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浦學生團隊元宇宙項目榮獲國賽二等獎探索智慧文旅新平台

揚眼 2024-03-21 22:27:01

在第十一屆全國大學生數字媒體科技作品及創意競賽中,西交利物浦大學影視藝術學院數字媒體藝術專業的學生團隊憑借《虎丘文旅元宇宙項目》榮獲全國二等獎和江蘇省一等獎。

該項目以蘇州著名的5A級景區虎丘塔作爲試點,深入挖掘蘇州豐富的文化底蘊,通過人工智能數字導遊與3D實景建模技術的融合,在文旅元宇宙領域進行探索。《虎丘文旅元宇宙項目》最初來源于該學生團隊的暑期本科生研究項目。團隊由大三學生張力文、唐钰和司盈捷組成,劉芳爲指導老師。在項目開展初期,團隊進行了線上問卷調查,以深入了解公衆對文旅元宇宙的認知、期待與反饋。項目團隊還廣泛調研了文旅領域的元宇宙項目,並進行實地考察,例如體驗蘇州拙政園VR館的《夢隱拙政園》項目,從中汲取靈感和經驗。

《虎丘元宇宙項目》場景圖

通過對問卷數據的分析和對市場的調研,團隊發現目前VR(虛擬現實)和AR(增強現實)的硬件在消費市場的普及率很低。“不少人會覺得目前的元宇宙項目的畫面不夠擬真,這是因爲大部分的VR一體機、手機的芯片和電池不足以支持高畫質的程序運行。所以最後我們決定采用PC端作爲平台,來模擬未來高性能VR的畫面,以實現最佳效果。”隊員唐钰說。

移動端的激光掃描

爲了實現這一目標,團隊采用了先進的3D掃描、智能測繪、制圖和3D實景建模技術,對虎丘塔進行了高精度的虛擬仿真複制。這一技術的應用,讓遊客能夠在元宇宙中領略到虎丘塔的真實風貌,獲得沉浸式的遊覽體驗。

實景建模

項目團隊的數字人設計也頗具特色。他們最初嘗試往新中式方向進行設計,但發現缺乏蘇州本土元素。經過調整,他們最終以蘇州博物館鎮館之寶,于1957年發現于蘇州虎丘地區的五代秘色瓷蓮花碗爲設計靈感,打造出一個具有蘇州特色的數字人形象——數字導遊“小青”。數字人的發型參考了蘇州傳統發型䰉䰉頭,唇妝設計成花瓣的形狀,與五代秘色瓷蓮花碗相呼應。服飾則以傳統漢服爲主,疊加上圖案的創新。

秘色瓷蓮花碗

通過搭建ChatGPT 3.5-Turbo模型的AI技術及百度智能語音的語音識別技術,遊客可以通過文本和語音的形式與“小青”進行實時互動交流,獲取關于虎丘風景區的各類信息,從而增強遊覽的趣味性和互動性。

數字導遊“小青”

值得一提的是,項目團隊在技術上也進行了諸多創新嘗試。他們借助學校提供的Rokoko傳感器設備首次嘗試了動作捕捉技術。經過了多次實驗和改進,可以實現數字人坐下、站起、揮手等動作。“但在自學動作捕捉設備的過程中,我遇到了一些技術上的難點,如面部表情的靈動性等問題。我會繼續努力改進,以實現更加真實和自然的交互效果。”唐钰說。

動作捕捉

唐钰表示,在數字媒體藝術專業所學的技術和知識在此次元宇宙項目中得到了很好的應用。“數字媒體藝術爲元宇宙項目提供了技術支持和創新思路。而元宇宙項目也爲數字媒體藝術專業提供了實踐機會和發展空間。”

除了技術方面的探索,對于元宇宙的理解,項目團隊成員在項目實施後也有了更深入的認識。他們認爲,元宇宙不僅是一個虛擬世界,更是一個結合各種科技手段進行創新應用的平台。

“通過元宇宙技術,可以打破時間和空間的限制,人們可以更加深入地了解和體驗不同文化、不同場景,這種全新的旅遊體驗方式,不僅爲遊客提供了更多的選擇,也爲文旅産業帶來了全新的發展機遇,注入新的活力。”唐钰說。

揚子晚報/紫牛新聞記者 顧秋萍 通訊員:李雯祯 寇博

校對 王菲

0 阅读: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