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劇青春”拉開大幕,《0423》致敬隱蔽戰線無名英雄

揚眼 2024-04-23 18:35:11

4月22日,劇青春——慶祝南京解放75周年青年原創戲劇展演在紫麓雨花夢想劇場拉開帷幕。在接下來一個月的時間裏,《建築學家—楊廷寶》《老站》《我和我的父輩》《紅色記憶》《瞿秋白》等劇目將一一與觀衆見面。圍爐點評、解讀交流、觀感體會等系列活動也將陸續開展。

啓動儀式上,6位主創人員分別發表感言。《0423》制作人季敏敏說:“很榮幸能參加‘劇青春——慶祝南京解放75周年青年原創戲劇展演’,與大家一同致敬隱蔽戰線的無名英雄,見證革命先輩在暗戰年代的抉擇和堅守。1949年4月23日是南京解放日,這不僅是一個曆史節點,也是民族新的起點。《0423》作爲本次展演的開幕大戲,也是‘劇青春’的起點,我們希望戲劇不老,青春不朽,理想長存。”

《我和我的父輩》導演郭怡冰介紹說,“《我和我的父輩》是由一對父子的四個人生片段串聯起來的故事,透過不同時代背景下父輩的生活縮影,展現他們在歲月長河中形成的真誠的生活態度和深邃的人生智慧,這對我們當代的青年人有著深遠的影響。”

《建築學家——楊廷寶》編劇馮勉說:“我們說‘一個楊廷寶,大半個中國近代建築史’,楊先生的建築追求與‘家—國—人’的理想有機結合,使命和情感高度統一,建築如此,戲劇亦如此,在南京解放75周年之際,我們致敬永垂不朽的巨匠精神,我們也迎接永不落幕的美好生活。”

《瞿秋白》導演謝林汐表示:“希望通過對父親形象的塑造,讓大家了解到革命烈士也是真實的人,是因爲有了堅定的信念,他才強大。所以如果我們的學習生活中,有明確的目標,堅定的信念,我們也可以做一個平凡而偉大的人。革命精神,薪火相傳。”

《紅色記憶》制作人杜夏瑩表示:“沉浸式戲劇《紅色記憶》在紅色廣場的演出,將故事性和情感融入劇情之中,南京鐵道職業技術學院的學生爲大家帶來的青春版本,展現了當代青年人對革命先烈的敬仰、對黨的精神的學習、對革命理想和新時代紅色文化的傳承。”

“作爲中國人民解放軍發起渡江戰役的地點,浦口火車站這一南京地標性曆史文化建築,以百年曆史變遷歌頌了新時代中國共産黨領導下的紅色之韻。”《老站》導演、編劇劉思琤說,“我們《老站》用肢體勾勒現實輪廓,以舞蹈形式爲南京原創青年戲劇貢獻出自己一份力量!”

啓動儀式的最後,南京市文聯黨組書記、常務副主席陳政爲6位主創人員頒發入展證書。啓動儀式後,話劇《0423》率先亮相,以蒙太奇手法將曆史與現代相互串聯,迅速把觀衆帶回到了那個“風雨如晦,諜戰風雲,一觸即發”的年代。

首場演出結束後,主創人員和南京電信青年進行了一場演後談,由南京電信員工代表向演員及觀衆介紹曆史中的原型人物,回溯真實曆史中南京電信地下黨員們的鬥爭故事。觀衆聆聽著這些故事,感受老一輩革命者信念堅定,慨然擔當,一心爲民,矢志興邦的精神。通過曆史的回望,面對面的講述,講述者與傾聽者同時得到了一次淨化心靈、啓示夢想的思想教育和精神升華。

據悉,今後,南京市文聯將把“劇青春——青年原創戲劇展演”作爲一項品牌活動,每年推出青年原創戲劇與市民見面。

揚子晚報/紫牛新聞記者 張楠

校對 徐珩

0 阅读: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