尋找佛山下一個美的

尺度商業 2024-03-22 12:00:31

回顧過去四十年,佛山可以說是中國制造業産業集群發展最好的範本之一。

佛山,這座制造業重鎮,擁有近40個産業集群,孕育了美的、海信、格蘭仕、聯塑等一系列産業巨頭,成爲國內外知名的制造業基地。這些商業巨擘不僅在國內市場占據了舉足輕重的地位,更是在國際舞台上展現了中國企業的實力與風采。

佛山制造業版圖中,最爲耀眼的明星當屬自1968年起便屹立不倒的美的集團。

坐擁4家“燈塔工廠”、2022年全年營業收入3457億元、多項産品連續多年國內市占率第一……作爲佛山唯二世界500強企業之一,美的集團在數字化轉型領域累計投入金額超過200億元,不僅是佛山的工業名片,也是中國制造業轉型升級的典範。

在傳統産業革新、新興産業迅速崛起、未來産業激烈競爭的當下,誰能成爲下一個“美的”?佛山這座全國工業“第四城”,是否有望跑出下一個國內行業龍頭乃至千億元級別的“美的式”企業?

“人才第一股”希荻微

研究員、重慶市原市長黃奇帆在演講中曾提到,新質生産力大致由新制造、新服務、新業態這三個“新”構成。以戰略性新興産業和未來産業爲代表的新制造,以高附加值生産性服務業爲代表的新服務以及以全球化和數字化爲代表的新業態形成的聚合體就是新質生産力。

下一個“美的”在哪裏?首先,企業所處産業和市場必須要有成長空間。而說到朝陽産業,最有代表性的當屬今年迎來全面爆發和廣泛討論的半導體板塊。

要知道,看似傳統的佛山,在半導體領域依然有著可以挑大梁的企業——希荻微電子集團股份有限公司。

作爲2012年南海區第一批“藍海人才計劃”A類人才團隊企業,希荻微用不到十年時間成功上市,構建起模擬集成電路細分領域創新性技術體系,成爲手機電源管理芯片領域的主要供應商之一。數據顯示,2023年,希荻微實現營業收入39,781.67萬元。

而拆解希荻微的發展曆程,可以發現這家從科創團隊走到IPO的企業與全球領先的半導體制造代理商美信(Maxim Integrated)呈現出明顯的相似性。

自1983年成立以來,美信經曆了一系列的發展和變革。公司通過1985年的六次並購顯著增強了公司的技術能力,不斷擴大技術實力和市場份額,在1987年收入就突破了25億美元。

進入21世紀,隨著互聯網的興起和智能手機時代的來臨,美信迎來了新的增長機遇。2007年至2010年間,公司專利數量大幅增長,年營收突破22億美元。隨後,美信布局無線充電和車載芯片領域,成功進入高端消費電子和汽車市場,並在2018年成爲JEDEC成員,進一步鞏固了其在半導體行業的領導地位。

反觀相對年輕的希荻微,創始人陶海曾在中國科學技術大學和美國哥倫比亞大學接受教育,並在美國半導體行業積累了超過20年的工作經驗,他還曾在電子業的“西點軍校”仙童半導體任職多年。

創業最初,希荻微專注于手機快充芯片的研發和生産。2017年,希荻微産品的質量和技術實力得到了國內手機巨頭的認可,迎來了一個重要的轉折點。

2020年之後,希荻微又抓住了電動汽車等新興市場的機遇,與MTK、小米、OPPO等手機品牌建立了合作關系,在2022年正式成爲JEDEC成員,並在車載芯片領域與小鵬、問界、長安等汽車品牌達成合作。

兩者的相似性,首先體現在對技術創新的重視上,即通過不斷的産品開發和市場拓展來實現增長。特別是在模擬芯片技術上,希荻微通過自主研發成功打破了國外企業的壟斷。

此外,它們還通過與行業領導者的合作來擴大市場份額,並且成功地從傳統市場轉型到新興市場,在高端消費電子和汽車市場中紮下根基。

與美信相比,希荻微雖然年輕,但其快速響應市場變化和戰略布局的能力不容小觑。美信以其深厚的技術積累和穩健的市場表現,成爲行業的標杆,而希荻微則以其靈活的策略和創新精神,對新興市場機遇快速響應和戰略布局,展現出成爲下一個行業巨頭的潛力。

可以說,無論是從創新驅動、資本市場表現,還是國際化潛力等方面來看,希荻微都有望成爲半導體行業的下一個“美信”。

傳統行業的“開拓者”

有一種觀點認爲,AI浪潮下,傳統行業正經曆著前所未有的挑戰。全球化的競爭、消費者需求的多樣化以及技術的快速進步,都對企業的經營模式和創新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在這樣的背景下,一些身處傳統行業的佛山企業卻能夠逆流而上,通過創新的思維和行動,不僅在激烈的市場競爭中站穩腳跟,更是引領了行業的變革,成爲了行業的“開拓者”。畫這些企業的“成功地圖”時,也不難發現,它們與美的的發展思路存在驚人的一致性。

佛山維尚家具制造有限公司就是典型代表之一。

這家在佛山土生土長的企業,通過持續在數字化領域的深耕與創新,取得全國家具制造業細分市場占有率排名第三的好成績。更重要的是,維尚家具通過運用數字化技術優化訂單處理和生産調度,實現了對個性化定制家具産品的大規模生産,有效解決了行業內的普遍挑戰。

維尚家具的成功在于其對傳統家具制造流程的徹底革新,以獨特的“C2M”(Customer to Manufactory)模式重新定義了家具行業的消費體驗。通過高效的數字化平台,消費者需求可與工廠生産的無縫對接,極大地縮短了産品從設計到交付的周期,同時也降低了成本。

不難看出,維尚家具以市場導向的策略,與美的發展的思路頗爲相似。

在2005-2011年期間,美的爲了快速把握家電快速普及的紅利期,與代理商形成合資銷售公司,共同管理地方的産品推廣和銷售。這種模式使得美的能夠快速響應地方市場的變化,而且激發了渠道的積極性,加速了美的在全國市場的拓展。

而爲了滿足市場多元化需求,美的推出了高端AI科技家電品牌COLMO,瞄准精英用戶,進軍高端家電領域,還針對細分市場推出了華淩、布谷等品牌,精准定位不同消費者群體。

值得注意的是,若論起市場占有率,佛山還有一家老字號可與美的並肩。

那就是被稱爲調味品行業的“醬油茅”——海天味業,其在醬油、蚝油、醬、醋等調味品系列的産銷量及收入連續多年排名行業第一。

作爲行業“老大哥”,自清代佛山醬園起家的海天在發展早期,與美的專注于家電産品類似,也是堅持走單品類路線,聚焦醬油和蚝油,通過專注單品的策略實現了快速放量,成爲行業內的領先者。

股價最高的時候,海天味業的市值曾經超過7000億人民幣。同時,得益于良好的渠道建設和銷售模式,海天味業to B端的銷售占比超過50%,以超市、零售店等的C端市場占比30%-40%左右。

佛山能否跑出下一個“美的”

黃奇帆特意強調,新質生産力不是普通的科技進步、不是邊際上的改進,而是要有顛覆性的科技創新。

從“0到1”、從無到有,具有原創性和顛覆性,是新質生産力的顯著特點。在以新質生産力爲主導的新一輪科技革命中,下一批湧現的“美的式”企業,也必然遵循類似的路徑。

那麽,下一個問題是,佛山是否爲孕育出這樣的企業提供了肥沃的土壤?

首先從愈發珍貴的土地資源來看,既不臨海,也不是經濟特區,面積不到3800平方公裏的佛山,總體土地開發強度已接近40%,遠高于珠三角平均土地開發強度。

面對土地開發強度大、新增發展建設用地空間有限、新增用地指標越來越緊的現實,佛山采取了一系列措施來破解難題,包括提高土地利用效率、轉變土地粗放低效利用方式、保障工業用地高效供給等。

2023年,佛山市完成了1.68萬畝工業用地的供應,同比上升15.86%,連續兩年成爲全省第一。這些土地主要集中在産業園區,特別是佛北戰新産業園和“雙十園區”,來滿足戰略性新興産業的需求。

按照計劃,到2025年佛山將消化處置8萬畝批而未供土地,並整理出4萬畝可供産業落地的土地,動態儲備不少于1.7萬畝集中成片的國有工業用地。

佛山不僅在土地資源配置上展現出策略性,還積極構建企業與創新資源之間的橋梁,爲企業的成長孕育出了一方豐饒的創新沃土。

佛山市委書記鄭轲曾表示,佛山要實現制造業當家的下一個目標,必須走産業與科技融合聚變的發展之路。

近年來,佛山專注于應用型科學技術的發展,特別是在生産端開展技術攻關上,培育強化企業自主創新的能力,爲企業在全球制造業舞台上贏得了更多的話語權和競爭力。

季華實驗室牽頭組織實施“璀璨行動”、仙湖實驗室啓動建設國家能源氫能及氨氫融合新能源技術重點實驗室、全省首家依托民營企業組建的全國重點實驗室——藍橙實驗室獲批建設……這些科研平台取得的突破,是佛山創新生態多元化發展的最好注解。

2023年,佛山的國家高新技術企業增加1600家、總數突破1萬家,總量居全省地級市第一。同時,規上工業企業總數預計突破1萬家;國家“雙百企業”“科改企業”數量居全省地級市首位,企業標准“領跑者”數量連續三年居全國第一。

我們有理由相信,隨著佛山對科技創新的持續投入和對産業升級的堅定推進,這裏必將誕生新的領軍企業,它們將在各自的領域內綻放光彩,引領行業的發展潮流。這座城市完全有潛力孕育出下一個像“美的”這樣的行業巨頭。

0 阅读:19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