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6歲大哥化療後回家調理,不到一年癌症轉移了?醫生:真是無知!

郭嘉聊健康 2024-05-16 00:53:57

“劉大哥,你真是厲害,癌症都能被你打敗了。都說大難不死必有後福,你的福氣在後頭呢啊!”

老鄰居看到抗癌成功的劉大哥,忍不住爲他加油打氣,從心底對他佩服和高興。

“哈哈哈,還要多虧現代的先進醫療技術,還有醫生護士的細心照料,我才能闖過層層難關。

如今我算是活過來了,以前沒吃過的、沒玩過的,以後我可得好好享受了。”老劉笑哈哈的說道。

“我怎麽聽說,化療後身體比較虛弱,還得多注意一些好啊。

老劉啊,你可不能立馬胡吃海塞的,還是身體重要,多咨詢咨詢醫生,謹遵醫囑的好。”鄰居好心的提出建議。

“知道了,知道了。”老劉此刻正處于戰勝病魔的喜悅當中。

雖然聽見了鄰居的勸解,但是絲毫沒有往心裏去,匆匆敷衍兩句後,就美滋滋的回了家。

一年後,老劉突然感覺疼痛難忍,再次走進醫院的大門,經過檢查發現原來是癌細胞轉移了。

醫生問過老劉這一年的生活情況後,連連搖頭大聲說他真是無知!

一、癌症的早期症狀

在當今社會,罹患各種癌症的人群似乎已經不再罕見。

隨著醫療的不斷進步和發展,有些癌症已經可以做到完全治愈,或者通過醫療手段達到完全控制的地步。

我們俗稱的癌症,其本質就是腫瘤,在深究一下的話,就是我們身體內的正常細胞生長、分裂過程中,出現了問題。

也許是突然無限制的激增,也許是細胞出現病變發展爲惡性腫瘤,統稱爲癌症。

罹患癌症的病因多種多樣,遺傳基因、經常接觸致癌物或者長期處于有輻射的環境中、以及一些不良的生活習慣,例如酗酒、長期吸煙等都是誘發癌症的主要因素。

由于癌症發生的部位不同,所以表現出來的臨床症狀也就會有所不同。但是癌症病發多與身體的系統、器官功能有關,以下十幾種比較常見、明顯的症狀。

皮膚出現很多新痣或者原本的痣出現明顯變化,亦或者皮膚出現潰瘍且不易愈合。

皮膚表皮或者皮下組織出現腫塊、乳頭的形狀、大小等發生變化。

突然出現腹痛、刺激性幹咳、無端易疲憊;食欲不振、甚至慢慢演化爲吞咽困難。

原本正常順暢的排泄出現困難,甚至出現痛感、便血、尿血等,都需要引起注意。

二、容易複發的幾種癌症

治療癌症最常見的醫療手段就是化療,但是很多癌症在經過漫長的治療後,由于各種原因,還會出現複發的情況。

其中,胰腺癌、肝癌、卵巢癌等複發率極高。

1、卵巢癌

卵巢癌是一種惡性的卵巢腫瘤,且大多數爲原發性癌症,很少有從其他位置轉移所致。

卵巢癌早期幾乎沒有什麽明顯症狀,所以很難從早期就能篩查出來。

等卵巢癌發展到晚期時,治愈起來已經十分困難了。

雖然卵巢癌的發病率不是很高,但是它的致死率卻很高,堪稱婦科癌症之首,嚴重的威脅到女性健康問題。

也正是由于卵巢癌大多發現于晚期,所以無論是手術治療還是化療。

雖然能夠得到臨床緩解病痛,但是複發率卻極高,大部分卵巢癌患者在治療後的兩年內,通常都會再次複發。

2、胰腺癌

胰腺癌被稱爲癌症中的“王”,可見其難以治愈程度。

胰腺癌的早期症狀不好診斷、惡化程度極快、發展迅速,具有較高的發病率和死亡率。

胰腺的位置處于腹腔的內部,周圍有很多的血管圍繞,所以這就導致手術的難度大,很難將腫瘤全部清除,複發的可能性就會隨之增高。

絕大部分的患者,會在治愈2年內出現複發。

胰腺癌是惡性程度非常高的一類腫瘤,哪怕是早期進行了切除性手術治療。

在術後積極預防複發,也僅只有10%的患者可以治愈,屬于一類高複發、高死亡類的癌症。

3、肝癌

肝癌分爲原發性和繼發性兩種,也屬于我國比較常見的惡性腫瘤之一。肝癌多發于中年男性,通常與飲酒、病毒性肝炎、遺傳或者使用食物中毒等原因有關。

肝癌在早期的症狀也不明顯,當患者感到明顯不適時,已經進入中晚期了。

其主要症狀多表現爲肝部疼痛,食欲下降、惡心、幹嘔、高熱、腹瀉等。

肝癌具有擴散和複發的特性,一旦癌細胞轉移,就會立即導致病情複發,甚至出現病情加重的情況。

肝癌患者在術後,一般也是在2-3年內易出現複發的情況。

三、影響癌症複發的因素

影響癌症複發的因素有很多,比如患者沒有注意飲食均衡、自身的免疫力降低、或者依舊保持著以前的不良生活習慣等。

就像開頭提到的老劉一樣,他就是在出院後,由于不忌口,才加速了複發的時間。

1、自身免疫力降低

罹患癌症的患者,因爲生病治療已經對身體健康造成了影響。

在一系列的治療中,無論是藥物刺激還是化療等,都會不同程度的導致患者自身免疫力的下降。

當患者免疫力降低時,體內的癌細胞擴散,免疫力不足以抑制癌細胞的生長。

這時候就容易導致癌細胞極具擴散、繁殖甚至是出現轉移,進而出現癌症的複發。

2、治療不徹底

首先我們要知道一點,本身癌細胞就具有易複發、易轉移的特點。

在癌症的早期,很多癌細胞的轉移根本就不易被發現,這樣就更容易出現複發。

有些癌症因爲發病位置特殊,導致在手術的過程中,不易被徹底清除,這樣就增加了複發的幾率。

還有一種情況,那就是在我們尚未發現的時候,癌細胞早已在體內悄悄進行了轉移。

手術治療只能切除肉眼可見的病竈,但是對于那些殘留在體內的癌細胞,很容易就會被忽視或者隱藏起來,等我們發現的時候,已經再次形成了氣候。

3、腫瘤變異

腫瘤細胞具有高度的變異性以及遺傳穩定性低的特點。

這些細胞可以在短時間內迅速繁殖、分裂、分化,並以不同的生物學形態呈現出來,以此來逃脫免疫系統的監視。

同樣腫瘤細胞的這個特性,也就導致了治愈的難度增加,依舊病竈轉移的風險增加。

當腫瘤細胞以不同形式出現時,就需要改變開始的治療方案,重新制定新的治療手段。

4、護理不當

當患者通過治療病情暫時得到緩解後,如果出院後護理不到位,也容易出現再次複發的可能。

所謂的護理可以從三方面出發,分別是飲食、不良生活習慣以及環境因素。

大病痊愈的人自身抵抗力、免疫力相對要低,所以在平時的生活中,更需要多注重飲食營養的全面均衡。

尤其是那些過度加工的食物,應少吃或者不吃。

雖然患者需要補充營養,但是也不易過度進食高糖、高脂、高油的食物。

這些食物不僅容易給身體器官總成負擔,還容易誘發心腦血管類疾病,還有一點,過剩的營養反而易催生癌細胞的繁殖。

患病前就愛吸煙、酗酒的患者,通過治療自身病情得到控制後。

有些患者就會放縱自己,或者無視醫囑,認爲抽幾口煙、喝幾口酒根本就沒關系,其實不然不良的生活習慣會加重病情的發展。

說到生活習慣,還有一點也很重要,那就是保證充足的睡眠。

當代人總喜歡熬夜玩手機,或者患有失眠症等,身體得不到充分的休息,就會容易出現各種健康問題,所以一定不要熬夜、多休息。

還有一點,那就是環境對于患者身體健康的影響。

有些患者罹患癌症就是因爲長期接觸致癌物,或者長期處于不友好的環境中,長期以往,就容易免疫系統出現異常,從而出現各種疫病甚至癌症。

被汙染的環境,對身體的健康是潛移默化的影響,往往在平時我們根本就不會多加注意,但是這種影響確實實實在在的。

長期處于不好的環境中,身體就會出現慢性炎症。

如果不及時脫離這種環境,或者根本就沒有重視起來,後期罹患癌症的風險就會增加。

所以當發現自己身處的環境,已經傷害到身體健康時,一定要及時撤離。

總結

老劉出院後覺得自己的癌症已經徹底治好了,所以沾沾自喜,絲毫沒將醫生的叮囑和大家的好心提醒放在心上,一年間抽煙、喝酒、胡吃海喝,導致最後癌症複發。

爲了盡量降低癌症複發的幾率,建議患者在治療痊愈後,戒掉那些吸煙、喝酒、熬夜的不良生活習慣。

加強體育鍛煉,提高自身免疫力和抵抗力,均衡飲食、不要過度勞累。

最重要的一點,一定要謹遵醫囑,積極配合醫生的治療,定時進行體檢,多關注自身的身體變化。

最後,祝大家都能有個健康的好身體。

6 阅读:2661

郭嘉聊健康

簡介:感謝大家的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