、茶飲等飲品,被清晰標注上了放大加粗後的“ABCD”字樣。據悉,其首批標識了90個飲品商品,以幫助消費者按照自己對成分的需求來選購産品。

目前,此功能在叮咚買菜的APP與小程序試行上線,預計2-3周內可通過産品端的更新逐步覆蓋所有用戶。

隨著叮咚買菜等企業的加入,意味著營養分級相關標准的應用場景正越來越多,也意味著消費者對于健康生活方式的價值主張,正在受到更多環節的重視。

那麽,“營養選擇”分級標識,可以在何種程度幫助消費者選購産品?對于電商行業來說,又有何影響?

營養分級:只是參考,不構成唯一標准

類似“營養選擇”分級標識的舉措,並不算新鮮。

在英國,實行“紅綠燈”標簽的形式來推行營養分級機制,將食物中營養素的含量來做成紅綠燈的樣式,用紅色標識來提醒消費者注意需要控制攝入該産品;新加坡則做了飲料分級標簽,根據飲料中的糖、脂肪含量將飲品分成ABCD四個等級。

目前,納入上海第一批“營養選擇”標識試點的主要爲一些現制飲品企業。分級依據來源于飲品中的非乳源性糖、飽和脂肪、反式脂肪以及非糖甜味劑的含量。

據科信食品與健康信息交流中心副主任阮光鋒介紹,以上四個成分,都是市售飲料裏較常見的成分,並且與健康聯系緊密。其中,非乳源性糖爲不是乳糖的糖,乳糖主要來源于牛奶,因此牛奶裏的乳糖並不計算在內。非糖甜味劑指的是包括阿斯巴甜、安賽蜜在內的代糖。

一般來說,糖和飽和脂肪、反式脂肪少,不用甜味劑的飲品就可達到A級或B級的標准。與此同時,一款飲料的營養分級要看其短板,如果某一項指標僅符合C及標准,那麽該款飲品的最終分級也爲C級。

值得注意的是,該營養分級並不構成産品營養水平的唯一標准,營養分級也可能存在一些誤判。

阮光峰舉例解釋道,“比如鮮榨果汁含糖量基本都在5%以上,那麽鮮榨果汁會被列爲C級或者D級,還有一些加了牛奶的咖啡或奶茶,因爲牛奶裏有飽和脂肪,就可能被評爲B級或C級,但其實牛奶裏面含有一些鈣,喝了加了牛奶的咖啡或奶茶,其實有助于彌補鈣的流失。

壹覽商業認爲,對于霸王茶姬這類主打“原野鮮奶茶”的新茶飲品牌來說,加入“營養選擇”標識試點,一方面給予了消費者更直觀的選購飲品參考,另一方面也再次強化了其健康新茶飲的品牌標簽。

而對于叮咚買菜這樣的自營即時電商,則需要考慮更多問題。

自營電商做“營養選擇”標識

壹覽商業了解到,“營養選擇”標識,具體的評級標准不在企業手裏。

以叮咚買菜爲例,整體流程上,由上海市疾病預防控制中心發起並制定相應的評級規則,叮咚買菜提報相應商品清單與相應檢測結果,由疾控中心進行商品的審核與評定,叮咚買菜品控部門進行相關指標的配合與支持。即所有評級的商品,都是經由疾控中心審核評定,叮咚買菜按照評定結果,在産品端進行展示。

和專門做現制飲品的新茶飲品牌不同,像叮咚買菜這樣的自營電商加入“營養選擇”標識試點,上線“營養選擇”標識的産品必然來源于不同合作商,在提報商品清單的過程中或許存在更多考量。

例如,在評級角度得到C、D評級的合作商,出于評級對其銷量影響的角度,或許會傾向于拒絕將其商品提報評級。因此,電商在推進項目的過程中針對這類産品是否提報審核,更需要雙方達成一致。

壹覽商業了解到,叮咚買菜目前未在合作商側遇到太多阻力。近兩年,叮咚買菜一直在供應商群體和消費者中倡導和實踐更清潔、更具健康化趨勢的商品開發理念,因此,叮咚買菜的合作對象大多都和叮咚有一致的開發價值觀,讓這一標識項目得以順利推進。

那麽,評級爲D的産品,是否會被影響其銷量?評級爲A的産品,有是否會因此銷量增長?

因爲營養標識還處在上線初期,産品更新範圍也還在繼續推進,叮咚買菜暫時無法給出確切答案。不過根據其前期對該項目的評估,預計對品類整體的銷量影響有限,並對A、B標識的飲料商品的銷量增長比較有信心。

壹覽商業注意到,在其酒水飲料大類上,包括農夫山泉東方樹葉、三得利無糖烏龍茶在內的無糖茶類飲品均已上線評級爲A的健康標識;而同是農夫山泉旗下的水溶C血橙味複合飲料、NFC橙汁等含糖濃縮果汁飲品,還並未上線健康標識。

由此推斷,站在以農夫山泉爲代表的企業角度看,營養標識的上線對其産品是把雙刃劍。一方面,在營養標識評級標准上獲得A的産品,一定程度上給消費者貼上了“健康飲品”的標簽,銷量也會因此增長。另一方面,部分濃縮果汁等含糖量較高的産品,因爲得到的評級並不一定可觀,目前仍對這一舉措保持觀望狀態。

無論如何,後疫情時代,人們越來越重視健康,越來越多的消費者關注飲料産品成分的來源,尋求健康與口感並存的産品。基于這一趨勢,無論是當下的叮咚買菜,還是未來陸續有可能上線營養分級標識的其他電商平台,在采購新産品的過程中,需要與供應商更多在此方面達成共識。

0 阅读:0

壹覽商業

簡介:專業的消費領域服務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