車市迎來曆史性時刻,日系品牌集體衰落,新能源取代燃油成定局

加速度測評室 2024-04-20 22:22:22

科技的普及永遠都是這麽迅速,前幾年車企市場還是以德系、日系、美系合資燃油車爲主導,這兩年新能源車的崛起,直接讓這些合資燃油車集體“趴窩”,衰落了下去。以中國爲主導的新能源車迅速成長,成爲了車企市場的主力,成爲了引領者。

近日乘聯會官方數據顯示,新能源車的零售滲透率已達到50.39%,顯然購買新能源車的客戶已經超過了燃油車,燃油車的人現已正式成爲少數派。

其實在去年的第十八屆中國汽車産業論壇上,全國政協常委、經濟委員會副主任、原工業和信息化部部長苗圩就對近幾年新能源汽車市場做出了具體的數據分析,2017年時,中國新能源汽車的銷量只有77.7萬輛,2022年新能源汽車的年銷量達到了688.7萬輛;新能源汽車的滲透率在2022年達到了28.2%,提前三年超過了“十四五”預定的20%的目標。

而原本定于2035年實現的超50%的滲透率,在今年上半年也提前實現。僅僅20余天後,王傳福在中國電動汽車百人會論壇上所預測的“新能源車滲透率未來三個月即將突破50%”就成爲了現實。這一敏銳的行業洞察力,王總自信表示,既是對比亞迪的自信,也是出于對整個行業的洞察。不得不說,新能源汽車取代燃油車已成定局。

相比之下再看看頭牌燃油車的銷量情況,據相關數據顯示,豐田在3月的合資燃油市場中,僅一汽豐田進入了銷量前10,位居第九榜,同比下滑7.2%,像廣汽豐田、廣汽本田、東風本田及東風日産均無緣榜單前十。

而且受市場銷量的影響,導致大量經銷商和門店倒閉,以此産生了不少消費者糾紛和維權等問題。不僅如此,在二手車市場,燃油車下滑幅度較大,新能源車型則相對穩定,個別車型還呈現出了非常高的保值率。

之所以新能源車能快速取代燃油車,占據市場主體地位,在我看來,和這幾點因素是分不開的。

其一:新能源汽車靠技術代差對燃油車形成“技術壓制”。新能源汽車在動力、智能化等方面已全面超越傳統燃油車,特別是智能化方面,新能源汽車的優勢是非常明顯,比如比亞迪,其獨有的璇玑架構讓汽車擁有了智能化的「大腦」和「神經網絡」,未來還將朝著整車智能化的方向發展。此外在價格方面,新能源車讓燃油車難有還手之力。正所謂技術突破助力中國新能源汽車的發展能領跑全球。

其二:出行體驗提升,使用成本還大幅降低。得益于技術上的提升,新能源汽車能給駕駛者提供更快的響應速度,更絲滑的駕駛操作以及更爲舒適的乘坐體驗,這無疑會加大用戶對新能源汽車的青睐度。不僅如此,隨著燃油價格的逐漸上漲,新能源車的使用成本明顯更低,而且目前市場選擇也很多樣化,這也加速了更多消費者轉向購買新能源車。

其三:隨著心理認知度攀升,更多群體願意選擇新能源車。伴隨著更多消費者對新能源車體驗的輸出,大衆對新能源車的認識已經積累到了足夠的深度,按心理學上的韋伯-費希納定律,更多的人對新能源汽車的認知度和接受度逐漸被改變,這也難怪在今年上半年,新能源汽車的滲透率就成功突破了50%。

當然,這種大好的新能源市場也是機遇與挑戰同時存在,隨著新能源汽車市場份額進入到穩定水平後,相關的補貼和優惠政策也會逐漸減少,對于新能源車企來說,一方面得加速智能化的提速換擋,另外一方面還得控制成本。這也就要求國內車企得形成穩定的産業生態,且想要發展壯大,還需要自主汽車品牌走向全球、提升國際競爭力,如此,中國的新能源汽車

才能走出一條健康、可持續發展的廣闊空間。

綜合各方面數據,新能源車取代燃油車已經成爲定局,中國制造業的崛起已進入全新階段,從趕超西方的追隨者正式轉身成爲領跑者。

0 阅读:13

加速度測評室

簡介:最前沿的科技,最潮流的數碼,帶大家走進神奇的科技世界