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帶娃”和“不帶娃”的老人,哪個幸福指數高?答案和想象不一樣

開心果媽媽育兒間 2024-05-03 21:13:22

大家好,我是家庭教育指導師果媽~

你覺得老人是帶娃幸福指數高,還是不帶娃的幸福指數高?

有些人說,不帶娃的幸福指數高。

因爲不帶娃,所以不會和子女産生矛盾,還很自由,想做什麽做什麽,很幸福。

有些人說,帶娃的幸福指數高。

軟軟糯糯的娃抱在手中,多麽幸福啊!含饴弄孫的快樂,誰懂啊!

所以,到底哪個的幸福指數更高呢?

其實,這沒有唯一的答案,因爲,家庭環境不一樣,每個人的心態、想要、要求不一樣。

01 老人的幸福指數,和自己的“追求”有關

每個人的追求,是不一樣的。

且不說老人,就說說我們年輕人。

現在的年輕人,有的選擇丁克,有的選擇只生一個孩子,有的選擇生二胎,有的還會選擇生很多個孩子。

丁克的無法接受養育那麽多孩子的辛勞;

生多個孩子的,也無法理解丁克的快樂。

總之,因爲對人生的追求不一樣,所以,在帶娃這件事情上,老人們的幸福指數也是不一樣的。

果媽身邊有一對老夫婦,六旬的年紀,老爺爺和老奶奶對人生的追求,就不一樣。

老爺爺喜歡含饴弄孫,喜歡將家裏收拾得幹幹淨淨,所以,退休後,他樂呵呵地帶起了孫子。

但是,老太太就不了,雖然她也很愛自己的孫子,但是不願意再每天被困在鍋竈中,所以,她帶娃2年後,果斷將所有的事情都交給老爺爺,然後自己和老姐妹們一起出去旅遊,趁自己走得動的時候,走遍祖國的大好河山。

子女想著,也讓老爺爺一起去。

但是老爺爺說:“我不,我要在家陪我的小孫子!外面有啥好的。”

老人們的追求和喜好不一樣,帶娃的心境也不一定一樣,所以,他們的追求,也決定了他們的幸福指數。

不喜歡帶娃、覺得孩子很煩的老人,帶娃的幸福指數,自然不會高。

但是會帶娃、喜歡娃,愛和孩子一起玩的老人,幸福指數,自然就非常高了!

02 老人的幸福指數,和與子女的“相處模式”有關

有的老人,雖然很喜歡帶娃,但是和子女相處不愉快,幸福指數也會降低;

有的老人,本就不喜歡帶娃,然後和子女還鬧矛盾,那幸福指數更低了。

當然,老人和子女的矛盾,有很多種原因。

比如,老人帶娃哪裏帶得不好,子女看不慣便念叨,矛盾,就來了;

比如,老人喜歡囤塑料袋,子女喜歡整潔,矛盾,就來了;

比如,老人比較強勢,看不慣子女的各種行爲,矛盾,就來了。

老人和子女的相處模式,也會影響帶娃的情緒,多多少少都會影響老人的幸福指數。

而且,這影響的也不只是老人的幸福指數,包括年輕人、孩子的幸福指數都會被影響。

所以在這種情況下,一定要家庭內部協調好。

比如,老人太強勢,帶娃的壞習慣又不願意改,那麽與其去吵架,不如父母自己帶娃;

比如,老人習慣和年輕人習慣無法融合,那麽有話就好好說,商量一下,找一個這種的法子。

方法有很多,吵架,是最不可取的一種。

03 老人的幸福指數,和老年生活質量有關

其實無論是帶娃還是不帶娃,老人的幸福指數,可能會和自己的老年生活質量息息相關。

果媽鄰居家的張奶奶,孫子出生之後,一直都是親家在幫帶。

但是一次意外,親家摔了一跤,骨折了,便回老家休養去了,只能喊張奶奶來幫帶娃。

對于張奶奶來說,帶不帶娃都行,看子女需要。

但是帶了一段時間的娃之後,張奶奶不想回老家了,因爲她覺得,跟子女生活在一起,幫著帶娃,自己過得太舒服了!

每天也就帶帶娃,做做飯,打掃一下衛生。帶娃是新增的,但是娃很聽話,然後即便不在兒子這裏,在老家也得給老板做飯,還得做農活、打掃衛生,一個人也是累死累活。

現在,張奶奶一下子覺得輕松多了。

到了晚上,兒子兒媳回來了,他們陪娃,張奶奶還能去樓下跳跳廣場舞!

吃的、穿的、用的,也比在老家好太多!

然後張奶奶表示:我長期給你們帶娃!

誰不希望自己的生活質量變得好一些呢?

老人帶娃與不帶娃,其生活質量,也都會影響其幸福指數。

像張奶奶這種,子女的生活質量比較高,對帶娃的張奶奶也毫不吝啬,連帶著生活質量也得到了提高,整個人都非常幸福了。

當然了,也有生活質量降低的。

比如,有的子女讓老人幫帶娃,還需要老人出錢補貼家裏,吃的喝的,那是一分錢都不出。

不是所有的老人都有退休金,有存款。

對于這種,老人也只能自己摳摳搜搜,又舍不得不給孩子買,自己的生活質量自然就下降了,幸福指數降低。

作爲年輕人的我們,會因爲生活質量低,而覺得帶娃太累,心力交瘁。

其實有些老人也會如此,他們也會對經濟、生活質量等産生焦慮。

話題討論:你覺得是“帶娃”和“不帶娃”,哪個幸福指數更高?

PS:圖片來源網絡,侵立刪!

5 阅读:3300

開心果媽媽育兒間

簡介:我是開心果的媽媽,一起來聊育兒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