券商之我見:券商當前的窘境是大盤上漲難跌,強監管懼漲

海澤鈞 2024-05-07 22:06:27

強監管所以懼漲的原因:其實券商懼漲的邏輯很簡單;處罰!開具警示函!罰保薦代表人!能槍斃不能槍斃?

那我們問問自己,監管層能把牌照取消了嗎?罰款、懲戒當事人,也就是這麽大力度了;

再說,主要是保薦業務呗?現在保薦?讓保薦都不敢亂保了!並且,在保薦業務泛濫的時候,實際券商也沒賺到啥錢;錢都被誰賺走了?你懂的。

天下熙熙爲利來,天下攘攘爲利往。IPO、再融資泛濫的時候,券商增收不增利;那麽多的利潤都哪裏去了?顯然讓中間人拿走了嗎;好處費、介紹費、推薦費等等。

那我們這裏就要想了,暫停的不良IPO發行和再融資,其實是救了券商。

券商只有回到健康的正確的發展軌道上來,才有出路。

券商當前大盤上漲難跌;牛市,券商就是要賺錢的。

因爲有長期的賺錢效應産生,社會資金、大衆資金會積極入市的。這是一定之規。你現在3100他們不進來,4000點他們也會進來的;5000/6000/7000甚至更高的時候,他們會爭著搶著進來的。

這是人性的規律。買漲不買跌嗎。

再,未來相當長的一段時間裏,人民幣是供應比較充沛的;所以單獨從國內市場看(目前排除歐美明顯的量化寬松、降息的預期)而國內的資金充沛,是極爲利好金融市場的。

科技領域、傳統領域,不太能夠主動提前預判那個市場會好;是新能源汽車?還是AI?芯片?半導體?低空飛行器?這不是盲盒,猜這個東西要有成本的。

而券商的行情是十分明確的。強制退市的加強,每年要退市百家計;而上市的規模,肯定不會超過退市的數量;因爲IPO太多了。出清不良企業,這個數字,可能會達到幾百家之大;

上市保薦數量大幅減少是必然的。讓保薦也必然十分謹慎了。因爲法治強了,連帶責任大了。券商沒必要去搞費力不討好的買賣。

那存量的好的上市公司受到高質量發展的約束,大漲的可能性很大;大盤一旦起來,券商十分收益。

再就是自營盤。券商的自營盤,有買股的,更多的是買債的。融資融券業務是大項,基金銷售是大項。

這一塊是確定性的。只有來大牛市,什麽IPO保薦?賺幾個錢?玩去吧你!

再就是科技的進步。高頻給我們帶來一個科技的震撼。不管你喜歡不喜歡,機器勝過人的交易,這是大勢所趨。機器機械化尚且如此。未來AI職業交易者,這是肯定會出現的。

券商可以發展自己的AI交易者;並且爲投資者提供AI交易服務;並且AI的不眠不休,我們國內的資金,會成爲國際化的過江龍了。這對于職業化交易者來講,是裏程碑的。

時代給你打開了。如果不能想到AI會連通國際市場,不斷尋找機會交易的可能,就不配當券商的領導人。

現在一些大傻子,說什麽AI在金融領域還沒有落地方向?

我說那的多傻?這是一個時代的開始,金融會最受益。

券商利用自有資金,在海外和國內做快速切換;尋找不停地交易機會。這樣的時代想想就興奮。

新的世紀,別的領域AI不管如何發展,都沒有AI在證券領域發展速度快。

當然我指的是創造貨幣財富方面。國內有監管,那就海外試點,開立海外子公司,去做呗!

招人才,設公司,拿錢試點。

再,交易規則永遠T+1嗎?交易者已經越來越反感T+1了;也反感很短的交易時間,導致頻繁跳空;國際投資者也厭煩半夜看不漲的A股;融資杠杆率太低,和發展中國家杠杆率比起來都低的太多。我們才120%的杠杆,而海外都是2000%杠杆起,10000%杠杆比比皆是。杠杆太低,起不到以小博大撬動的作用;這些不會改嗎?

這些一定會改,必然會改。不改沒人玩,就這麽簡單。越來越開放,越來越放開。都玩藍籌/ETF誰願意玩T+1?投資者的人心向背就自然而然的推動改了。這些都是長期利好的潛伏,並且很快。

這是一個券商八面來風,挂金風的時代!

一些大傻子們,拘泥于眼前的所謂什麽監管風暴啊,什麽恐懼心理,卻沒有看到,這是一個100年一遇的投資機會,仍然覺得什麽監管風險?只能說,明珠暗投了。

0 阅读:1

海澤鈞

簡介:你能在浪費時間中獲得樂趣,就不是浪費時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