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疾控中心:春風十裏野菜香,不知不識莫亂吃

北京日報客戶端 2024-04-17 12:05:45

春風十裏,花草萌發,又到了吃野菜的季節。在野外,經常會看見帶著工具“挖呀挖呀挖”的挖菜族。很多人外出踏青時,也經常會采摘一些野菜回來嘗嘗鮮。

在此提醒大家,野菜雖美味,采食有風險,不知不識莫亂吃。

一、春日野菜圖鑒

以下是我們經常食用的一些野菜品種,荠菜、蒲公英......

01荠 菜

荠菜是春天最常見的野菜,俗稱“百歲羹”。荠菜的藥用價值很高,最早見于南北朝的《名醫別錄》。荠菜最常見的做法就是用來做餃子餡和包子餡,此外用來涼拌、做湯或炒食也都可以。

02蒲公英

蒲公英俗稱婆婆丁,其嫩葉可涼拌、炒食或做湯,在《中國藥典》記載中具有清熱解毒、利尿消腫的功效。

03馬齒苋

馬齒苋又叫長壽菜,味酸,具有清熱解毒,涼血止血,止痢的功效。馬齒苋的吃法有很多,焯水之後炒食、涼拌、做餡都可以。但馬齒苋性寒,脾胃虛寒、腹瀉者及孕婦禁食用。

二、采食野菜有風險

野菜雖然美味,但我們日常還是存在一些認識上的誤區:

一是認爲野菜是無汙染的“綠色食品”,

二是野菜比普通蔬菜營養價值高。

其實,野菜的安全性與生長環境有關,營養價值也並沒有明顯優勢;許多野菜本身就是藥用植物,不宜多吃。

最重要的是:許多野菜與有毒植物外形相似,非專業人士很難辨別,如果誤采有毒植物,可能會導致中毒甚至危及生命。

下面來看看這幾種有毒植物,你能區分嗎?

1.石龍芮與水芹菜

石龍芮與水芹菜長相相似而容易誤食,石龍芮俗稱“野芹菜”,葉片像腎狀圓形,花小,花瓣黃色,全株有毒,花毒性較大,含有毛莨苷、白頭翁素等毒素。毛莨苷可引起光敏性皮炎。

人誤食中毒表現爲口腔灼熱及腫脹、咀嚼困難、瞳孔擴大、呼吸困難等,嚴重者可死亡;

而水芹菜葉片爲羽狀複葉,開白花。

2.萱草與黃花菜

黃花菜是萱草屬植物的一種,萱草屬中除黃花菜外,其余多不可食用。我們日常在花壇中見到的是大苞萱草或者金娃娃萱草等。

萱草中含有大量秋水仙堿,烹饪加工很難祛除,所以誤食後就會出現中毒現象。

切記:不熟悉、不認識、易認錯的野菜堅決不采不食,不買不賣。

三、如何正確食用野菜

01正規途徑購買,謹慎野外采挖

很多野菜與有毒植物及其相似,采摘時辨別錯誤的概率大,不建議大家野外采挖。現在很多野菜都已經實現了人工種植,要想安全食用野菜,建議市民到正規的超市、農貿市場購買野菜,不要隨便在散商遊販處購買。

工廠附近、汙水附近和垃圾填埋場附近等區域生長的野菜容易受到環境汙染,公園裏和路邊的綠化帶通常會施用農藥防治病蟲害,這些區域的野菜不宜采摘食用,隨意采挖也容易破壞生態環境,不宜提倡。

02適量食用、因人而異

很多野菜也是藥用植物,不宜經常食用,一次也不宜吃得太多。

食用前要進行浸泡和焯水,這樣不僅有助于去除部分毒素,還可以去除澀味,更有利于消化和吸收。

嬰幼兒、孕婦、乳母、老人、對野菜有過敏史、消化系統存在疾病的人群,不建議食用野菜。

03合理膳食,營養均衡

野菜雖然爲人們的餐桌帶來了“春天的味道”,但難以滿足人體所需求的全部營養,還是推薦大家要合理膳食,營養均衡。根據《中國居民膳食指南(2022)》的建議,推薦大家平均每天應攝入300-500g新鮮蔬菜,除了綠葉蔬菜外,紫色、紅色、橘色等顔色的蔬菜也都可以經常選擇。

04出現症狀,及時就醫

野菜中毒的症狀根據食用量、植物種類、個體差異有所不同,惡心、嘔吐、腹痛、腹瀉等胃腸道症狀多見,有些可以引起過敏症狀,嚴重的可出現呼吸困難、昏迷,甚至死亡。

建議一旦發生不適,馬上停止食用,立即催吐,攜帶剩余野菜及嘔吐物,及時就醫。

來源 北京日報客戶端| 記者 孫樂琪 作者 王超 馬曉晨

編輯 謝永利

流程編輯 劉偉利

0 阅读: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