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自成之敗真的是因爲驕奢淫逸嗎?有這方面因素,但不全面

夢沉古道 2024-03-22 22:20:45

李自成的大順義軍在推翻明朝後,沒能實現改朝換代,李自成也在坐了42天皇帝後,被迫逃亡。以往總結李自成失敗,總把的失敗歸結爲在逼迫崇祯皇帝自缢後,李自成坐上皇位不思進取,最終被打敗。

這看似合理,其實並不合理。只是當了42天皇帝,李自成能怎麽得享受豪華的生活,以至于就失去了天下呢?驕奢淫逸可能是李自成失敗的一個原因,但絕對不是主要原因。

李自成的最主要問題是過分樂觀和樹敵太多。過分樂觀體現在農民出身的李自成和他的班底,對未來一統天下,缺乏細致深刻的認識,以爲崇祯皇帝一死,所有的問題都解決了,其實很多問題仍然存在。從崇祯皇帝被迫自缢到大順軍被擊敗,李自成方面至少在三個方面做錯事了。

1.沒有團結能夠團結的力量。李自成進城後,開始了對明朝大臣的抄家之路,能抄家的幾乎都抄家了。當然,這些大臣中有很大一部分是貪官汙吏,抄家既可以打擊他們,也可以充盈大順軍,但問題是李自成需要做的最要緊的事是維持穩定。尤其在明朝名義上已經滅亡,大臣們開城迎接大順軍的情況下,李自成必須作爲樹立正統地位,讓大臣們甘心爲自己效力。

抄家並夾帶著搶劫,對于大順軍的形象是很有影響的,不僅是當官的,還有普通百姓。以前這些百姓跟著闖王走,是因爲闖王可以分田地,現在闖王的軍隊開始霍霍百姓,百姓會由喜愛變成厭惡,李自成發展壯大的根基逐步失去,這其實是很致命的,連普通老百姓都不支持,李自成是很難生存的。

李自成最不該得罪的人就是吳三桂,吳三桂已經在明朝滅亡前確立爲搖擺派,他的關甯鐵騎已經不忠于明朝,而是忠于自己的利益。如果李自成等人能夠妥善保護吳三桂家人,讓吳三桂看到真誠和威脅,吳三桂絕不敢投降清軍。如果能夠爭取到吳三桂,可以確保李自成的大順軍在一年左右的時間是安全的,但是李自成和他的下屬顯然缺乏長遠考慮,甚至有李自成的部下強搶吳三桂愛妾的傳聞。不管這個傳聞是真是假,在看到他的同僚們被李自成的部下抄家和搜刮後,他會做的只有投降清軍。吳三桂從來都不是忠臣,但他的利益受損或者可能受損都不是他可以接受的。可以說,李自成在關鍵時刻,沒有團結應該團結的力量,導致李自成不得不吞下失敗的苦果。

2.沒有實現從打天下到坐天下的轉變

回看曆朝曆代的開國皇帝,不管出身多麽貧苦,只要坐上皇帝寶座,就要和地主階層打成一片,這也就是所謂的蛻變過程。這種蛻變,意味著一種適應。皇權遊戲就是需要那些世族大家來捧,即便解決了一部分世族大家,還會培育出一部分新的世族大家來維持自己的天下。治理天下需要的不是幾個武夫,而是真正的士大夫階層,士大夫階層雖然不能和世族大家劃等號,但是真正能夠讀書和知道如何參與管理的天下的又有幾人不是出自世族大家呢?世族大家是皇帝繞不開的權力支柱,失去世族支持,再有實力的皇帝也生存不下去。

李自成和他的一班人,根本就沒有好好考慮如何治理天下和籠絡人心。如果曆史可以開天眼,在李自成後面入關的清朝貴族,則是很注重和漢族地主階層的關系,雖然由于一些原因,也有沖突和殺戮,但總體關系在後來逐步緩和,甚至到清朝末期,還有一些漢族士大夫爲清朝效忠,包括一些人因爲清朝滅亡而自殺,這都說明,統治天下更要抓住根本,必須把握住問題的根本。李自成這些人進城後,就是想著吃好喝好,享樂享福,對未來走向缺乏深度思考。

3.從流寇到正面人物的轉變

流寇兩個字是明朝對李自成一夥人的評價,這個流寇也概況了李自成的大順軍的經曆,李自成之所以在當時出現速敗情況,說明其沒有後援,也沒有自己的根據地。從目前的資料看,絲毫李自成也沒有什麽根據地。流寇風格的打法,使得大順軍只能采取近乎于遊擊戰術的方式,來對付明軍。通俗的說,大順軍在暗處,明軍在明處,這個辦法是可以奏效的,但一旦大順軍攻克京城,就是由暗處走向了明處,不得不成爲衆矢之的,全天下的人都會以進攻爲李自成爲目標,畢竟明朝的皇帝因李自成而死。

具備稱王條件方可稱王,具備稱帝條件方可稱帝。李自成太想擺脫流寇的形象,也想享受成爲皇帝的榮光,然而天下之主只有一人,在沒有絕對能力的情況下,絕不能做不切合實際的事。李自成不僅不應該稱帝,甚至都不應該攻打明朝的京畿重地,只有這樣才能避免自己被別人針對。明朝有200多年的曆史,有一定的底蘊,宗室雖不能勤王,但也有一定的忠于明朝的力量,李自成先入爲主,並不一定對。清軍入關的口號就很好,打著替明朝皇帝報仇的旗號,但是誰都知道清軍早就想入主中原了,只不過他們采取的方式更聰明。

當然,李自成的出發點是要逼崇祯皇帝封其爲西北王,這其實是沒錯的,錯在後面的情況下,不應該直接滅了明朝。可以圍城,逼迫明朝皇帝承認其西北王的位置,這樣名正言順的割據,慢慢經營西北,尋找機會取而代之。

李自成除了這些,不可回避的是他的驕奢淫逸,農民出身的義軍,進城後被徹底腐化,這也是非常奇怪的。很多義軍將領把推翻明朝作爲最終的勝利,其實,明朝不推就倒,關鍵是如何實現最終的勝利。作爲義軍首領和人人認可的闖王在關鍵時刻,應該有清醒的認識,至少在決定進城前,就要把這個事情做好,唯有這樣,才能確保最終的勝利。

0 阅读: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