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軍從納卡撤出,不再當擋箭牌,亞美尼亞找美國當靠山,玩過頭了

劍道2049 2024-04-19 09:59:29

長期以來,俄軍和亞美尼亞軍隊共同合作,守衛著土耳其和伊朗的邊境,亞美尼亞也是除俄羅斯自己以外,唯一一個有俄羅斯駐軍的國家。按照原來的計劃,俄羅斯維和部隊會在2025年結束任務,但現在2024年才過完第一季度就撤離了。

但這個結果,只能說是亞美尼亞自找的。在上個月初,亞美尼亞就對俄軍表示出不滿,要求俄邊防軍從茲瓦爾特諾茨機場撤出,准備自己接管邊境。但亞美尼亞也沒想到,俄軍的行動會如此迅速,而且還是將所有維和人員全部撤走了。

要知道,納卡地區長期以來一直是亞阿之間緊張關系的核心,兩國圍繞這一地區發生了多次沖突,最近的一次是在2020年的沖突中。俄羅斯作爲該地區的重要力量之一,在很大程度上幫助維持了該地區的脆弱和平。

【亞美尼亞總理帕希尼揚】

從某種程度上來說,俄軍算是攔在亞美尼亞前面的一道保險,現在俄軍走了,一旦爆發沖突,亞美尼亞就得靠自己了。特別是如果阿塞拜疆選擇利用這一變化來推動在有爭議領土上的優勢,會使亞美尼亞面臨更大的安全壓力。

此外,俄軍的撤出可能會被視爲俄羅斯減少對亞美尼亞支持的信號,從而導致亞美尼亞在國際上的政治孤立,尤其是在處理與阿塞拜疆關系時。

而亞美尼亞之所以與俄羅斯鬧到這一步,也是有迹可循的。

在去年9月份,納卡地區當局宣布從今年1月份開始停止存在,解散了國家。這件事的背景是,阿塞拜疆在納卡發起“反恐行動”,並迅速結束了戰鬥。值得注意的是,在整個沖突期間,亞美尼亞並未派遣任何軍事支援,第三次納卡沖突就這麽草草結束了,幾十年的領土紛爭終于以納卡地區落入阿塞拜疆手中而告一段落。

而在亞美尼亞看來,俄羅斯在納卡問題上的偏袒是其失去納卡地區的根本原因,並抱怨集安組織袖手旁觀,未能對其履行承諾。

【亞美尼亞與阿塞拜疆發生沖突】

自那以後,亞美尼亞就對俄羅斯的表現出極度不滿,並采取了一系列反應措施,包括暫停參與集安組織的活動,並傳出可能加入歐盟的消息。此外,亞美尼亞還對俄羅斯出言不遜,稱一開始就不該選擇和俄羅斯爲伍,徹底和俄羅斯撕破了臉。而在與俄羅斯鬧掰以後,亞美尼亞開始極速向西方靠攏,尋找新的靠山。

但話說回來,這個事其實也不能完全怪俄羅斯。在四年前,也就是第二次納卡戰爭結束以後,阿塞拜疆與亞美尼亞達成了爲期五年的休戰協議。然而,僅兩年時間,亞美尼亞便開始阻斷拉欽通道,並轉向尋求歐美國家的支持。另外,值得一提的是,亞美尼亞總理曾派其妻子訪問烏克蘭,此舉也被俄羅斯視作挑釁,導致俄羅斯不再願意支援亞美尼亞。

而亞美尼亞之所以想將俄軍逐出去,就是因爲對納卡地區已經沒什麽指望了,所以想和俄方徹底切割,以便快速倒向西方陣營。但這一切真的會如亞美尼亞所願嗎?我看未必。

首先,亞美尼亞普遍被視爲俄羅斯的庇護範圍,特別是在俄羅斯與西方力量博弈的大背景下,其對俄方的重要性可見一斑,一旦其真的投入美國懷抱,對俄羅斯而言將是一個極大的挑戰,俄方肯定是不願意看到這種局面出現的。

【俄羅斯外長拉夫羅夫】

此前,俄羅斯外長拉夫羅夫就對亞美尼亞發出了嚴厲的警告,他指出,亞美尼亞的某些錯誤表態可能會導致俄亞雙邊關系遭受“重大調整”。言外之意就是,一旦亞美尼亞繼續其所謂的挑釁行爲,可能會被俄羅斯視爲“敵人”來對待,甚至遭受類似烏克蘭那樣的待遇。

其次,阿塞拜疆的野心顯然不止局限于納卡地區。美國國務卿布林肯曾警告過亞美尼亞,稱阿塞拜疆可能企圖侵入亞美尼亞南部,通過控制贊格祖爾走廊,進而實現與飛地納希切萬的連接,並最終開辟直通土耳其的鐵路和公路。

所以一旦再度爆發沖突,土耳其很可能介入以支持阿塞拜疆,而西方力量由于地理因素的限制,提供的支持可能十分有限。事實上,西方除非像對烏克蘭那樣進行大規模的投資和支持,否則僅靠遠距離的政治和外交聲明,對亞美尼亞的幫助將是非常有限的。

面對這樣一個錯綜複雜的國際和地區局勢,亞美尼亞在失去俄羅斯的庇護後,能在多大程度上維護自身安全,還要打一個大大的問號。

1 阅读:440

劍道2049

簡介:看劍道2049,品社會世間百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