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國演義》六大猛將,趙雲第二,馬超第五,典韋爲何排第六?

評書演義快看 2024-04-01 09:18:07

我們都知道,所謂的“一呂二馬三典韋,四關五趙六張飛”,指的是在《三國演義》中表現尤爲出色的六大猛將——呂布、馬超、趙雲、典韋、關羽和張飛,他們排名座次的其中一種說法。對此,俠哥在仔細看了《三國演義》之後,發現將其中4人的座次兩兩對應地調換一下,才顯得更加合理,更加准確!

也就是說,在這六大猛將中,他們的座次排名,在俠哥心中,更傾向于這樣的排序:一呂二趙三張飛,四關五馬六典韋。即馬超與趙雲,典韋與張飛,他們4人的座次互相對換一下。也就是說相比典韋,張飛更有資格排在三甲之列。同樣,以趙雲的能力,他排第二,比馬超更有說服力。

不知大家有沒有與俠哥持相同見解的?若有,則不勝榮焉矣。若無,就當我抛磚引玉,引出大家的卓見吧!謝謝~

下面,就來說說,俠哥心目中對這六位一流猛將的排名情況以及爲何這麽排的原因吧。

一呂:指排名更前的應該是呂布

呂布,原是丁原義子。他由于在隨義父丁原挑戰董卓時,殺伐骁勇,勇不可擋,嚇得董卓膽寒而逃,而被董卓歎爲天人。

董卓爲了拉攏呂布,不惜以寶馬赤兔、珠寶財物爲誘餌,最終成功收買了呂布的心。呂布因此背叛了丁原,轉投董卓門下,改拜董卓爲義父。這樣一來,呂布就成了有“一個親生父親,兩個義父”的人了,這也是後來張飛爲何痛罵他爲“三姓家奴”的原因。

呂布投奔董卓後,得到了董卓的器重,被封爲中郎將和都亭侯。董卓曾說過“我有呂奉先,可高枕無憂矣”這樣的話,從中可以看出他對呂布的信任和依賴。呂布的武猛,使得董卓在朝中的勢力日益強大,甚至到了可以無視其他朝臣的地步。

後來,曹操假天子诏,紛紛響應的袁紹、袁術、孔融、馬騰、孫堅、張超、劉岱、王匡、喬瑁、袁遺、鮑信、陶謙、韓馥、公孫瓒等等共一十八路諸侯,在洛陽附近以“討董卓”爲名會盟。會上,他們推舉袁紹成爲了盟主。

董卓得知消息後,派人前去“征討”。在華雄被關羽殺了之後,董卓親率大軍,來到虎牢關。呂布出戰,不出五個回合,刺死河內名將方悅;又一戟刺死穆順,不到十合砍斷武安國的手腕;公孫瓒出馬,也不出數合被打敗。

眼看公孫瓒就要死在呂布戟下之時,張飛挺身而出與呂布大戰五十多個回合,不分勝敗。後來,關羽也沖了出來,與張飛一起夾攻呂布,還是勝負不分。

呂布一人“硬剛”劉備麾下“五虎上將”中的兩員虎將超過30多個回合,並且不落下風,可見他之神勇也。

濮陽之戰,曹操被呂布打敗後,又重新集結人馬,並任命許褚、典韋爲先鋒,夏侯惇、夏侯淵、李典、樂進等人領左、右軍,他自己親殿中路。其他還有呂虔、程昱等將,可謂勢大無比。陳宮看到都怕了,他對呂布說:“先別出戰,等援軍到了再說吧。”呂布藝高人膽大,他根本不怕,飛身上馬,迎戰曹操的先鋒許褚。

曹操見許褚戰不下呂布,又命典韋上去助陣。後來,夏侯惇、夏侯淵、李典、樂進到了,一看兩位先鋒拿不下呂布,便一起沖了上去,六人大戰呂布。呂布這才敗走。

虎牢關劉關張三英戰呂布,濮陽城呂布以一敵六,這兩戰,雖然呂布最後都敗陣了,但對于他“三國第一猛將”的威名卻一點都沒有折損。要知道,這些對手,除了劉備武力值稍稍遜色之外,其他的任何一位都是一流的猛將。尤其是張飛、關羽和典韋,更是猛將中的猛將。所以,呂布能令他們一起聯手出戰,就已經證明了他們對呂布實力的認可。怎麽說呢?就這樣說吧,在《三國演義》中,如果只比“單挑”的實力,應該沒有一人能夠戰勝呂布!所以,他排第一,那是無可爭議的。

二趙:指排名第二的更應該是趙雲

趙雲,又名趙子龍,常山真定人,經常自稱“常山趙子龍”。他是《三國演義》中的常勝將軍,據說也是《三國演義》中斬殺有名有姓戰將最多的一位。更讓人稱奇的是,他自與文醜交戰開始,到七十多歲還能在戰場力殺韓德一門五將,畢生與人交手不下百次,卻鮮有敗績。

趙雲本是袁紹麾下之人,因見袁紹不是明主,故而棄走。他在路上遇到文醜要殺公孫瓒,挺身而出,與文醜大戰五六十個回合,不分勝敗。

趙雲本是塊好玉,但公孫瓒卻不識人,沒有將其視作心腹,而是繼續任用嚴綱當先鋒。後來,嚴綱被麹義劈落馬下。然而,當麹義碰到後軍的趙雲,卻不出數合,就被趙雲一槍給刺死了。

公孫瓒因不聽人勸,終導致失敗而自盡。趙雲後來殺了想搶他馬的裴元紹,到臥牛山當了山大王。再後來,他又在山前數次打勝周倉。周倉將這些情況說給關羽聽後,關羽便前去給他出頭。

劉備聽了周倉的話,隱隱覺得周倉所說之人好像認識一般,于是便跟了一同前去。到了之後,一看,啊,原來是趙子龍。趙子龍也從此,投奔了劉備。

趙子龍投奔劉備後,受到了劉備的器重,他的表現也變得出彩了起來。長坡坡救小主阿鬥,在曹營裏七進七出,從白袍小將殺成花袍猛將,最後成爲紅袍戰神,共殺死了曹將五十多個,成功地救出了小主阿鬥。

不過,單憑長坂坡救小主之戰,是不能讓趙雲坐穩第二名的寶座的。很多人質疑他在此戰中所挑殺的並不是什麽大名將,因爲所謂的五十多員戰將中,有名有姓的也就只有淳于導、夏侯恩、晏明、鍾缙和鍾紳等區區數人。此外,還有人說曹操下令“要活捉趙子龍”,那才是他能突圍的關鍵因素。我想說,他們都忽略了,曹操爲何會下令要活捉他,以及那麽多人爲什麽就捉不到他的原因。好吧,就算他們說的有道理吧。反正趙雲除了此戰,又不是沒有更厲害的戰績。

我們來看一下他之前在穰山之戰中的神勇表現,曹操與劉備在陣前互罵,曹操怒而派出許褚。劉備身後趙子龍一見,連忙挺身而出。兩人大戰30回合,不分勝負。單看這戰績,趙雲也不能坐到老二的位置。主要是這個時候,劉備方明顯占據上風,劉備與曹操互罵也是劉備占了上風,不然曹操也不會首先惱羞成怒。再有趙雲或許根本不將許褚放在眼裏,所以他只是以較輕松的心態出手,故兩人交手三十個回合,看上去還是勝敗未分——如果趙雲盡力了,那就是另一番景象了。不信,我們來看他們的第二次交手。#精品長文創作季#

這一次,劉備不僅明顯落在下風,還有性命的危險。情況是這樣的,原來曹操在十多天不出戰的情況下,卻暗渡陳倉,用了其他的計策,不僅斷了劉備的糧草,還斷了劉備的後路取了汝南。劉備沒有辦法,只好派張飛和關羽分別前去營救。一天的時間不到,又收到了張飛和關羽雙雙被圍困的消息。真是“屋漏偏逢連夜雨,船破又遇頂頭風”。劉備沒辦法,只好見一步走一步了。于是,他趁著天黑,由趙子龍保著開始“脫困”,卻被許褚追上了。在這種情況下,趙雲這次變成“力戰”(這就不是輕松的戰了)許褚了,這一來,許禇就很吃力了。後來即使有李典、于禁一起上來幫許褚圍戰趙雲,但他們仨聯手,不僅仍然難以戰勝趙雲,反而被趙雲以一敵三將他們三都成功地給擋住了,要不然,劉備也不能成功逃離。

再後來,天亮了,劉備又被河北四庭柱之一的高覽截住。正當他有生命危險的時候,趙雲從高覽後軍中突然沖出,一槍將高覽挑落下馬。

趙雲帶著劉備,殺散敵人,又三十多合戰敗張郃。要知道趙雲之前,不僅已經力戰許褚、李典、于禁三人聯手,還要面對很多其他的將士,而且他爲了找劉備,肯定一夜沒有休息。在這種情況下,他還能一槍挑高覽,30多合戰敗張郃,那就很不簡單了。再加上,趙子龍不僅槍法超絕,箭術和劍法也都非常出衆,這些在《三國演義》中也都有展現。所以,我認爲,趙雲排名第二,也是實至名歸的。

三張飛:指排名第三的應該是張飛

張飛,他力大槍猛,手中的丈八蛇矛槍被他使得如臂指使。他性格直爽,嫉惡如仇,勇猛無畏,讓人敬仰!即使是威震天下的呂布,張飛也敢數次挑釁,甚至痛罵他爲“三姓家奴”。如果說“天下無雙”的勇呂布也有忌憚的人的話,那他第一忌憚的肯定非猛張飛莫屬!

張飛與呂布交鋒多次,戰績都十分亮眼。在“三英戰呂布”時,是他第一個沖出,大戰呂布五十多個回合,雙方你來我往,不分高下。在徐州,嗜酒如命的他在喝醉的情況下,遭到了呂布的夜襲,他大怒騎馬出戰,正好碰到呂布,卻因爲酒未全醒,頭暈暈的不能力戰,而呂布卻因“素知飛勇”,所以也不敢相逼。然而,呂布的嶽父曹豹卻不自量力,他欺張飛醉酒,前去追趕,惹得張飛大怒,回馬兩三個回合,便一矛將其刺死了。

還有一次,張飛劫了呂布手下一百多匹好馬。呂布前來討要說法,與張飛大戰一百多個回合,不分勝負。由此可見張飛之勇也。

張飛還有單槍(矛)匹馬在長坡橋上鎮住文聘、李典、于禁、張遼、曹仁、夏侯淵、夏侯惇、許禇等曹將,一聲大喝嚇得曹操身邊的夏侯傑肝膽俱碎,嚇得曹操與手下衆將轉頭就走的壯舉。特別是文聘、李典、于禁、張遼、曹仁、夏侯淵、夏侯惇和許禇等將,哪一個不是勇敢過人的猛將,竟無一人敢過去與張飛一戰,可見張飛之勇也。

除此之外,張飛還有十個回合殺紀靈,赤壁之戰一人大戰許禇、張遼和徐晃,十合活捉嚴顔,兩百多個回合戰平馬超等戰績。另,關羽也曾在斬殺顔良後,被曹操稱贊時說過這樣的一句話,他說:

“某何足道哉!吾弟張翼德于百萬軍中取上將之頭,如探囊取物耳。”

關羽是一個自負的人,他都這樣說張飛,可見張飛之勇甚得關羽的認同,在關羽的心中,張飛的武藝甚至還在他之上。也因此,才將張飛排在關羽之前也。

四關:排名第四的應該是關羽

人們常說金呂布,銀馬超。除了呂布,就屬馬超。俠哥卻以爲,除了呂布,關羽才是《三國演義》中最有名氣的武將,除了他手中的青龍偃月刀——刀出如龍,其座下的赤兔馬,也是呂布之前所騎的寶馬。最主要的是,他還是書中斬殺一流猛將最多的一個。死在他刀下的顔良、文醜、華雄,哪一個不是冠絕一時的大猛將?

還有他殺這三位猛將,都是用時極少。殺顔良,顔良雖然看著關羽直沖他的陣營,猛殺而來,書中形容是“如波開浪裂”一般。顔良還想問話呢,關羽已經到了,他手起刀落,一刀就將顔良打落下馬;劈文醜,沒戰三個回合,文醜便心怯而走,被關羽趕上,一刀劈之;斬華雄,更不用多說,光從“溫酒斬華雄”典故之名,其速度之快,便可想而知。

關羽還曾保護大哥劉備的甘、糜二位夫人,一路過五關斬六將,他“千裏走單騎”的壯舉與趙雲“單槍匹馬救小主”相比,困難程度有過之而無不及。除此之外,在下邳城前,徐晃與許褚聯手阻截關羽,但在關羽的狂暴攻勢下,徐晃和許褚雖然勇猛無比,也不得不敗下陣去。

五馬:指排名第五的是馬超

馬超,又名馬孟起,馬騰之子。十七歲便英勇無敵,一出場,便一槍刺王方于馬下,回頭又生擒了李蒙。可以說是一鳴驚人!

後來,曹操殺了馬騰,馬超憤而起兵。在拿下長安後,他又帶兵殺往潼關,並用計引誘曹洪出城,然後殺得曹洪、徐晃大敗,並趁機奪了潼關。後曹操帶兵殺到,馬超再次出戰,八九個回合打敗于禁,二十個回合打敗張郃,數合刺李通于馬下。這戰績非常漂亮!由于馬超的勇猛,西涼將士也是個個以一當十,曹操更是被逼得割須棄袍。後面幸得曹洪舍命相搏,與馬超大戰四五十個回合,曹操這才得以脫困。

馬超曾與張飛大戰兩百個回合,爲何他只排第五呢?主要是由于他們對許褚的交戰情況與許褚對他倆的態度大相徑庭。

許褚可以說是挺怕張飛的,他在博陵渡口遇到正截住曹仁及其手下混殺的張飛,張飛一見許褚,便過來要戰許褚。許褚不敢戀戰,連忙奪路而走。

還有在長坂坡,許褚也是不敢挑戰張飛。唯一兩次與張飛交上手了,都明顯不如張飛。一次是和張遼、徐晃三人大戰張飛;一次是喝了點小酒,被張飛不出數合打落下馬。

但面對馬超,許褚的態度和表現明顯又不一樣了,他不僅敢圓睜大眼,怒瞪馬超——嚇得馬超不敢輕舉妄動,只好勒馬而回;還敢向馬超下挑戰書。後來,他與馬超大戰兩百三十多個回合,不分上下。馬超也因此減分不少,不然,他的排名肯定還會更前的。

六典韋:指排名第六的是典韋

典韋,陳留人,擅使一對八十斤重的雙鐵戟。他因在山中逐虎過澗被夏侯惇遇到,夏侯惇對他歎爲天人,他因此被夏侯惇招攬到其麾下。後來,夏侯惇將典韋舉薦給曹操。

曹操見典韋長得高大魁梧,便想看看他的本事。結果典韋一番展示下來,看得大家連連叫好。就在這時,營外突然刮起了大風,營前的大旗眼看要被吹倒,十幾個軍士一起扶也扶不穩,典韋見了,過去一手抓住旗杆,輕而易舉地便將大旗給扶穩了。

曹操在三國演義中愛評價人,他評價呂布:“非一人可勝”,評價關羽:“將軍真神人也!”他評價趙雲:“真虎將也!”當時,他見了典韋的武藝和神力後,也不禁贊歎不已,他說:“典韋真乃古之惡來也!”

劉備一見趙雲,便甚相敬愛,頗有不舍之心,後來,趙雲投奔他麾下之後,便將趙雲當成了他的保镖一般,常讓趙雲陪伴左右。曹操也是如此,他非常欣賞典韋,于是便讓典韋當了他的保镖。

典韋作爲曹操的“保镖”,在濮陽之戰中的表現,讓人印象非常深刻。此戰于他,絕對是一大加分項。

話說在濮陽之戰中,曹操先奪了西寨。不久,高順和魏續、侯成等引大軍殺到,與曹軍混戰起來。

後來,呂布又率軍前來,曹軍因此落敗,曹操更被呂布用計四下包圍,因此陷入絕境。

危急關頭,典韋挺身而出。他爲了解救主公曹操,如猛虎下山一般,毫不猶豫地沖入了重圍。只見他先將雙鐵戟插好,然後取出十幾支短戟,冒著箭雨勇猛前行。

直到離敵人五步之內了,典韋這才連擲飛戟,每一次短戟擲出,必有一個敵人倒下。十幾支短戟擲完,十幾個人落馬!他的勇猛無畏,嚇得敵人膽戰心驚,紛紛逃散。

典韋將短戟擲完後,又拿出雙鐵戟往前掩殺過去,由于他太過勇猛,“敵人”被他殺得潰不成軍。最後,經過一場驚心動魄的大戰,典韋擊敗了宋憲、侯成和郝萌等人,成功救出了曹操。

總體來說,典韋雖然力拔山河,英勇無比,然而卻由于死得太早,使他的人生中未能展現出更多的英勇與輝煌。所以,除了刺死何儀副帥與戰敗呂布手下宋憲、侯成這樣級別的戰將之外,並沒有過多讓人驚豔的戰績。他與許禇從早上打到黃昏,不分勝負的戰績,應該算是其中比較拿得出手的了。以此來看,他的武力值差不多也就許禇的水平。許褚在面對馬超時,連戰甲都脫了,也只是硬撐了230多個回合不分勝敗。從“操恐褚有失”可以看出,就連曹操也覺得——再戰下去落敗的可能會是許禇。因此,在這六人中,典韋應該排名第六才更合理,更准確。

3 阅读:377
评论列表
  • 2024-04-01 23:28

    不管怎麽排,第一檔一呂二趙永不變

  • 2024-04-01 22:45

    李准、兀突骨肯定在這6人前面!闫行一個照面幾殺馬超,不用說,排這6人前面!曹休一人殺敗張馬,也排這6人前面!曹純排曹休前面,那不用說!呂布派高順打得劉關張跑路,按羅貫中的套路,肯定是關張打不過高順才會這樣,那高順也得排這6人前面,夏侯惇40合敗高順,不用說了。

  • 2024-04-02 00:39

    筆者說了算!大家聽筆者的就行了,無須再去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